《伤寒论》第135-137条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每日格言
1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

2025
小编今天为大家继续讲解《伤寒论》……
先说这第135条,说患者病了一段时间,这里的“六七日”是约略词,并不是真的有六七天,病情迁延一段时间后就容易产生变数,这就好比是打仗,两国交战其实拼的不只是军事,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和民心所向,好比是掰手腕最后还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人生病了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就是正气和邪气的斗争!

患者此时已经出现了“结胸证”的表现,外来邪热与内生痰饮堵在那里就成了“结胸”,患者此时脉见“沉而紧”,这里说“沉”可以说是有“水”,《金匮要略》里有这么一句话:脉得诸沉者,当责之有水,当然这里的“沉”也提示此时病机的趋势已经不像太阳病的那种“浮”了,没有什么表证了,这个时候治疗方向和手段就得跟着变化了,另外这里“紧”的脉象应该被看作是痛证,“紧”是啥脉象呢?《濒湖脉诀》里说“紧去转索切如绳”,小编根据临床经验来说,这个“紧”脉其实描述的有点像过去洗完衣服,为了让衣服早点干,两个人一起去拧衣服,那个力道就是“紧”,绷得紧紧的那种感觉,“紧”和“弦”很像,但是意义可以是不一样的,两种脉都可以主痛证,小编理解“紧”更多的描述的是脉上下跳动的幅度小,绷得紧紧的,反正是不柔和,而“弦”则是描述脉的本体很硬,跟按琴弦一样,硬邦邦的!

仲景接下来说如果患者“心下硬,按之石硬”是指病情比较严重,患者疼痛比较厉害,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用“大陷胸汤”顺势的解决一下!
第136条说的是“结胸证”和“柴胡证”的区别!患者病情同样是迁延了一段时间,此时患者病情进入了少阳,少阳是介于阳明和太阴这个位置,出阳明就热,入太阴就寒,介于两者之间就忽冷忽热,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感冒初期的时候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时候用“小柴胡颗粒”效果还可以,从表的邪气堵在少阳这块引发的是阳明有点实,阳明主胃肠,这个时候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大便可能不那么畅通,不通则痛,所以患者可能会觉得有点胀满疼痛的感觉,再加上有忽冷忽热,这个时候可以用大柴胡汤试一下,拉出来就好了,仲景这块说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鉴别诊断,给你提醒不能看到疼痛就一股脑用“大陷胸汤”,啥时候可以用,下面就告诉你了,“结胸”是水和热互结,表证不咋明显了,这个时候患者出现“头微汗”说明有些热证,而且在上焦,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用一下“大陷胸汤”!

最后的137条说一个本来是太阳病的患者,经过了“汗法”和“下法”一顿折腾后病情不仅没有缓解,还发生了变化,为啥呢?因为我们要清楚的认识一点,“津液”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汗”、“吐”、“下”在驱除邪气的同时也损伤“阴液”和“阳气”,因为“津液”本身就是“阴”和“阳”的集合体,此时患者出现了“不大便五六日”和“舌上燥而渴”以及“日晡所小有潮热”,这当属于典型的阳明证,这个时候应该考虑用“承气汤”类方,后面仲景患者出现“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用“大陷胸汤”就可能是错的,小编认为是“大承气汤”比较合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关注经方苑

专心
专注
专业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七条(二) 张宝华
生姜泻心汤与半夏泻心汤的出入只在加重生姜、减量干姜。这样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吃了生姜泻心汤,“水气”一时无法尽走于大便,而走于消化道,从而上边吐下边泻。一般发生这个情瞑眩,病是趋向痊愈的。 -
话聊,中医根本技能! 李华歆
话说小编作为80后小中医,在那些“懂行”的患者面前总是觉得有点苍白无力!所以小编的诊室一直都没有什么中医粉丝!小编昨天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一个愿意跟我“闲聊”的患者送我了锦旗! -
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二条 张宝华
一百三十二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结胸病,脉浮,浮者是有外证、表证,有表证,是不可下的。大者,结得不实才大,大者为虚,这个大脉按之当是无力的。所以脉浮且大的时候,“不可下,下之则死”。可见结胸证不能下得太早了。 -
经方之半夏泻心汤 郭文龙
方药:半夏泻心汤合升降散合吴茱萸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法半夏15g黄连10g肉桂10g干姜10g炙甘草10g太子参10g吴茱萸10g细辛10g酒大黄10g姜黄10g蝉蜕10g僵蚕15g生姜5g大枣6枚5剂水煎服辩证分析:患者后背凉,怕冷,小便频等考虑是阳虚体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九条(一) 张宝华
一百一十九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这个伤寒脉浮,就是表不解,和这个“太阳伤寒者”是一样的。太阳中风本来是津液虚,能够造成“焦骨伤筋、血难复也”,第一百一十六条就这么说的。 -
大黄的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验案经验总结 周家霁
二、临床应用验案举隅验案一:阳明腑实证患者:赵某,男,45岁,2023年7月就诊。 -
伤寒论第五十八条 张宝华
五十八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汗法伤津液最厉害不过了,发汗不得法亡失体液最厉害。大夫经过发汗,或者吐,或者下,损失了血液和津液,如果表里自和,这不要紧的,这个病可以治好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我们不必乱治,“必自愈”嘛。 -
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腺病毒阳性,人鼻病毒阳性) 罗志琴
2天后复诊,热已退,现咳嗽明显,有痰难咯,精神可,鼻塞清黄鼻涕,余正常。 -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一) 张宝华
四十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条条文很长,那么到这它是一段,这一段主要在说二阳并病。这个“并”,就是兼并的并,前面一个病并于后面的病而发病,先后兼并的病理状态,叫作并病。 -
舌下囊肿——“痰包”的治疗 欧阳慕颖
今天有朋友问我舌下囊肿用中药能不能治疗?舌下囊肿是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以上健脾化痰的药物针对痰包因痰涎流注的病因。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清解积聚之火,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针对痰包由火积所致的病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痤疮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继续治疗两个月后,面部痤疮基本消失,皮肤恢复光滑。随访半年,痤疮未复发。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二) 张宝华
水下去后这个干的胃不就得到滋养了嘛!那么这个胃已经干了,人得自救呀!这个“少少与饮之”可不要小觑了,这个很关键的。要是没个度,一个劲地猛喝,非坏不可,那人会喘的。像这种情况他向上的概率大,向上他就会恶心啦!
-
伤寒论第七十条(四) 张宝华
调胃承气汤共计三味药:大黄、芒硝、甘草,它是泻下的方。调胃承气汤是调和胃气的,它泻下力量有两下子的,有力量。大黄苦寒泻下,它能增强肠道的蠕动,动力加强了,肠道蠕动的快,推动大便向下走。
-
精血不足,男人虚、女人衰,秋冬补精血,你得这么做! 林庆峰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提起“精血不足“,大家都会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跟年轻人关系不大。事实上,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精血不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还不到30岁。男人精血不足则虚,女人精血不足则衰。因此,无论男女,都要对精血不足
-
醉秋 陈鹏
醉了整个秋文/陈医生我抱着一条江醉了一整夜无数个鱼儿在怀里黑云在天空中徘徊如同上帝之眼凝视着芸芸众生那个无助的男人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跳了江老婆也跟人跑了唯一的电瓶车被没收了他也想拥抱这条江生命如此之轻一片柳叶落在水里一个女人刚从水中露出了头她的爸爸和她一样也
-
伤寒论第六十八条(一) 张宝华
六十八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随着这个太阳病的深入,也讲了与其相关的事宜,这条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
伤寒论第六十六条(二) 张宝华
这条他不是误治的结果。
-
经方实验录之子宫肌瘤 张宝华
患者素来无恙,一年之中感冒亦少见,近两月来领来有血块,小腹凉感,遂入某医院检查,彩超示子宫肌瘤。患者本无不适之感,药后色脉观之,其效已显,肌瘤者,有形之物也,其来也渐,其消亦缓,纵方药对证亦不能一蹴而就,宜尺子以恒,缓缓图之方不失其道,再议首诊方。
-
2024.09.26网诊 祝鹏军
2024.09.26网诊1、某女,30岁,产后7月,阴道瘙痒4天,夜间明显,白带正常,烦躁,口渴,月经颜色鲜红,舌尖苔白。Ⅱ型子宫内膜癌相对少见,患者多为绝经后女性,可为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特殊组织类型,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
从中医视角破解白发难题 韦懿芳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白发问题常常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难题。中医认为,白发的产生根源在于身体内部的失衡。此外,中医还强调情志调节对于白发治疗的重要性。这些特殊的中医治疗方法相互配合,综合调理身体的内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白发问题。
学习
学习
学习了
不错
学习了
好的
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