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2024.03.08 603阅读 评论数 0 0

患者葛某,男性,74岁

主诉:胃脘痛3个月

病史:患者平素易烦燥易怒,近3个月出现上腹部胃脘部疼痛,多呈胀痛,疼痛向两侧胁肋部走窜,伴有嗳气频频,情绪不畅时胃脘痛加重,在附近诊所就诊予“舒肝健胃丸”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舌苔薄白,脉沉弦。患者近3个月发病以来,进食易腹痛,口苦,咽干,大便不畅,无粘液脓血便、发热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

查体:上腹部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5级。舌苔薄白,脉沉弦。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肝大,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胃痛

证型:肝胃不和

辨证要点: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胀痛;胁乃肝之分野,而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连胁;气机不利,肝胃上逆,故脘胀嗳气;气滞肠道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畅;如情志不和,则肝郁理甚,气结复加,故每因情志而痛;病在气分而湿浊不甚,故苔多薄白;病在里而属肝主痛,故见脉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枳壳、芍药、陈皮、香附、川芎、炙甘草等。

付某,女性,74岁

主诉:腹胀、神疲乏力3个月

病史:患者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饭后腹胀,不思饮食,症状呈持续性,曾在家口服“健胃消食片、吗叮啉片、人参归脾丸”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日久患者出现四肢乏力,活动时气短,起立时有头晕、目眩症状,且有大便稀薄,气味臭秽不甚,舌淡苔白,脉缓弱。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每日头目昏沉,无头痛、发热、黑便及里急后重感。

既往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汗10年,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家族中有肿瘤病史及糖尿病史、心脏病史。

查体:T36.2℃ P60次/分 R20次/分  BP110/60mmHg,神清,语利,面色恍白,口唇红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0次/分,律齐,心音中等,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柔软,上腹部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5级。舌淡苔白,脉缓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HGB90g/l,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 血血CA72-4 1.9u/ml  CA19-9 37u/ml CEA9.0ng/ml AFP 20ng/ml..腹部超声:肝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胃痛

证型:脾气虚证

辨证要点:脾气虚,运化功能下降,腐食积聚胃肠,故见食少、腹胀;气虚,运化水湿能力降低,故见便溏;脾气不足,运化水谷及水液机能下降,后天气血生化虚弱,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全身,故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活动气短等症状,气血生化不足,故见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辨证要点。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胡松岩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虚劳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33刘某,女,67岁。医案134卞某,女,50岁。现病史:小腹隐痛半年,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于2018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子宫及一侧卵巢切除术。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调理 谢江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中医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先天小儿体内正气不足,在脏腑中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主。治疗上若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期间,应按不同的病症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 椎间盘突出症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成人椎间盘组织无血液供应,靠淋巴的渗透维持营养,仅纤维环表层有少量血液供应。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治疗时,解除突出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和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是根治此症的关键。

  • 急性结膜炎迁延不愈,中药7剂收功 李家合

    用药后反馈:服用3剂药后,眼痒,迎风流泪较前明显减轻,结膜红肿较前好转,服用7剂药后,基本痊愈。

  • 胸痹的医案整理2 谢江强

    胸痹的医案整理2医案97万某,女,68岁。无业,2019年7月4日初诊。现病史:2016年心脏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医案98王某,女,31岁。服炙甘草汤调治,已有好转。配1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

  • 便溏十余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2月13日李某,男,32岁,初诊。主诉:大便不成型10余年。纳可,夜寐安,小便正常。肝功能谷丙转移酶偏高。脾虚日久,便溏十余年,肝阳失约,内炼阴液则舌红并有较深裂纹。晨起舌苔好转,薄黄苔,大便尚可。

  • 焦虑症的膏方调理医案整理2 谢江强

    焦虑症的膏方调理医案整理2医案92施某,女,55岁。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再从疏肝解郁,养阴清热,通阳化痰,宽胸安神调理之,加大养阴之力。继以前方加强活血理气宽胸之力。三诊,见胸闷隐隐,加大活血理气力度,川芎加至20g。

  • 郁证、癫狂医案整理2 谢江强

    郁证、癫狂医案整理2医案89蔡某,男,30岁。继配10剂,煎服法同前。多次复诊,皆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癫狂症状渐渐减轻,累次用药,量大味多,其中大黄用至80g,黄连用至30g,姜竹茹用至60g。

  • 经方实验录之疑难杂症 张宝华

    某老年男性患者。此乃卫气郁而化热之征,且殃及水津之代谢,卫气根于肾,生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宣于肺,是故郁而而化热,有鼻塞,口干等症,且归宅路艰而现不寐之病,经曰阳不入阴则不寐,故而先宣卫之郁,去其热。久郁伤及津血,营卫不调,故而缠绵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