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治疗顽固性呕吐医案
患者陈某荣,男,77岁,2021年1月7日初诊。
主诉:呕吐2年余,加重1月。
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患者2009年患脑出血后遗左侧肢体偏瘫,2012年又患脑梗塞,左侧肢体偏瘫加重,不能行走,轮椅出行。近2年来经常出现呕吐,饭后为甚。近1月天天呕吐数十次,有时是胃内容物,有时是痰涎。曾多方西医、中医治疗无明显疗效,经人介绍求诊。
刻下:神志清楚,口齿不清,对答部分切题。呕吐痰涎多,较清稀。胃脘不适,小便失禁,大便成形,舌淡红,苔白稍厚腻,脉沉。
六经辨证为太阴病
辨方证为: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
处方:生半夏9g(久煎) 生甘草15g干姜20g山药50g(打粉) 2剂。
煎服方法:生半夏煎1小时后入甘草、干姜同煎半小时,去滓,入山药粉搅拌煮成粥,白天每2小时服用1次,每次30-100ml渐加。
2021年1月9日二诊,家属代开药,诉呕吐明显缓解,每天1-2次,呕吐物及痰涎均减少。守上方2剂继续服用。
2021年1月11日三诊,家属代开药,诉呕吐继续缓解,2天1次,痰涎减少。守上方2剂继续服用。
2021年1月13日四诊,家属代开药,诉近2天未呕吐,仅有少许痰涎咳出。守上方2剂继续服用。
患者守方共服了8剂,后再复诊仅偶尔出现呕吐,症状轻微,换方调理其他症状。
案中治疗仅四味药:甘草、干姜、半夏、山药,包含甘草干姜汤、半夏干姜散、薯蓣半夏粥三个方的方义在里面。
甘草干姜汤在《伤寒论》中有2个条文:
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30条:……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
甘草干姜汤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中有1个条文: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甘草干姜汤仅两味药,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胃虚不能制水,水往上犯,下边失禁,在上则呕吐涎沫多,在下则小便失禁。原方重用甘草缓急、养胃液,合上干姜温中、健胃止呕。
该案中涎沫清稀量多,小便失禁,脉沉,寒饮极重,故笔者反而加重了干姜用量,以温中化饮,取得良效。
半夏干姜散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中有1个条文: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主治胃寒停饮导致的呕吐。两方合用即是甘草干姜汤加上半夏,干姜、半夏均为辛温之品,《神农本草经》中谓半夏治心下坚、下气、胸胀、咳逆等。故甘草干姜汤合上半夏加大了降逆止呕祛饮的力度,可谓是锦上添花。
案中患者为老年,基础疾病多,呕吐时间长,呕吐频繁,呕吐痰涎量多而清稀,小便失禁,舌淡红,苔白稍厚腻,脉沉,六经辨为太阴病,里虚寒证,辨方证为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
薯蓣即为今之山药,《神农本草经》中载为上品。味甘,温,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对普通的里虚寒呕吐的患者甘草、干姜、半夏三药合用足亦,但该患者呕吐频繁,一天日数十次,或为胃内容物,或为痰涎,前医予多种方药均难服下,甚则饮如即吐,致患者闻到药味即拒绝服用。病程日久,呕吐频进食少,津液亏虚,脾胃虚损,甘草合上山药以健脾补中养液。且甘草干姜汤合薯蓣半夏粥同用,方中甘草、干姜、半夏、山药均无明显药味,患者愿意服用,煮为粥糊状,每次少量服用不易吐出,故能达到满意疗效。
薯蓣半夏粥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中山药粉、半夏等分,半夏煎取清汤去渣,调入山药粉末,再煎两三沸,其粥即成。“治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者,诸药皆不能下咽者。” 张锡纯认为“食粥则借其稠黏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施行。且山药在上大能补肺生津,则多用半夏不虑其燥,在下大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味。”故本案中甘草干姜汤、薯蓣半夏粥合用,温中止呕、补中养液,采用少量频服的方法,让药粥黏滞在上消化道稍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余琴
来源:经方派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假寐 陈鹏
假寐文/陈鹏医生2024.8.7我在红尘中假寐又在午夜中独醒江边的紫苏干了又枯在蝈蝈的哀鸣声中独步互相倾诉这世间的不平不爱的人可破情局无情的人可破全局可惜我做不到我企图抱着太阳的双脚却被群星嫌弃斗酒千觞未曾醉人生若梦愁断肠月满桐枝我还是满怀心事曾经的纸灰早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一)高血压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高血压波动症。某君男年过半百,去年底来善持堂就诊,主诉眠不安五年近二年来加重,入睡虽快但有早醒,早则子时,晚则寅时,复难再睡。善持堂认为,某君血压升高无家族史多因长期不寐所致,应按高血压波动症来治疗。 -
关于矢气的浅论 曹雪盼
近来诊治了些患者都有些有趣的现象故稍微总结一下几个患者证型不同症状不同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矢气重的现象故分析讨论如下:第一个患者女性怕冷畏寒四肢小腹最重小便频数纳差不能食冷便秘辨证为脾肾阳虚给予大量温阳药附子补骨脂巴戟天等服药后有肠鸣矢气重后第二诊三诊 -
瘀血不除,孩子有可能会生怪病 谢江强
根据舌象,我判断这个孩子的体内有瘀血,进而推断这有可能就是引起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当然,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导致孩子患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化掉瘀血就能治好的。 -
经方实验录之乏力体倦甚 张宝华
现病史:一月余前现腰痛,入某医院行彩超示双肾结石,给予排石颗粒,多饮水做跳跃运动等治疗数日后,现身体水肿,以眼睑及四肢腕踝处为甚,按之凹陷。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子时(胆经当令) 张训景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往往在子时容易出现不适症状。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子”在月份中又代表阴历十一月,强调的是用冬天的收藏来养生机。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2 张训景
吕某,男,46岁,2024.05.11就诊主诉:食凉及辛辣腹泻腹痛2周。2024.06.01复诊挺好,上周因劳累后腰痛,现腰部隐痛不适。大便日1次,成形。告知无明显不适可暂停中药调理。需长期调畅情志、饮食注意方可。总的来说,在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因为大 -
皆是缘 张宝华
有心佛不渡,病治有缘人。技福皆因缘,起于性空中。卧龙子渊于盛京 -
性价比很高的感冒咳嗽方 张宝华
张某某,男,10岁。尽剂后诸症几无,唯轻微咳嗽时作,停药,将息调养数日即可。 -
拍磁共振,发现“腰椎间盘纤维环撕裂”,吃中药、扎针能治吗? 于军
近期劳累,腰痛加重,去当地医院拍磁共振,发现腰椎间盘纤维环撕裂。重复应力或创伤所致的椎间盘向心、垂直排列的胶原纤维的损坏,叫做纤维环撕裂。一般不建议腰椎纤维环撕裂的患者做锻炼,锻炼可能导致腰椎纤维环撕裂加重,从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加重。
最新文章
-
失眠医案整理5 谢江强
医案83丁某,男,35岁。医案84袁某,女,62岁。以天麻钩藤饮滋水涵木平肝条肝,则神志安、睡眠佳。
-
厥阴病(2) 李华歆
大家此时可能会问小编,说了半天如果说“厥阴”在人体模型是“血脉”,那么“厥阴病”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十二指肠溃疡案 孙亮
患者贾某某,男性,5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医案26孙某,女,37岁。医案27张某,女,68岁。主诉:夜寐出汗、口干1个月余。外院查血糖正常。故治疗仍守前法,滋阴降火生津,补气升清布津,加白芍生津养阴,葛根升清布津,增强治盗汗、口干之力,炙甘草调和药味。
-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陈某某,男,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丈北村,2023年11月6日初诊。“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这是典型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温某某,男,1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甘峪口村,2023年6月23日初诊。其实元胡郁金汤在本案中只是善后,真正让疼痛消失无影无踪的是黄帝内针。
-
基于壬水癸水治疗水肿 罗沿印
临床中,水肿病的发生不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壬水、癸水也密切相关。水肿一般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异常而出现的水液潴留,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浮肿的病证。壬水、癸水学说是十天干与阴阳五行和人体脏腑相对应而成。
-
心慌气短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17日顾某,男,93岁,初诊。主诉:心慌气短6年加重一个月。目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麝香保心丸,金水宝胶囊以及利尿药。今复诊告知情况无明显改善,仍容易气喘。现心慌稍减轻,小便量增加。后未前来复诊,仍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等
学习
厉害
学习了
学习了
已经学习好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了
学习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