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医案简介

2024.09.20 545阅读 评论数 2 8

患者黄某,男,53岁。

主诉:腰部疼痛伴左下肢疼痛1月,加重1周。

病史:患者1月前着凉后出现腰部疼痛,伴左下肢疼痛,初期疼痛较轻,近1周来疼痛逐渐加重,遇寒疼痛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白,脉沉细。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腰椎左侧凸,腰椎旁侧深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左足背外侧及趾背侧皮肤感觉减退;左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腰椎CT:L4-5椎间盘突出。

中医诊断:腰痛 

    证    型:风寒湿痹型

辨证要点:患者着凉后,风寒湿邪痹阻脉络,不通则痛,风寒湿邪早期为寒邪之象,后期郁而化热,故出现腰腿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皆为风寒湿痹之象。

治    法:祛风散寒,行痹止痛

    方    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9克,桑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肉桂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地黄6克

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

患者李某,男,29岁。

主诉: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麻木1周。

病史:患者1周前因睡醒后感觉颈肩部部疼痛不适,并伴右上肢疼痛、麻木,痛有定处,疼痛如针刺样。舌暗红,脉弦。

查体: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压痛,右侧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 6 椎间隙变窄。

中医诊断:项痹 

    证    型:气滞血瘀型

辨证要点:患者因睡觉姿势不当致经络痹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出现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麻木,舌暗红,脉弦等皆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    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    药:活血舒筋汤加减。

当归15克,赤芍15克,姜黄12克,伸筋草15克,海桐皮15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路路通10克,防风9克,续断12克,松节6克,甘草6克,落得打12克

   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胡松岩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焦虑症的膏方调理医案整理2 谢江强

    焦虑症的膏方调理医案整理2医案92施某,女,55岁。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再从疏肝解郁,养阴清热,通阳化痰,宽胸安神调理之,加大养阴之力。继以前方加强活血理气宽胸之力。三诊,见胸闷隐隐,加大活血理气力度,川芎加至20g。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月经推迟两月余之中药治疗效佳 李娟

    女,44岁,月经推迟两月余2024年1月7日初诊,平素眠晚,月经量少,曾查子宫内膜薄,大便每天一次,黏腻。嘱患者体重减,则血压血脂及双膝痛,都会减轻。

  • 慢性膏咽炎和扁桃体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咽炎与慢性扁桃体炎1.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而言,急性咽炎的全身症状较轻,急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往往较重。急性期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咽炎或扁桃体炎。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李右,32岁,自月经初潮始,每次行经均有多量瘀块,迄今已近20年左右。经前期开始服用,服至月经结束。末次月经2015年11月13日。李右,53岁,夜渴,带下多而有异味,少腹胀,尿频尿涩。患舌底边缘炎1年,以左舌底缘较重,时发。

  • 纳呆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18岁主诉饮食不佳一年余,患者平素饮食不佳无胃口,三餐不知饥挑食无精神大便干燥三四天一次费劲无口干口渴无腹胀呕吐眠差不易睡面黄舌淡白苔白腻脉缓辨证:脾胃虚弱辨病:纳呆给予方剂:生白术30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0g炒麦芽30g炒谷芽15g焦三仙

  • 便腿部温暖的料理 谢江强

    使腿部温暖的料理膝关节炎不再犯陈先生趁着五一假期和家人去海南岛旅游。这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服用膏方进行调补。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服用方法:温水兑服,一次2匙,头两周早、晚饭后各1次,后两周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晓小青龙最有功,外寒内饮均可从 张宝华

    小青龙汤一、概述小青龙汤源于《伤寒论》,为外寒内饮证治的典范方剂。

  • 吴茱萸汤 李华歆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里有寒饮,遂吐涎沫,寒格虚阳上冲,故其人遂法头痛,可与吴茱萸汤!《金匮要略》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专为寒逆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