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祖国医学对人体脑子的认识与保健

从现代解剖认识看,脑部主要组织的功能是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泌系统对全身对外对内的各种反应,以及思想、思维、情感、欲望等等,离开了脑中枢,将会失去生命。上为阳,下为阴,脑中枢正位于人体之最上,“阳因而上”所以说,脑主一身之阳。头颅在上为阳,内脏在下为阴,白天人体直立,坐立都保持阳在上的姿态,晚上睡眠需要人体平卧,这样就会出现阴阳平衡,所以人体会出现相对静止的睡眠状态。但是阳毕竟属阳,大脑是生命之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睡眠中,除了脑之外的全身组织都处于类似动物的冬眠状态,唯独大脑还在一刻不停的工作,整理调理白天的信息,它把一天之内的所触所感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整理、归纳、清理,各种免疫因子激素等等进行调整。待黎明的到来,人体重新获得一个新的开始,以利于第二天的身体需要。
从《内经》对经络的描述看,六经分三阴三阳,三阳皆上循头颈面,《灵枢逆顺肥瘦》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脏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督脉为阳脉之总,其循行在背部和头部的中央,从此也可看出,脑主一身之阳。
从人体的运动技巧性来看,自下而上,下肢腿足的灵活性不如上肢臂手的灵活性高,手臂的灵活度比起眼、口、舌要差很多,从感觉灵敏度来看,腿足的感觉灵敏度不如手足,手足的感觉灵敏度不如眼、耳、鼻、舌、口、面。越往上越灵敏,反应越快,处理各种外界情况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内经》说:“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头颅诸窍:眼、耳、鼻、舌、口技巧灵便,可以对周围的环境作出判断,进而神明之府作出反应,起到维护作用。
眼可观六路,各种危险、安全、怀疑、陌生、熟悉、美丽、丑陋的事物外观,都会通过眼睛的作用而发现,并通过大脑作出反应,这可能是感官中最灵敏器官了;眼睛本身既有感觉又有反应,它既可眨眼保护自己,又可通过眼神表现出息怒哀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反应了这一特点。

耳可听八方,听声可辨物,也可辨安全与危险、喜悦与悲哀、远与近、高与低等,大脑通过辨声作出正确的反应。
鼻可嗅物,通过脑髓可闻香臭。
口可吞食各种食物,并且能够发声、表达各种情志、交流信息等等。
舌可辨五味,酸甜辣咸,神明之府接受,既可作出反应,苦以入心,咸以入肾,酸以入肝,辛以入肺,肝以入脾。
脑为髓之海
“其在内为脑髓,在外为诸窍”。《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从以上论述看出《内经》理论认为:“脑为精髓所在”。
髓的含义:髓,形声字,从骨,随省声。本义:骨中的凝脂,如:髓脑(指脑浆),比喻精华。如精髓(精华)。《内经刺要论》说:“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意思是说,针刺伤到髓,会出现肌肉萎缩、肢体无力的症状。现代医学所讲的这种情况属于神经损伤的结果。从此论述来看,似乎古人最早所讲的髓是指现代医学所讲的神经系统。那么其他部位的髓伤也会出现不同的疾病。因为髓脑是一身之精华,髓就是脑主阳气功能的具体传导物质和通路。但是,具体的髓的分布,因为髓脑是一身之精华,髓就是脑主阳气功能的具体传导物质的通路。但是,具体的髓的分布,因为古人的解剖水平所限,没有具体的论述,但是《内经》已经初步认识到脑髓的功能。
《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精者,精神智慧也,明者,显现,表现的意思;这里明确指出大脑的功能是精(精神智慧)的表现之处,也就是说大脑产生的精神智慧,正如心为神明之腑,就是指生命活动的变现主要在心是一样的,没有心的搏动,生命就不会有所变现。
清朝名医张志聪《素问集注》曰:“诸阳之精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腑。”从这里看,张氏已经认为《内经素问》的理论把头脑作为一身精髓所在,全身之精气通过一定的通路上聚于头脑,头脑对其进行支配。

头脑为生命之阳,是“精明之腑”,一身精髓所在,是机体精神智慧的显明之处,精髓的损伤则会产生相应的病变,例如针刺骨骼处伤及髓,则出现“销铄胻酸”。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人的大脑是指挥人的司令部,一旦人的大脑出现问题一切都处于紊乱的状况,只有从平时生活中、运动中、营养中、保健中不断增强对颈椎、大脑、心脏的保健意识,避免外伤对脑部的损害,有头昏头痛,颈项酸痛、记忆力下降、失眠健忘、脱发明显、耳鸣耳聋、视力模糊、胸闷气短、胸口刺痛等症状及时去专科医院检查与治疗,千万不能小病不看,拖成大病。预防在先,保健为重,避免出现脑梗塞、脑血栓、脑萎缩、甚至脑出血,更是防止中风,甚至植物人的重要方法。
每天可以吃点黑芝麻、核桃仁、红枣对健脑养脑,也可以每天早晚各一次对脑部自我按摩,对改善颈脑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疗效显著,贵在坚持10-20年以上才能延缓脑细胞的早衰和萎缩。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巳时(脾经当令) 张训景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所以体内缺乏蛋白质严重,免疫系统就出问题了,如果惧怕针灸,艾灸解溪穴也可以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解溪穴同时还是补充能量的一个穴位,9点到11点针灸解溪穴,宇宙间能量源源不断的从针上把能量补进去。 -
闲诗其二 张宝华
娇阳拂袖近孟秋,陌上菊雏傲青书;无眠总是月西楼,三两点外酒空壶。去日厌饮樽溢涩,尔来方知乐中苦;男儿丈夫非八尺,顶天立地行健甫。且看当年刘季子,放浪江湖日不惑;时来运转号天命,大风歌彻沛里故。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壬戌日午时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一针中脘穴—治愈“腹泻4天,加重2天”案 宗琪
烧山火是一种传统的针灸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如顽麻冷痹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烧山火手法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舒肝明目汤 潘洪波
舒肝明目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为君药。牡丹皮活血散瘀,桑椹、决明子、桑寄生、首乌藤养肝明目,共为佐助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明目之功。 -
小柴胡 李华歆
而简单来说“小柴胡汤”的组方思想其实在于调和“木”与“土”的关系!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观代赭石 张宝华
代赭石现代医家之共识,谓其味苦、甘,性微寒。张氏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代赭石: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力最效。故有钉头赭石及龙眼赭石之名。参、赭镇气汤中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定之,亦旋复代赭石汤之义也。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叶某某,男,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4年1月18日初诊。1月22日电话随访,脐下胀痛未再出现,而且睡眠明显好转。
最新文章
-
这个不起眼的蔬菜一定多吃 李娟
首先,把三分之一白萝卜切片,不宜过厚,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将水控出,晾温,加一小勺蜂蜜,饮用。今天也顺带普及一下蜂蜜的功效及性味归经。所以,白萝卜蜂蜜水,是平日里少不了的饮品呐。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夏耀飞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杜某某,女,57岁,家住蒋村镇王坊村,2023年3月9日初诊。主要针对的是寒饮咳嗽,可见这个六味小柴胡汤主要治疗的是少阳与太阴合病的咳嗽。
-
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女性20余岁主诉头左侧率谷附近酸胀一年余,头两侧率谷部及风池夹脊两侧涨困不适遇冷加重饭后咀嚼加重既往慢性咽炎食饱欲吐食欲不佳口渴欲饮口苦严重眠差多梦腰以下常觉冷例假有血块二便可纳一般舌红舌尖前红无苔中后黄偏腻有芒刺舌中边齿痕脉象:双寸沉细右关浮弦重按
-
男科医案一则 祝鹏军
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诉早泄,敏感,容易紧张,拉尿有分叉口干,口苦,久坐后阴囊潮湿,舌红苔微黄。考虑肝郁化火所致,处方为逍遥散加减。。
-
温经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温经汤!当以温经汤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温经汤”!)方中找到,此外,加入吴茱萸可以温经散寒,人参可以补中益气!
-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 谢江强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惊蛰过后的一日上午,患者小徐走进我的诊室。小徐说她还坚持母乳喂养,毕竟对孩子有好处,但是母乳好像不够吃。小徐吃了一个月的膏药后,脾气也缓和了,腹胀也消失了,奶水也充足了,没事的时候她自己还会做做瑜伽,身材也渐渐恢复了。
-
膏方好入口,功效不输中成药 谢江强
膏方好入口,功效不输中成药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可见膏方已经演变成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药物,不再是单纯的滋补药。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典型案例 宗琪
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43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31日主诉:腰痛多年,加重4天,自述一吸气时腰痛不适。现病史:患者既往腰痛病史多年,4天前述因受凉诱发腰痛加重,在青岛多家医院就诊,未得明显效果,迟迟不愈。
-
浅谈补血调经方之四物汤 王飞
四物汤实际是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变化而来的。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