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贫凉秋后颈腰痛

2022.08.10 378阅读 评论数 1 0
(1)发病原因:
    由夏到秋,天气由热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候,因此不论男女老少,夏秋之交都要注意养生。

    长期在空调房间中会导致汗腺关闭,影响正常的代谢和分泌,而长时间静坐不运动又会造成颈部运动平衡失调,使颈部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受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局部性的颈椎病,轻则脖子发僵、发硬、疼痛、肩背部沉重、上肢无力、手指麻木,重则出现头痛、头晕、视力减退、恶心等异常感觉。另外空调电扇齐上阵还易引发关节炎。
    夏秋之交人们衣服单薄,而空调房里又是冷气大作,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以及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麻木等反应。关节炎怕冷,更怕风,如果空调和电扇齐上阵,"风邪”势必侵袭人体。同时,相比中老年人,年轻人往往容易忽略吹空调引起的关节疼痛,而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通常在35-50岁之间为发病高峰。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疾病多发,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因此在加强保健的同时也要注意防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感冒,秋季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另外,夏秋之交还是气管炎、胃病、关节炎、腹泻、哮喘、中风和高血压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中医讲究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养、健身和防病,从而达到养生和益寿延年的目的。而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所以夏秋之交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
    "在夏秋之季,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中医上讲,由于从炎夏转入凉秋,人体常常觉得比较舒服,由于"闺夏”而致的身体消瘦也渐渐地恢复,胃口和精神的转好,使秋季成了一个最佳的进补季节。
    秋天每餐进食宜简不宜繁,这是由于人体阳气衰弱,胃气也弱,每餐吃品种繁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胃病。夏秋之季适合吃啥?秋季应多吃黄绿色蔬果、发酵食品和各种薯类。

    黄绿色蔬果即是橙黄色蔬果和绿叶菜。夏秋之交人们体内维生素A储备容易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到了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夜视能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容易感染之类的问题。因此要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发酵食品在发酵时,微生物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营养丰富又能帮助消化。除了发酵食品,夏秋之交还是薯类出产的旺季。薯类食品多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其中富今 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经常吃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作为精白米面的替换品,是非常好的养生措施。
(2)食疗
1、酸味、涩味食物:秋季可增加酸味、涩味食物摄入,如柚子、山楂、葡萄、石榴等,少食葱、姜、蒜等辛辣刺激食物,从而补益肝气、收敛肺气,起到养肺补气作用。

2、滋阴润燥的食物:
    滋阴润燥的食物有很多,如银耳、甘蔗、梨、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鸭蛋、蜂蜜等。另外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肺、润燥,可以用润燥食物煮粥或炖汤,制作成梨粥、胡萝卜粥、菊花粥、芝麻粥,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川贝炖雪梨、白梨银耳汤等;
3、薯类:
    夏秋之交是各种薯类上市的季节,如马铃薯、甘薯、山药等。传统医学认为薯类食物能补中气,且薯类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夏秋之交适当食用薯类食物,可以补充营养。
此外,夏秋之交食补要注意吃“果”不吃“瓜”,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油腻煎炸的食物也不宜过多食用,此类食物不易消化,积聚胃中会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

(3)防暑与保暖:
    今年的夏天真是格外的炎热,尤其是近日中国多省被高温天气所笼罩着,北京已达35度高温,其他地区像天津、石家庄等气温更是达到了40度,不断攀升的高温指数一次又一次的老验着我们的耐热能力,据气象台报道,中国各省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在炎热的夏季时节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工作,同时在防暑降温的同时别太过于追求寒凉,以免惹"病"上身。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夏季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此外,夏季还要预防腹泻、暑天感冒、中暑三种疾病。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肌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夏秋换季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夏季出汗较多,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夏秋之交要保持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防过怒。夏秋之交防暑降温往往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方面,而防暑降温最主要的方法是多吃寒凉饮食以抵御暑热,但过食之时就会适得其反,被寒凉所伤,造成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甚至人体阳虚。所以夏季不但要防暑、湿、热,还要防“寒”。
    夏秋之交酷暑难耐,迫使人们用多种方法防暑降温,造成寒凉太过。一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房间都有空调,昼夜开,极易造成形体受寒太多,还可出现面神经麻痹;二是工作环境中央空调开得太足,以致许多白领上班还要准备毛衣之物以防风寒之邪侵袭;三是夏季是冷饮、凉食的大卖场,人们喜食冰激凌、冰咖啡、冰镇饮料、凉拌菜等。更有甚者,每天喝冰镇啤酒。以上都可造成看似炎热夏天实为内外皆寒的冬季,这就造成人体受寒重于冬季。

    夏秋之交防寒应做到三点:一是家中空调不可温度太低,卧室空调不可低干25℃;二是工作环境温度太低的要用棉织品保护关节及腰背或戴护膝三是寒凉之物不要过食,更不要晚上吃的过量,从而预防夏季受寒太多造成损伤阳气。夏秋之交因天气炎热,故在饮食上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物,如火锅、鱼肉、辣椒、海鲜等,以防内外皆热而至消化不良及内热外感而至暑天感冒。此季节应多食蔬菜、水果,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等。
            杨家强主任供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肺痹的临床用药总结 崔国宁

    中医治疗肺痹的方法多样,其中药物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然而,应该注意到中医药治疗肺痹的疗效评估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进一步完善临床实践。

  • 中医治疗女性性冷淡的临床用药总结 崔国宁

    本文旨在总结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治疗女性性冷淡的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根据临床研究,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女性性冷淡的症状,提高性欲和性交时的快感。

  • 高血压头晕头闷案。5剂效。 李高勤

    冯某,女,60岁。2023年12月4日就诊。主诉:高血压头晕头疼10年,加重11天。分析:1.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肺炎住院后头晕头闷加重,口干口苦,上热,便秘,4-5天一次,是里结。

  • 肾气丸的应用 张宝华

    通过对肾气丸的认知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施治,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肾气丸。

  • 中药消炎 韦毓安

    其临床以发热、咳嗽,或伴气急、胸痛等为主症,是肺部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 理中汤小记 张宝华

    理中汤通过温暖脾胃、补气养血、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上述症状的目的。总结理中汤是一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各种症状。在使用理中汤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发热1周 范琼文

    第五天11月7日村里其他人介绍来我这边就诊,主诉唾液分泌增多1年,加重伴自觉脐周灼热一周。今听同村一老年患者告知,遂我处就诊,欲需求中医治疗。脉象仍濡软,补诉偶有心慌症状,随机发作,不分白昼夜晚,只有入睡后不会感觉到发作。

  • 小小医案 王永利

    黄某,女,25岁,月经结束后一周,崩漏2天,量多,色鲜红,腹部隐痛,出汗,咳嗽,焦虑,素畏寒。小便可,大便稍溏,舌淡暗,苔薄白稍腻,脉弦而细。脾统血,肝藏血,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肝藏血亦统血,脾生血亦摄血,肺统气亦生精。

  • 对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吴志平

    我结合临床,谈一下关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一个典型的情志病,这个也是我认为中医跟西医有对话的地方,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诊断基本依靠西医心理学的心理量变来诊断。疏通腋下,旋转肩关节,恢复少阳的枢机成为了治疗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