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

2022.05.23 460阅读 评论数 0 3
记住这些引经药
1.引药达额头:白芷。
2.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3.引药达目:菊花。
4.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5.引药达颠顶:蒿本。
6.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7.引药达右上肢:桑枝。
8.引药达颈部:葛根。
9.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10.引药达腰部:杜仲、川断。
11.引药达胸部:木香、砂仁。
12.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
13.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欢血藤、防已。
14.引药达任脉:龟板。
15.引药达督脉:狗脊。
16.引药达皮肤:蝉蜕。
17.引药入胃:半夏。
18.引药入肺:桑白皮。
19.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子、当归。
20.引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21.引药入脾:苍术。
22.引药入骨:威灵仙。
23.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24.引药下行:牛膝、代赫石、旋复花。
25.引药达左上肢:桂枝。
26.祛一切风:清风藤。
27.调合诸药:甘草。
十二经络之鼎三药,一补一泻一引经,缺一不立

1、心经三药:补——柏子仁;泻——黄连;引经——细辛

2、肝经三药:补——当归;泻——白芍;引经——柴胡

3、脾经三药:补——白术;泻——枳实;引经——白芍

4、肺经三药:补——人参;泻——防风;引经——白芷

5、肾经三药:补——杜仲;泻——泽泻;引经——牛膝

6、胆经三药:补——山茱萸;泻——青皮;引经——柴胡

7、胃经三药:补——山药;泻——霍香;引经——葛根

8、小肠经三药:补——石斛;泻——赤茯苓;引经——黄柏

9、大肠经三药:补——莲肉;泻——麻仁;引经——升麻

10、三焦经三药:补——人参;泻——枳壳;引经——青皮

11、膀胱经三药:补——龙骨;泻——滑石;引经——羌活

12、心包经三药:补——人参;泻——大黄;引经——川芎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失眠案一则 曹雪盼

    important;">辨证:肝胆之火渐灭阴血虚之象渐露治则以疏肝健脾滋阴宁心为主处方如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4g黄芩6g法半夏9g党参10g茯苓15g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天花粉12g麦冬15g白术15g炙甘草6g桂枝9g10

  •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 谢江强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才有效膏方的服用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夏秋冬四季是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各服1次,第三周到第四周,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

  • 消食理气 谢江强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腹泻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若症状反复出现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休息质量,而小儿腹泻对孩子的营养吸收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症状较严重,还会导致小儿虚脱,甚至比我们大人还要严重。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李华歆

    ——黑格尔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仲景告诉我们可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救逆汤”治疗!此条也是经过“火法”治疗后大伤津液继而出现类似“惊狂、卧起不安”的表现,所以亦可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 桂枝去芍药汤类 李华歆

    ——毛泽东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类!该类方包含“桂枝去芍药汤”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 大承气汤治大便5日未解案 宗琪

    按语:患者多日未大便,脉大有力,腹部胀满不适,考虑病在阳明,符合“痞满燥实”的大承气汤证,故如法急煎速服,患者得以好转。

  • 儿科脾胃增长三联疗法 高立坚

    重要提示口服肠虫清期间禁止一切油脂和肉食。同一味药生、熟配对应用是仁术堂儿科用药的一大特色。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变化迅速,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 甘草泻心汤 李华歆

    ——居里夫人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上部则声暍(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 眩晕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谢江强

    眩晕1.眩晕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前庭周围性眩晕多数与五官科疾病有关,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如听力的改变、耳鸣,以及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 慢性面瘫的调整 缴秀珍

    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此三种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