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辨证论治十法融入中医病案
古代中医诊籍的由来
诊籍,即病案。诊者,诊治也;籍者,记录也,记录着一个病案诊治的过程与结果。诊籍乃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淳于意诊籍中既保存有西汉以前的医学理论文献,又如实地记录了他治疗疾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我国最早的病案雏形。
随着医学发展,学术进步,中医病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价值更高,成为学术经验之载体,理论实践结合之范例,故有“好病案是本书”、“读医不如读案”之说。
现代中医病案的书写
项目 包括患者姓名(公开发表时隐去真名、电活等隐私)、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址、电话、首诊时间等项目。各有意义,均应记录,以便追访,亦示史料真实性。
现状 包括主(代)诉、主症及发病、加重时间、现病史、四诊望闻问切所获信息、现代医技检验参数等。如实、扼要、有序、朴实描述,忌用形容词,为论析辨证提供依据。
病史 包括病名、患病时间、是否治愈,生活史,生育史,月经史、末次时间。既要了解现状,又要了解既往,历史地看问题,才能全面、透彻,一目了然。
论析 以中医理论对症状、体征加以分析论证,必要的现代科技检查参数只作参考,探求其发生的原因,谓之“审症求因”。为进一步“审因辨证”提供依据。从疾病发生的原因,分析论证、探求其形成一系列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机理,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谓之“审因辨证”,以便确认“本证”形成的病理机制和结论,即病机,是“证属”何证的定性依据,为进一步“据证立法”提供依据。“审症求因”、“审因辨证”是论析的主要内容。
证属 是论析的结论,即病机。如证属“脾胃虚寒证”。
立法 根据论析结论之“证属”何证,确立相应、适宜的治法,称之谓“据证立法”。如属“脾胃虚寒证”,即可立“温中健脾”的治法,为进一步“依法选方”、“权变加减”组方提供理论依据。
方药“依法选方,遣药组方”。根据证型所确立的治疗方法,优选适宜的方剂,并根据此人、此证、此时、此地的具体情况而权衡变通、加减,使之完全适宜。如或遵某方,或以某方加减,或以某方之义化裁,或自拟方。另起行,按君、臣、佐、使,遣药组方,斟酌剂量,特殊炮制、用法均应脚注说明,即处方。
用法 详细说明以上处方的最合宜的剂型、制法,用法、用量。内服:次数、餐前、餐后、温服、冷服、频服、顿服。外用:部位与方法等等,必须有详细医嘱。
方义 即方解,是对“辨证论治”的诠释。如果说论析是“辨证”,方义就是“论治”,辨证与论治是病案中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两个重中之重,突显一个医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证论治水平,直接影响治疗结果。
方解就是对处方的解释。首先按已明确的证型、治法,针对性选方、遣药,一一有序论证,阐明其合理性,使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从已知病因、证型、病机、治法、处方中,按君、臣、佐、使为序,从药学理论、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现代研究成果诸方面,选择性引证,逐一阐明四组药物各自配伍应用的合理性,尤其君药、臣药,当重点详论;佐药,是针对兼症或反佐,必要者亦应特别论述;使药,多有引经、报使、调和、校味作用。然后归纳综合全方配伍后的功能。
调护 是精神心理的调适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凡与调养、护理、饮食、宜忌、劳逸、起居等有关者,本着不违病机、有利康复的原则,除医护本身做到外,都要一一嘱咐患者或家属,以期配合医疗。
按语 这是辨证论治全程述评的点睛之笔,大致有首诊、复诊、总评之分。
首诊病案,根据治病必求于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点评辨证、标本、缓急、次第有序的治疗计划,以及某些特别需要说明之处、注意事项、预后、转归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预言在先,结果在后,放在临证实践中去检验。
复诊时点评、论证上次治疗成功、失败之处,调整、确定本次诊疗处理意见,或药证相符,继服上方;或效不更方之原因;或改弦易辙之根据;或依方加减的理由。
总评须综观全案,依次评点。一般针对本病案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实事求是,扼要评述,得出结论。应突显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抓主要矛盾的诊疗技巧。亦可由感而发,触类旁通。如在吐泻脱水案中忆起邻居老太太,因急性胃肠炎脱水、失治,而致脑血拴形成的教训,以作警示。类同有别者,罗列、排比、鉴别,以广其法、增其识,温故而知新。如在泄泻案中,列急泻、慢泻、暴泻、菌痢、久痢、溃疡性结肠炎等类病症的比较、分析、鉴别。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灵活自便,抒发己见。
要真正落实“辨证论治十法”
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病案是最好的见证,一个临床大家的病案之所以受欢迎,就是论治水平高,按语写得到位,故有“读医不若读案”之说。因为读医者,读医学理论书也,以医学理论为主;读案者,读病案也,好的病案往往是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且一一阐明,并经实践检验过的鲜活实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所以要重视、完善、发展中医诊籍,写好现代中医病案,为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继承创新,积累翔实资料。
一个完整的好病案,简直就是一本书。作为一个临床医师,就应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去实践辨证论治的全过程,把辨证论治十法真正落实到辨证论治全程的每一个环节。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法新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萎缩性胃炎逆转了 刘艳兵
慢性萎缩性胃炎3年余,在全国各地医院检查治疗效果不佳,身为成功人士的他深知萎缩性胃炎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癌变的可能性,内心极度恐惧,今慕名而来看诊。同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胃排空的时间会较长,增加了胃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从而引起了癌变。 -
发热验案 李华歆
在2024年7月22日星期一,晚上从幼儿园回来后出现发热,最高达39度。但是既往每次孩子有病都在李医生几副药后迅速好准,效果可比滴流来的还快。今天是周六小朋友状态很好,只剩一点咳嗽,咨询李医生可以继续吃这副药。感谢李医生每次的尽心帮助,也希望你能一直坚持自 -
不宁腿综合征 李华歆
患者述其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不适感,症状多于夜间发作,主要表现为自觉双膝关节或脚部胀痛感,偶有麻木感,曾行相关检查未见阳性指征,疑似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 -
余学所得浅见——产后抑郁症之我见 张宝华
上揖经师,复践临证,可见产后抑郁症机要为津血亏虚、气机郁滞。产后抑郁者,津血损伤,阳气不足,易现性情沉郁低落、手足不温之症。由此可知产后抑郁者,若因阳气不足著或津液亏虚甚者,病发则见半表半里阴证。综上可见柴胡汤类方疗产后抑郁症甚是合拍。 -
经方实验录之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大便转常,胃觉舒适,舌苔化,脉弦欠齐按无力,杜某,男60岁。 -
御医 李华歆
所以还是少说话为妙,古代御医遇到有诊疗需要的“皇亲国戚”时也是非常头疼,有的人干脆会直接花钱贿赂患者身边的丫鬟太监啥的,毕竟他们天天接触患者,对他们的症状是非常了解,所以只能花钱消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升血丸 潘洪波
生血丸《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组成与制法: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 -
经方加减治“胃胀伴打嗝2月余”案 宗琪
患者:任某某性别:男年龄:30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5日主诉:胃胀伴打嗝2月余。 -
夏日手札 张宝华
之述,足征其为病邪性属阳。可见暑邪热盛则易伤害肺气而现诸多关乎肺之症状。暑邪为“六淫”、“六邪”之一,其发病在夏暑季节,夏至后毗邻小暑、大暑二气,此正值暑热之时。《内经》以夏至日为界划分温病与暑病。如《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
初步认识栝楼瞿麦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张宝华
本方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小便不利者,临床老年、体虚寒者常见此方证。这种水饮停蓄出现的口渴证,主因里虚寒停饮,宜用瓜蒌瞿麦丸治疗。本方证常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尤其是老年慢性前列腺炎者更容易出现本方证。
最新文章
-
竹叶汤 李华歆
——蒙田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竹叶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所以“多虚多瘀”其实是产后的必然状态!
-
初步认识干燥综合症 张宝华
干燥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认为干燥综合症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所引起,导致外分泌腺体的炎症和损伤。
-
失眠的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失眠的医案整理3医案77李某,女,43岁。医案78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风湿性心脏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引起心脏炎后,累及心脏瓣膜,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
-
“阴阳和者,必以建中” 宁加银
患者,女性,50岁,主诉:反复胃痞不适8+年。
-
感冒后咳嗽不愈半月余,中药三诊病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29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
-
气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气虚质(一)体质特点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无力、气短、自汗、劳累后加重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二)膏方调理益气健脾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每日2次,服药时间在早晚饭后半小时。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