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目扎症

2021.06.03 640阅读 评论数 18 64
    一七岁男童,近距离看电脑、手机食卧不休一月后现双眼胞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时擦拭眼睛,面、舌、脉如常,时挑食,厌食,食量不等,大便粘马桶,余无所苦,经西医诊治三月余无进展来门诊求中医一试。

    幼童乃春之气象,肝木阳气生发疏运脾土而成生长之事,此自然之道也。眼扎不休,风动之象,其病在肝木也,而胞睑属于脾,发于用眼过度于视手机、电脑之后,久视伤肝之阴血,食卧不休于观看手机、电脑,脾气焉有不伤乎?幼童乃春阳萌动之时,虽不休于动,然欣欣不能持久,阴精阳气未成其器也,失却自然之道,病至目劄之症,此乃现代社会生活之病耳,今肝阴虚,阳虚妄于动,目扎不休为标也,脾土不足,虚邪贼进为本耳,此为土虚木贼之势,当于此事势中求之,为书方如下:

    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

    生麦芽10克,六神曲10克,山楂10克。

    七剂后眨眼去半,大便转常,复与七剂,尽剂后目扎除,毋须服药矣。嘱山药30克,粳米50克,日以粥,并近期多食维生素A量高蔬菜者,调养将息月余即可。
   
    目劄症于西医学,谓其为维生素A缺乏引起之结角膜上皮干燥及角膜上皮点状脱失。药物治疗甚是匮乏,几于补充维生素及外用点药为主,技穷矣。

   目劄病名首见于明傅仁宇之《审视瑶函》,此病又称目连札、小儿割目、小儿两目连劄、目札等等。允科谓其因为因风邪侵目,或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本症以睑频眨动,难以自控为主要表现之外障类疾病。

      症状体征

双眼睑频眨,不能自主,或感痒涩畏光。眼外观如常人,重者可兼见睑内面红赤,颗粒丛生,白睛干燥无光泽或黑睛生翳等。

                辨证论治

    脾虚肝旺:症见眼胞睑频频眨动,眼干涩,喜揉拭,白睛微红,干燥无泽,形体消瘦,烦躁喜怒,饮食偏嗜,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或弦细数。

    健脾清热消积

    肥儿丸加减:人参、白术、茯苓、黄连、使君子肉、神曲、麦芽、山楂肉、芦荟、炙甘草。

    若眼干涩不舒,常喜揉眼者,宜加太子参、山药以益气生津;若畏光,黑睛生星翳者,宜加石决明、菊花以助清肝明目。

    阴虚肺燥

    症见眼睑频眨,干涩刺痒,白睛淡红,泪少畏光,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养阴清热润燥

    养阴清肺汤加减。

    芍药、生地、薄荷、玄参、麦冬、贝母、丹皮、甘草。

    见黑睛细小星翳者,宜于方中加桑叶、蝉蜕以清热明目退翳

    阴亏火炎

    症见胞睑频眨,眼干涩痛,白睛微红,黑睛生星翳;咽干口燥,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当归、白芍、枸杞子、菊花、石决明、白蒺藜。

    眼干涩痛较甚者,宜加沙参、麦冬、枸杞以养阴生津;黑睛生星翳较多者,宜加蝉蜕、菊花以明目退翳。

     肝郁气滞
   
    胞睑频眨,精神抑郁,胸胁胀闷,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减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此多见于癔病性目劄,女性多见,若肝郁脾虚血弱而月经调重可用消炎药加减调理。

     外治

     眼药水

     可选用人工泪液,抗生素眼药水等滴眼。

     眼药膏
  
     晚睡前涂抗生素眼药膏。

     防护

     纠正不良之生活及饮食习惯,补充富含维生素A之瓜果蔬菜;宜清淡饮食,多吃果蔬,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忌烟酒忌辛辣。

     转归

     本病以小儿多见,且随现代化生活方式之改变,其发病率足年上升。虽病甚大危害,然自愈者甚少,多持续至成年,甚者终生,侵人之正常生活,扰及社交活动,多有不便,故而规律生活,适其自然法度,由于重要。


   上述所见乃时下医之所从,可谓教科书然,若有见证而合,以此治之即可。然临证所见者寡,多是间杂之证,须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方可尽功矣。


【文献摘录】


《审视瑶函》:“按目扎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札也。此恙有四:两目连扎,或色赤,或时拭眉,此胆经风热,欲作肝疳也。(用四味肥儿丸加龙胆草而瘥);有雀目眼扎.(服煮肝饮,兼四睐肥儿丸,而目明不札也);有发搐目扎,属肝胆经风热,(先用柴胡清肝散治,兼六味地黄丸补其肾而愈);因受惊眼扎或搐.(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芜荑、黄连以清肝热,兼六味地黄丸以滋肾生肝而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好的

    2022-02-17 01:23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谢江强

      相互学习

      2022-02-17 08:30 评论数 0 0
  • 李晓华 资质认证

    中医治疗目剳,健脾疏肝是关键!

    2021-06-08 05:15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晓华

      临床无定法,随其实决之。

      2021-06-08 06:21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智能手机的普及,小儿因玩手机引发的眼病越来越多。学习老师的思路

    2021-06-04 09:39 评论数 2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社会进步病!

      2021-06-04 09:52 评论数 0 2
    2.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唐国庆

      当下有很多这样的病。中医大有可为。

      2021-06-04 11:04 评论数 0 2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土虚木乘生风,培土抑木熄风

    2021-06-03 09:58 评论数 1 3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邓先勇

      君之言极是!

      2021-06-03 09:59 评论数 0 3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幼儿健脾补虚最重要,必须肝脾调和才可以

    2021-06-03 09:42 评论数 1 0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超鹏

      肝常旺,脾常不足,君之言甚是!

      2021-06-03 09:44 评论数 1 2
    2.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回复    张宝华

      嗯嗯,老师理解的是,毕竟伤寒论开头也有这么一句

      2021-06-04 07:59 评论数 1 0
    3.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超鹏

      估摸那是王叔和说的,不像仲景的语气!

      2021-06-04 08:02 评论数 0 3
  • 郭步田 资质认证

    幼童当以健脾者多,大多脾虚积食,宜健脾消积。

    2021-06-03 07:51 评论数 1 2
    1.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郭步田

      随证治之!

      2021-06-03 08:09 评论数 0 3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临证须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021-06-03 02:30 评论数 1 3
    1. 于云 资质认证 回复    张宝华

      此病分析精见在理,上医医病看五步,佩服!一病见症,辨证数方,知识渊博!

      2021-06-04 05:14 评论数 1 3
    2. 张宝华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于云

      上医未至,冀他日可成,尔吾共勉之!

      2021-06-04 05:23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泄泻调理调理总结 谢江强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如水样,或伴见不消化食物,或有黏液为特征的常见小儿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节尤为常见。此病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颈椎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