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九

2022.09.11 799阅读 评论数 0 0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一条应该当是这样的"太阳病,下之后,若脉微细而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用了下法,伤了里的阳气,导致了里虚寒,使太阳中风病转为了少阴中风,脉微细,是津血不足。恶寒重,表的也阳气虚。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中温阳,去表风寒。发汗导致的少阴病,津液虚,但里的阳气没有虚,津液虚小便不利,还会有内热,所以发汗导的少阴病不用去芍药,药芍可以利小便,去热,除痹,解肌。

 

三才解析法:

适应症:凉滞寒饮多,温烦热燥少

阴性药:寒性药(除燥):无

        凉性药(除烦):无

平性药:甘  滋(助阴):炙甘草2 平 甘滋  大枣12枚 平甘滋

        甘  淡(助阳):无

阳性药:温性药(除滞):桂枝3 辛温 甘  生姜3 辛温 附子1枚

 

四象解析法:

君药(主症):附子1 苦 辛 大热

臣药(兼症):桂枝3辛温 甘 生姜3辛温

佐药(护胃气):炙甘草2 平 甘滋  大枣12枚 平甘滋

使药(反制,沟通阴阳):无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具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炙甘草一两 大枣四枚  麻黄一两 杏仁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太阳病,得了八九天了,像疟疾一样发热恶寒,发热多,恶寒少,一日发作两三次,病人没有心烦呕吐的症状,说明这不是少阳病。清便,清指小便,便指大便,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都正常。欲自可,就是想大便的时候就大便,想小便的时候就小便,没有什么异常,说明这种热多寒少的情况不是阳明病。脉微缓者,为欲愈。如果说这个太阳病得了八九日,热多寒少,但是他的脉微缓,就是这个脉象有点偏于正常的缓脉,这个病就快要好了,不用治了都会自愈。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具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一条的意思是衔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之后的。太阳病得了八九日之后,脉微弱无力,恶寒,是阴阳具虚,也就是病了这么久,津液营血都虚了,这个时候,是不可以更发汗、更下、更吐了,否则会脱阳的。津液营血都虚了还发汗,发的就是阳气了。那应该怎么样治疗呢?可以参考黄芪建中汤。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个病,本来是太阳中风病,太阳中风病是要发热汗出的,但是呢,又伤寒了,受寒邪了,寒邪封闭了汗孔,本来应该要被发出去的风邪和热被闭住,热散不了,被郁在脸,脸就红红的。闭郁在身体,热和汗都要往外发,但是发不了,不能得小汗出,身就会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微微发汗,麻黄汤打开汗孔,发散寒邪,桂枝汤去风,热随汗得去,就不会痒了。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后。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麻黄汤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各取三合,一升等于十合,也就是每次服的药量桂枝汤取十分之一,麻黄汤二十五分之三,然后就把每次服的每汤各药的量折算出来,相同的药药量相加,然后再剩以三,就得出上桂麻各半汤一剂药一天的量。我算过,四舍五入,大约和上药量相等。

也可以不合起来,按照本云的作法去作,具体效果有得实际临床验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