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治消化系统疾病

2023.08.25 521阅读 评论数 0 0
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同学小Z问:老师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请教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思路和方法,今天我简要回答小Z同学的问题。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消化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及胆囊、胰腺等器官。西医认为消化系统疾病虽然繁多,但是中医认为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肠病即阳明病,中医辨证不外寒证热证和虚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基础方,考半夏泻心汤中黄连黄芩具清热燥湿作用,半夏干姜具湿阳散寒作用,炙甘草人参大枣具补益气血作用,临床必须要知道疾病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夹杂性,单用半夏泻心汤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理想疗效,必须要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如寒证明显必须要合用桂枝人参汤、头风摩散或大乌头煎、小建中汤、大建中汤,如热证明显必须要合用黄连粉方、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附子泻心汤,如虚证明显必须要合用麦门冬汤、理中丸,夹气郁要合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夹热痰要合小陷胸汤,夹寒痰合赤丸,夹寒瘀合当归四逆汤,夹热瘀合桃核承气汤,如此才能针对复杂多变的病证灵活运用而取得最佳临床疗效。小Z叹曰:老师临证知常达变,娴熟于经方合方十分配伍,临床疗效信服矣,老师教学切中理论与临床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蒋茂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

  • 桂枝汤类方十一 韦秋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汗出必解,这种情况,发汗病就会解,宜桂枝麻黄一汤方。也就是说,这两升的汤药,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和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