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看伤寒
小编有个梦想,那就是你加入我的粉丝军团,我给你讲中医……
今天让我们探讨三个非常有趣的方子!
小承气汤
大黄 四两 厚朴 (炙,去皮) 二两 枳实 (大者,炙) 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 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厚朴大黄汤
厚朴 一尺 大黄 六两 枳实 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厚朴三物汤
厚朴 八两 大黄 四两 枳实 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以上三方都由大黄、枳实、厚朴三药组成,只是因为药物比例不同(及煎煮方法),其适应症则大相径庭,真是值得我们深思!
小承气汤
大黄比例为厚朴两倍,枳实只用三枚,大黄“推陈致新”,厚朴“除胀满”,枳实“行滞气”,小承气汤是三方中泻下力量最平和的方子,仲景往往在患者大便不通,未知其实的情况下,先用其作试探性治疗,由此可见其“泻下”药力相对平和!
厚朴大黄汤
厚朴大黄汤中大黄用量为六两,是三方中用量最大的,而枳实用到了四枚,厚朴用了一尺(大概为二两),从其治疗的适应症(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来看,所谓“支饮”应该体内的水停留在胸肺阻塞气机进而引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而因为肺气郁闭水道难以为其“通调”,水聚于体表故作“其形如肿”状,此时的主要矛盾应该在“水”的异常停留,而我们知道“肺通调水道”,只有肺气的畅通才能使停留的“水”流通起来,所以我们用厚朴大黄汤治疗,其中使用大黄的意义并不在于“泻下”,而是在于“活血化瘀”,《本经》言大黄具有“下瘀血”的作用,由于水的异常停留,久而久之势必造成血的运行异常,《金匮》所载血分、水分是其义也,所以我们重用大黄其实也就是在变相的“行水”,加之枳实行气分之滞,厚朴降气止喘,三者共用可以使水停得行,胸满得畅也!
厚朴三物汤
笔者认为这个方子完全是脱胎于“大承气汤”,用量完全是大承气汤的原方比例,只是去了“芒硝”,此外煎煮方法有了些许不同,我们知道“芒硝”具有去除消积破癥的作用,古人描述其能化“七十二种石”,可见其“消”力颇大,大承气汤中用其的意义在于其咸寒可以“软坚除硬”,而厚朴三物汤中去之的意义应该是顾及它的“寒力”,由此可以推出该患者表现的“痛而闭”应该是总体属于气滞引发,且是偏寒性的,或者患者素体较弱,不耐苦寒之药,其中《金匮要略》的格外一条与其有着类似之处: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最后再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原方?小编认为经方体系中只有“原药物”、“原剂量”“原煎煮方法及将息法”才能称为“原方”,经方理论中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任何改动都会影响“方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还有几个如上述三方同药不同量的例子也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的共同之处就是二者在治疗上都是“刺期门”,不同之处是前者根据症状被称为“纵”,而后者则被称为“横”!因为二者的关键之处均在“肝”(胆),所以在治疗治疗上都用“刺期门”来调解脏腑之间关系,由此可见体会仲景思想! -
减肥 李华歆
话说前几天小编看到了网上一个医生给患者开的“减肥方”,基本上就是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患者跟我说已经服用了几十剂这个方子效果不明显,甚至体重还增加了一点……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伤寒论第82条 李华歆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1SPRING2024第82条中患者同样是先有“太阳病”,此时细心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整部《伤寒论》一共有398条条文,而偏偏归纳于“太阳病”的条文竟然有178条之 -
经方实验录之耳鸣,抑郁症 张宝华
初步判断:1、耳鸣;2、郁证。首诊方夏枯草20克。近来饿时时头晕,耳鸣如旧似减轻。肝郁渐开,脾虚渐复,再议前法,二诊方生姜易干姜,去大枣加泽泻、苍术与之。 -
水肿 谢江强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若水肿较甚,应无盐饮食,待肿势渐退后,逐步改为低盐,最后恢复普通饮食。 -
疑难杂症之发热待查数年 张宝华
主诉:不明原因发热数年。 -
经方实验录之颈椎病 张宝华
既往有颈椎病,腰椎间盘膨出病史,否认过敏史。是方乃取葛根汤开太阳之表,去风寒湿之邪。 -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 谢江强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舌体偏红,舌苔不明显我们看这个孩子的舌头,颜色偏红,舌苔很薄,这些症状都说明孩子阴虚。中医认为,阴虚是导致孩子磨牙、成人抽搐、腿抽筋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
削了皮的苹果 陈鹏
削了皮的苹果文/陈鹏2024.3.27那苹果削了皮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你冬雪已渗入树根今年的桃花才那么美我用一秒钟删除了你的联系方式却用了一生去遗忘舞台上的灯光太亮看不清台下的你负尽苍穹唯独对不起自己映日照芳草莫较楂梨相伴者唯有青山只有青山
最新文章
-
中老年人适合服用膏方吗? 谢江强
中老年人尤适于服用膏方。中老年人长期使用膏方,不但可以多病兼顾,还可以全面调理以延年益寿。中老年人的膏方调理一、衰老衰老又称老化,是指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心理行为上的退行性改变,即所谓生理性老化。
-
性胆囊炎的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变,绝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胆囊结石,或由亚急性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极少数慢性胆囊炎是由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枸杞子和红枣 谢江强
枸杞子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传统中药材。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枸杞子被列为“药食两用”品种,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饮料、保健酒、保健品等。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子。食用宜忌红枣可煎汤服用,亦可直接食用。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脾胃病用药经验 曹雪盼
脾气虚患者黄芪15g炒白术15g党参10g山药15g气滞痞满炒莱菔子15g枳壳12g厚朴15g川楝子10g大腹皮12g砂仁3g川芎12g青皮9g莪术9g栝楼15g食积痞满:鸡内金15g神曲15g陈皮12g炒山楂15g不知饥饿:炒麦芽30g炒谷芽15g山楂1
-
举不起来就放下吧——升陷汤 王晨阳
在后知后觉中,我想起来我可能大气下陷了。本想买点升陷汤喝喝,但是封控时间内哪哪哪都买不到。只到前天才煮了升陷汤。有时候举不起来的哑铃就放下吧。
-
眩晕 罗沿印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出现,因此统称为“眩晕”。后随访,眩晕至今未再发。二诊患者诉轻微口苦,故去厚朴合柴胡和少阳,药后眩晕至今未再作。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
就方剂药物剂量而言 曹雪盼
同时在读书方面见过李可老先生用附子到180g也见过李汉卿先生附子用零点几克,甚为有趣有人用药轻灵有人大刀阔斧。各家学说百家争鸣可能中医的魅力就是在这里吧诸位怎么看
-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 谢江强
想根除恐惧,先温暖自己的胆先天胆子小的人,要练练胆子,克服恐惧感。所以,中医治疗受惊吓后引发的胆小怕事症状,主要从肝胆和心肾入手,柔肝摄魂,温胆镇怯,宁心安神,补肾壮志。
学习
学习了
多多支持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