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分享过奶成功治疗好新生儿黄疸的病案

2021.11.02 1825阅读 评论数 3 19
黄疸,中医辨证可分为阳黄、阴黄。
 1.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黄色鲜明如橘皮。阳黄又可以分为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 (1)热重于湿表现:身黄、目黄,黄色鲜明,可伴发热口渴、心烦欲呕,自觉小便发热、便秘,舌红;治则:清热通腑,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表现:身黄、目黄,颜色偏暗,不如热重者黄,自觉头重,胸闷脘痞,恶心欲吐,小便短黄
2,阴黄表现为母胎素体偏虚寒,宝宝出生以后四肢无力,脸色无华,苍白干燥,唇色偏灰白,四肢不温,阳气不足,怕冷,发抖,腹泻等症


患儿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已因羊水偏脏找我调理了一个星期,也是纯中药调理,后面她的家里人反对喝中药,中间就暂停了。

宝妈还是很相信中医的,她怀孕期间喝中药感觉挺好,也没有什么不适。

所以,她在分娩完的第四天,远程微信咨询我怎么治疗小孩黄疸。她希望纯中药治疗,不用西药,不照蓝光。

于是,我看了她的脸色,舌头照片手掌纹照片,微信上给她开了一个方子用于内服,宝妈喝中药过奶给宝宝,另外一个外洗,给宝宝洗澡,还有一点药膳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点贵价药材煮水喂给孩子喝。

刚开始喝了一剂,宝妈反馈说,医院检查显示的指标还是有点高,我告诉她坚持喝喝看

喝完中药一个星期以后,宝妈反馈给我的情况,前前后后截图给大家看看,仅供参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许楚楚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眩晕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06何某,21岁。髓海充,心神养,肝阳平,气机畅,则眩晕释,睡眠安。医案107王某,男,47岁。寒湿外犯,凝滞督脉及足太阳经脉络,络脉不畅,清阳被阻,不能上达清窍,则眩晕也。

  • 前列腺肥大 潘洪波

    中医认为,如果属于湿热下注型前列腺肥大所导致的尿潴留,以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治疗原则,可试用“二珍饮”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多为老年人肾气日衰,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或因湿热下注,导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尿道所为。

  • 左手夜里僵数月案 王建飞

    2023年09月12日潘某,男,51岁,初诊。今复诊告知症状稍改善。2023年09月24日三诊。服药后手指僵减轻。后来复诊数次,均已上方加减治疗,疗效尚可。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