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的立秋补脾名方
小编导读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先生是“补土派”创始人,在临证中,李东垣先生还会制定时方,并根据时令加减药物。今日立秋,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下《脾胃论》李东垣先生创立的秋季常用之方——升阳益胃汤。
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脾胃气虚,症见“怠惰嗜卧,四肢不收”。长夏湿热少退,但仍有湿热,脾胃虚兼湿热,症见 “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秋燥令行,本当由夏浮转为秋降,但一方面,脾胃气虚,转化不足,即肺降不足;另一方面,湿热内滞,肺降道路不畅。肺主皮毛,肺虚,宣降失和,症见“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
治疗上,一方面应当补中升清促使其转化;另一方面,应当清化湿热以助肺降。
临证中,使用升阳益胃汤的辨识要点为:脾胃气虚见症、湿热内阻见症、胃降脾升失和见症和阳气不伸的皮毛见症。至于是否秋燥令行,仅作参考。
薛立斋在注《明医杂著》中写道:“光禄扬立之,元气素弱,饮食难化,泄泻不已,小便短少,洒淅恶寒,体重节痛。余以为脾肺虚,用升阳益胃汤而痊。大凡泄泻服分利调补等剂不应者,此肝木郁于脾土,必用升阳益胃之剂,庶能保生。”
元气虚弱,肝木郁于脾土之泄泻,使用升阳益胃汤的辨证眼目在于见到洒淅恶寒、体重节痛等肺表和湿热见症。在临证时,这组症状很容易在问诊中漏掉。
升阳益胃汤
黄芪二两 半夏汤洗,此一味脉涩者宜用 人参去芦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 白芍 防风以其秋旺,故以辛温泻之 羌活 独活以上各五钱 橘皮不去瓤,四钱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 泽泻不淋勿用 柴胡 白术以上各三钱 黄连二钱
升阳益胃汤由14味药组成,用“药类法象”分析: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橘皮、半夏6味药属“湿化成”类,白芍、茯苓、泽泻3味药属“燥降收”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4味药属“风升生”类,黄连属“寒沉藏”类。
方中以“湿化成”类药物为主组成以“益胃”,“风升生”类药物配伍“燥降收”类及“寒沉藏”类药物“升阳”,佐以降浊。立足于中焦,重在恢复升降出入。
本方可以看作是在四君子汤加黄芪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加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清,合二陈汤加泽泻降浊,再加白芍、黄连泻阴火。
单从药物组成分析,升阳益胃汤是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去升麻、当归,加防风、羌活、独活、半夏、茯苓、泽泻、白芍、黄连组成。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强了升降出入的力量。
《张氏医通》在谈到升阳益胃汤时说:“不可误认阴寒而用热药,又不可误认实火而用凉药,宜此汤升举,微汗则愈。”
何故秋旺用人参、白术、芍药之类反补肺?为脾胃虚,则肺最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肺虚,顺秋旺而用补。
人参补肺,白术运脾,芍药制肝。从五行生克理论补肺。
上㕮咀,每服三钱,生姜五片,枣二枚去核,水三盏,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早饭午饭之间服之。禁忌如前。其药渐加至五钱止。服药后,如小便罢而病加增剧,是不宜利小便,当少去茯苓、泽泻。若喜食,初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也。须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降沉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大劳役使复伤。若脾胃得安静尤佳。若胃气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者也。
仍为小剂量,可根据病证的需要渐加。
引起升降出入障碍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于脾胃气虚,升浮不足。因此,养护和用药当时时注意不伤阳气、不损升浮。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不能多吃 李华歆
小编注意到小朋友手中的棒棒糖,故作神秘的说到:也可能,不过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吃多了……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病愈后胃口稍微好了些就开始“暴饮暴食”,这是十分不正确的,且看两千多年前名医张仲景怎么说?最后仲景更是不耐其烦的告诉我们治疗方法:损谷则愈!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初探《伤寒杂病论》中陈皮 张宝华
陈皮亦名橘皮,今多称之,而于古之多谓橘皮。观《伤寒杂病论》中有橘皮者四方,皆取其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之功,主太阴里证,临证见呕、哕、胸闷等气逆诸症。《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取本经义用橘皮温中理气、消胀满、利水谷,止呕逆、主治太阴里证。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
针刺偏头痛选穴思路及体会 王健
仔细询问,患者因去年春节期间丈夫突然脑梗去世,后出现左侧头部疼痛,伴失眠。患者侧头痛,属少阳,因丈夫突发离世,悲伤,思虑,故使肝气郁结,头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疼痛局部、输穴用泻法,余用补发,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一次。 -
天坑 陈鹏
天坑文/陈鹏医生2024.3.29时间他挂在了树梢幽深的古遂道里钟乳石在静静望着你一年万眼百里烟霞附近几乎不生草苍凉的如同你的心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是大地半睁开的眼睛就这样痴情地仰望星空我也曾这样痴痴望着你昔日王质伐木未归我心也停滞不前你的灵魂渐行 -
经方实验录之郁证 张宝华
王某某,女40岁。既往有慢性胃炎,抑郁症等病史。 -
经方实验录之糖尿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张宝华
病情:糖尿病患者,肩部带状疱疹后疼痛难忍4个月,肩部疼痛不能活动,表面皮疹,疼痛严重出汗上半身出汗,不怕冷不怕热,食欲一般,之前便秘,现在正常,小便正常。面隐青黄欠泽,淡嫩裂纹舌,肩部皮疹,遗留暗滞疹痕。 -
更年期综合症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从中年到老年阶段的过渡时期,称为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多表现为月经不调、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症状、神经精神性症状、新陈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症状等。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最新文章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忌口 陈鹏
-
一例虚劳病治疗 于桂荣
诊断:虚劳病心肺肾虚肝郁化火处方:中药颗粒黄芪12太子参12柴胡6香附6白芍8黄芩5生姜3覆盆子8枸杞子8菟丝子8车前子8丹参8炙龟板10合欢皮8肉桂3山萸肉8陈皮8用法:水冲服3剂患者反馈服药当天入睡较快,睡眠达到7个多小时。
-
浅谈经方之葛根汤 王飞
我们一谈到葛根汤,就自然而然的想到这是经典的太阳病方,具有解肌散寒,发汗、松项背、利头目、治腹泻、促月经的功效,出自《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俗话说"百草之中,葛根为贵,葛根上下,柴葛为尊。
-
眩晕小记 张宝华
例如,如果患者的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细,则可能是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如果患者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则可能是痰瘀阻络引起的眩晕。
-
喑哑 张宝华
张某某,女56岁。
-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 谢江强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惊蛰过后的一日上午,患者小徐走进我的诊室。小徐说她还坚持母乳喂养,毕竟对孩子有好处,但是母乳好像不够吃。小徐吃了一个月的膏药后,脾气也缓和了,腹胀也消失了,奶水也充足了,没事的时候她自己还会做做瑜伽,身材也渐渐恢复了。
-
咏细辛 张宝华
咏细辛也在深山参天地,常欲低湿乐为家;花开花落无人问,一使辛香透九渊。癸卯年辛酉月戊寅日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