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26.从“肝脾不和、湿热淤滞”论治腹胀尿频
西医尿频: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既可以是生理性、精神神经性的,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导致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炎症、异物、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非炎症尿频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有时还可有发热。
中医小便不利: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至小便完全闭寒不通。小便不利包括中医病症中的淋证(相当于尿路刺激征)和癃闭,引起淋证的原因有膀胱湿热、肝郁气滞、脾肾亏虚;引起癃闭的原因有外感湿邪、感受热毒之邪、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尿路阻塞、体虚久病。
中医淋证,又称五淋,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有气淋、石淋、血淋、热淋、膏淋、劳淋之分。本病的发生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因素有关。一般初病较易治愈,若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仅可转为劳淋,甚则转变成水肿、癃闭、关格等证,预后不良。西医学中的泌尿系统急慢性感染、结石、结核、肿瘤、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乳糜尿等病,以淋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2019-10-18 初诊
主诉:腹胀尿频4个月
现病史:曾多院多次进行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用消炎药效果不佳,西医无他法治疗,患者愈发痛苦焦虑,故来寻求中医治疗。小腹胀,局部喜按,尿频、无尿痛,小便不黄,跳舞时容易漏尿。余无明显不适。舌偏红暗,苔微黄腻,舌下静脉曲张,脉沉细弦。
诊断:腹胀 尿频
辩证:肝郁脾虚,兼有湿热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散加减。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发物,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
服药后,小腹胀、尿频减轻,继以上方加减猪苓、丹参、泽兰、马鞭草、王不留行等,纯中药治疗,续服50剂(因为中间停药,稍有反复),停药后腹胀尿频漏尿等未再发作。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二)熊某某,女,50岁
2021-5-26 初诊
主诉:反复尿频、尿急、漏尿5年
现病史:尿频、尿急、尿不尽,尿黄,无尿痛,但小便时小腹胀,饮食辛辣刺激易发,劳累、咳嗽时常漏尿。乏力,易疲劳。口干口渴明显、饮水较多,口苦。纳寐可。大便偏干。体胖,舌红暗而胖,苔少。脉沉细弦。
诊断:尿频
辩证:肝郁脾虚,兼有湿热(伤阴)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小柴胡汤、五苓散(或猪苓汤)加减(因猪苓颗粒太贵,性价比不高,舍去不用;阿胶颗粒亦贵,用麦冬五味子替代)。方中还含有逍遥散、春泽汤、生脉散、当归贝母苦参丸之意。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发物,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
2021-7-6
服上方7剂后小便正常,无尿频尿急漏尿,停药1月余未见复发。现诉有时小腿抽筋(考虑还是湿热伤阴/津、筋脉失养),口干口渴减轻,无口苦。体胖,舌偏红暗苔薄白,脉沉细弦。现巩固治疗,守上方增白芍、改苦参为木瓜(养阴柔肝,祛湿舒筋)。嘱继续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发物,调畅情志,适当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熬夜、过度劳累。
笔者见过多例小腹胀/痛、尿频的患者(此症中医叫做小便不利),各项检查基本正常,西医往往难以施治,当作尿路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故患者常求治于中医(可以归属于“淋证”范畴)。此类患者常见舌暗、脉弦,常有焦虑烦躁,其症状应为肝郁脾虚、湿热瘀滞引起(肝郁化热、肝郁血瘀,脾虚生湿、湿阻气滞),而非一般的尿路感染单纯由膀胱湿热引起,故宜用四逆散(脉弦较有力舌偏红暗)、当归芍药散(脉弦细舌偏淡暗而胖)、逍遥散或小柴胡汤(脉弦口苦)等,合五苓散或猪苓汤,常加活血利水药,如马鞭草、王不留行、益母草、怀牛膝或川牛膝、丹参配泽兰等,有时酌加温阳药以助膀胱气化,如肉桂、益智仁。其中,咳而小便出,属于中医“膀胱咳”的范畴,常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另外,还应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运动、情志的自我调节,如此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治疗一定要连续、彻底,注重巩固调理,否则容易复发,亦举一例说明:
(三)刘某某,男,51岁
2019-9-6 初诊
主诉:小腹胀痛1年半
现病史:小腹胀满疼痛,喜按,尿频尿短无尿痛。腹胀明显时,自觉手臂皮肤发热,但又怕冷。腰酸腰痛。大便正常。口干口苦。耳鸣、耳聋如堵多年。舌红暗,苔黄腻,中有裂纹。脉沉弦。
既往史:前列腺钙化
诊断:腹痛 尿频
辩证:肝郁脾虚,湿热淤滞(伤阴)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发物,调畅情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
2019-10-25
服上方7剂后小腹胀痛明显减轻,仅睡觉时小腹胀、不痛,其余诸症亦减。但10.10来医院复诊时因我处有事外出,故去他处另行开药,服后反全身不适,后患者又工作忙未复诊。今其妻前来代诉,诸症复前。效不更方,守原方7剂。
2019-11-6
无小腹胀满,有尿频尿短,夜尿3-4次。稍腰酸腰痛。无口干口苦。耳鸣耳聋如堵。舌红暗,苔黄腻,中有裂纹。脉沉弦。今主诉“头痛2个月”,有头部外伤史。有时胃中反酸嘈杂。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改通窍活血汤加减(因麝香过于昂贵,用九香虫替代)。
2019-12-13
无头痛。又小腹胀满,尿频尿短,夜尿3-4次。稍腰酸腰痛。无口干口苦。耳鸣耳聋如堵。舌红暗苔黄腻,无明显裂纹。脉沉弦。守10.25方,7剂。
2020-3-10
服药好转,未巩固治疗,停药后现又复发。头痛,头顶有时刺痛。耳聋。小腹胀,尿频尿急。舌脉同前。守11.6方合当归芍药散加减,7剂。
2020-5-6 随访
家属代诉无明显头痛,仍耳闭耳聋,仍小腹胀但不痛,尿频尿急(总体较前轻松)。
此案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较为顽固,又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连续治疗、巩固疗效,故而症状容易反复。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别名六气经纬丸(《元和纪用经》)。
处方当归9克 芍药18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泽泻12克 川芎9克
制法上六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养血调肝,健脾利湿。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头晕心悸,或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者。现用于纠正胎位、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备注本方主治妇人肝虚气郁,脾虚血少,肝脾不和之证,重用芍药以敛肝止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淡渗利湿,佐当归、川芎调肝养血。诸药合用,共奏肝脾两调,补虚渗湿之功。据《元和纪用经》所载,本方原用于养生,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润泽容色;散寒邪、温瘴、时气。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伤寒论》:四逆散
处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四味,捣筛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肝和脾,解郁透热。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用法用量白饮和服3克,一日三次。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备注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摘录《伤寒论》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处方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小柴胡汤
处方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伤寒论》
《伤寒论》:五苓散
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桂枝7克(去皮)
制法上五味,捣为散。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用法用量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备注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摘录《伤寒论》
《伤寒论》:猪苓汤
处方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
摘录《伤寒论》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春泽汤
处方泽泻(三钱) 猪苓(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二钱) 桂心(一钱) 人参(一钱半) 柴胡(一钱) 麦门冬(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兼治伤寒阴阳不分,疑二之间,最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七钱,水一钟半,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世医得效方》卷二:春泽汤
处方五苓散加人参
功能主治主伤暑泄泻,泻定仍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二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医网情深2017”,一起交流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4—卯时(大肠经当令) 张训景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大肠经最旺,是手阳明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手阳明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无汗症 钱开达
某君女一十五岁,二年前患上无汗症,运动时满脸通红就是不出汗。曾去儿童医院检查,病因不明。无汗则由阴液亏虚和腠理开合失制所致,或外邪袭表,或内邪遏阻。以上系善持堂施治某君所用主要药物。药服一周,运动后已获汗出,又服一周,汗出恢复正常。 -
上热下寒 李华歆
治疗“上热下寒”有许多方子! -
产后睡眠质量差 谢江强
产后睡眠质量差及负面情绪产后妇女由于疼痛、哺乳乳房胀痛等生理原因,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导致心神不宁,夜眠质量差等表现。产后起居合理,入睡时间规律。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黄山的松 陈鹏
黄山的松文/陈鹏医生2024.6.4那挺拔的身姿扎根于摇曳的云在满满的笑意中不知疲倦地迎客/送客舒展虬枝迎四季峭谷云深景亦奇与生俱来的名节在天地间逗留岁岁芳化终成为商业化的利器把风磨旧把雨磨细可惜了可惜了平生无须逐鹿志沦为小巷接客人少了一个人少了许多魂黄山 -
六经辨证—太阳病2太阳腑证 张训景
I太阳之经、腑、气一、太阳之经1.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低腰,络肾属膀胱。膀胱为太阳经之府,太阳病不解,邪热随经入府,膀胱气化不行,与水相结,而成蓄水证。 -
经方实验录之高血压,颈椎病,失眠 张宝华
郭某某,女,52岁。现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思睡10天。多年劳损,颈椎做病乃是旧疾,津血路阻于痰湿血淤,不能上承则经脉失养,不痛则通,不荣亦可痛。药后反馈:血压略降,头晕思睡减,嘱调畅情志,劳逸结合,首诊方茯苓20克。 -
“顽固重症12年”,三诊之后显奇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73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13日主诉:失眠12余年,加重2天。(患者三诊后细思此证中猪苓汤阿胶是否可替?查阅而感阿胶滋阴补血之力甚佳,优于女贞子,且经方以不加减为贵,重病难病时尽量用原方,故四诊时改用阿胶治之。 -
经方实验录之胆囊切除术后诸症 张宝华
一老年女性住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炎等病史多年,因其结石较大,经手术后取出结石数枚。术后腹痛,腹泻,日十于次,不欲饮水,面舌脉等可征其为太阴病兼血淤。
最新文章
-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 白成振
**治疗尿毒症:探寻土茯苓的神奇疗效**在尿毒症的治疗领域,土茯苓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曙光。土茯苓的疗效,正是中医智慧与西医实证的完美结合。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贡丸粉丝青菜汤 陈鹏
陈鹏(文)先在锅里倒入食用油,油热起泡了就可以把葱花和姜丝放进去炒个几秒味道出来赶紧放大白菜。。翻炒几下加入白开水,加入贡丸。。小火慢炖几分钟然后再放点麻油就出锅。出锅后可以再撒点香菜或者是葱花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证已解,而身犹热,咳不已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生姜人参(三两)大枣甘草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剂量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化裁:1、咳多可加橘皮;2、热甚者可加生石膏;3、咽痛可加桔梗。
-
心之维 陈鹏
我在桐君山下的躺椅上小憩冬日的阳光暖洋洋我心跟着鸟儿飞翔浩瀚虚空尽入我梦梦里还有那海阔天空一只蚂蚁爬上耳边悄悄告诉我说菩萨托它带了个礼物给我路边的梅香沁人心脾同我一样都是在无尽虚空中的一个幻像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为病人分忧解难不用贵重药材。
猪苓颗粒的价格确实贵的离谱,感觉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