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右眼皮红肿1周余。”案

2025.07.19 567阅读 评论数 0 2

患者:张某某

性别:女

年龄:9岁

初诊日期:2025年6月28日

主诉:右眼皮红肿1周余。

现病史:家属代述患者近1周来右侧眼皮红肿,右下眼皮外角处有一红肿点,伴纳差,大便日一行,不干,左脉:弦浮略数有力,右脉:沉偏数有力,舌质淡红,苔白偏剥。

诊断:麦粒肿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3剂耳尖刺血

方组:龙胆草12g    栀子8g        生黄芩8g      柴胡6g

     生地8g      车前子6g     木通4g       甘草3g

     菊花6g      神曲8g       白芷6g       皂刺8g

     连翘10g      甜叶菊5g     麦芽8g

煎服方法:冷水1000毫升泡透,水开煮到约45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

禁忌:生冷,辛辣、油腻,鱼腥、水果等。

7月1日来诊:述左眼又起一红疙瘩,予以后背大椎、心肺区域刺络放血。

7月7日来诊:述诸症基本痊愈,续方3剂巩固,方药如下:

   龙胆草12g     栀子8g       生黄芩9g     柴胡6g

     生地8g       车前子6g     木通4g       甘草3g

     菊花8g        神曲8g       白芷6g       皂刺8g

     连翘10g      甜叶菊5g      

按语:患者眼部起麦粒肿,考虑肝火上炎居多,采取一观用法,耳尖刺血,配合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苔剥,脾胃不和,加神曲,麦芽以消食健胃,二诊患者右眼愈而左眼起,考虑火气旺甚,取诸阳之会,心肺区的瘀络刺血,三诊时略増菊花、黄芩用量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余不变续方巩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加味治疗感冒后顽固性自汗1例 陈积武

    某女性,38岁,因感冒后汗出1月余。二诊时患者自汗情况好转,心悸,胸闷情况改善不明显,原方白芍减为10g,加锻龙骨30g,7剂,煎服如前。

  • 伤寒第23条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雾中花果山 陈鹏

    雾中花果山文/陈医生雾中的山如同人生之路迷茫不可见鸟已藏唯闻水潺潺还有登山人的欢笑声冬笋冒尖带泥香锄声叮当敲山响头顶的雾和脚下的雾相连雾中的花也沉默雾里有一群白羊化作了浮云飘过空山不见人都在隐身中只有禅意贯其中

  • 萎缩性胃炎有奇功 刘艳兵

    :1;食管裂孔疝2;反流性食管炎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4;食管部溃疡。嘱咐患者坚持服药,王先生非常配合治疗症状一次比一次减轻,在连续服药五个月后,医院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已逆转,肠化生,糜烂已痊愈,食管裂孔疝孔也缩小。治疗脾胃病就找刘主任。

  •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合僵蜈散治疗重症腰椎间盘突出1例 孙成力

    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是一个选择,如何加减呢?后经我处中药治疗,以吴门验方加味葛根汤加僵蜈散,三周后好了九成,基本可以自理,就是采用了这个处方。期间服用一些中药未解决疼痛麻木问题。加味葛根汤治疗颈腰椎病疗效突出,很多同道都有论述,在次不再重点介绍。

  • 秋冬季养生知识 张娟

    秋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秋冬季养生的小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饮食篇--1.多吃温热食物:在秋冬季节,身体的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应选择温热的食物,如红枣、枸杞、生姜、韭菜等,以养胃气。

  • 脉象漫谈 陈锦辉

    脉象漫谈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患者张某,男,65岁。避风寒,畅情志,不适随诊患者钱某,女,55岁。

  • 门诊医案小结 胡松岩

    患者周某某,女,53岁。避风寒调情志,不适随诊患者张某,男,29岁。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