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唐门医案——失眠案
主诉:失眠一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一年前因操心劳累家里一些事情后,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惊醒,睡眠时间短。曾服用“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等安眠抗焦虑药,效果不明显。刻下:患者入睡困难,寐而易醒,睡眠时间短。平素易出汗,偶有心慌,心悸。饮食尚可,大便偏稀不成形,小便正常。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10余年。
中医诊查:患者体型偏瘦弱,呈疲乏貌,眼睛乏神。诊病过程中,有焦虑表现,但声低气弱。舌淡瘦,尖略红,苔薄。脉沉弱。
中医诊断:不寐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桂枝12g 炙甘草6g 党参15g 白术12g
干姜6g 山药20g 乌梅6g 合欢皮12g
柏子仁15g 龙骨(碎)9g
6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20.11.18):患者自述这次服用中药后感觉身体非常舒服,全身很轻快。睡眠也得到很大改善,原来一晚上不足5小时,且睡眠过程中易醒,而这次喝完第二付中药,一晚上就可以睡6~7个小时,睡眠质量也得到很大改善,不那么容易醒了。
但在二诊过程中,患者询问,能否给开个方子去外边自己能大病报销的地方拿药(当时的单位是自费拿药,不能报销)。其实,即使是自费,我开的药也不贵,甚至可以说是很便宜。而且当时我是不收诊费的。但,最终还是尊重患者的要求。经过辨证后,二诊最终开了一张小建中汤加减的方子(因为患者外出拿药,所以我也没有记录具体药物)。方子开好后,嘱咐患者,如果去拿药地方的大夫觉得这个方子不合适,那边医生可以给你重新开一个方子,也没有问题。但一定不能改动我开的方子再拿药。
三诊:(2020.12.10) 这位患者今天又来到了我门诊上。诉说“上次去外边抓药,果然情况跟我和她说得一样,那边的医生说是方子太小了,一看就是年轻大夫开的,还应该要再加几味药。” 病人把我嘱咐她的话告诉了那边的医生,那边医生给病人新开了一个方子。据病人描述,在那边报销后,还比第一次在这拿的药贵了20多块钱。而且药一点效果没有,还特别苦,现在每天大便稀溏 ,每天要上3~4次,所以这次又回来了。在这里插一句,我想,很多医生再面对这种病人是不愿意再接诊的,但我还是接了,也不是说德行就多么高。只是,我们站在病人角度想想,其实就是为了省点钱 。其实可能病人当时除了为了能省点药费,真没什么。换做我们自己,平时买东西的时候,谁不想再便宜点呢?不过,我们需要的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便宜点。
我又给病人仔细摸了摸脉,其实从脉象上,胃气伤的是比较厉害了。这时最好是先不要再用药了,所以,我嘱咐病人先回去好好吃饭,调整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要以馒头主食为主,不要吃太凉的和偏性太大的食物。休息调养一个月左右,再看看需不需要再用点药。再后来,由于个人原因,我去了外地,也没有和病人再联系。
按:此案只说一点,就是初诊时,龙骨用量比较小。这个是我个人在临床中体会,对于脾胃偏弱的人(本案可以详细看初诊描述及四诊信息),如果必须用矿石类药物(本案根据患者病症及四诊信息是要用一点的),那么一定是要从小量开始,一定是要少用的。量稍大一点,病人就会感到类似于一种“腹胀,嘈杂感”的不适,胃脘部会很不舒服。当然,这也可能只对临床中开小方为主的医生适用。如果方子很大,在里边可能不知道哪几味药就把这个反应给抵消掉了,可能病人喝完药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我个人还是习惯开小方。
二诊三诊基本都是医话叙述,没什么可说的了。
文章选自个人公众号“中医唐国庆”,作部分修改后发布于甘草学园。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 谢江强
不要小看孩子的上火、发炎现在普遍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家长会特别在意。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医理论把疾病的背景讲清楚,这样大家对孩子的上火、炎症都有清醒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六)脑垂体瘤 钱开达
常见脑垂体疾病,主要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激素分泌不足和垂体瘤,垂体瘤多属良性,最终亦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西医常用药物,手术和放射治疗垂体瘤。善持堂半年前用中药治疗一名垂体瘤患者并获效。服药一个月患者经行头痛明显减轻;三个月后经行头痛消失。 -
上热下寒 李华歆
治疗“上热下寒”有许多方子! -
疑难杂症之痹症、月经不调案 张宝华
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卵巢囊肿,新冠感染等病病史。月经稀发数载,赖激素方可有信,不则杳无音讯,西学断为卵巢囊肿,属中之闭经。 -
小儿的膏方调理一、反复呼吸道感染 谢江强
小儿的膏方调理一、反复呼吸道感染现如今最让每个家庭头疼的要数自家孩子经常出现反复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 -
月经过多或过少医案总结 谢江强
医案265杨某,女,46岁。主诉:经血量多1个月。医案266姜某,女,28岁。医案267钟某,女,33岁。现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行经时间8~9天,经血色暗,经前乳房刺痛,乳头痒,口干口臭,腰酸。 -
因时泡脚 谢江强
因时泡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界保持着动态平衡。上午,人体阳气初生,而阴气收藏,此时泡脚能起到兴阳醒神的作用。 -
经方实验录之高血压,颈椎病,失眠 张宝华
郭某某,女,52岁。现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思睡10天。多年劳损,颈椎做病乃是旧疾,津血路阻于痰湿血淤,不能上承则经脉失养,不痛则通,不荣亦可痛。药后反馈:血压略降,头晕思睡减,嘱调畅情志,劳逸结合,首诊方茯苓20克。 -
疑难杂症之发热待查数年 张宝华
主诉:不明原因发热数年。 -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宝华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痛经、腹痛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36岁初诊:流产后现腹痛两年余,伴有经前头痛,例假收尾下腹部疼痛,经后头晕,月经干净后下腹部仍然痛,用手按摩或者换体位缓解。既往有流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病史。
-
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李新明
结果表明,中医治疗流感及其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尤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佐金平木治疗咳嗽一案 曹雪盼
患者女四十岁余主诉咳嗽伴咳痰三月余自述三月前生闷气后夜间着凉感冒感冒好后一直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声响沉闷后出现咳痰由白变黄伴有胸闷饮食不佳纳呆大便费力眠差白天乏力小便可舌暗红尖红有齿痕苔黄脉象双关弦滑右寸浮大无力辨证肝克脾土反侮肺金给予方药:柴胡18g白芍15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证已解,而身犹热,咳不已者。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生姜人参(三两)大枣甘草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剂量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化裁:1、咳多可加橘皮;2、热甚者可加生石膏;3、咽痛可加桔梗。
小方可以治慢病,病久脾虚胃弱,当慎用重剂,特别是矿石贝壳类药物,易伤脾胃,脾胃一损,影响患者治疗信心,此案更医为省钱,复诊为治病,可为证矣。惜不药转食疗,患者或感诚意不足,导致失联,此亦憾乎!
感谢分享
学习了
失眠,非常难办,这个方子不好用,另外一个方子也不太好用,效效如桴鼓的病案确实少之又少。学习了
🙏是的。可能我这个也是个案,临证时需要四诊合参,精准辨证。结合病人情况综合考虑,精准用药。
学习了!
学习了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