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上肢定时作痛案

2021.10.30 656阅读 评论数 1 15
王××,女,75岁,石牌镇居民,就诊于2000年9月25日。主诉:3天来,每天傍晚5时半至7时半之间,左肩至指诸关节疼痛难忍,加衣物及活动皆不能使其减轻,逾时自止,一如常态。刻诊:左肩至指各处皆无红肿,无压痛,活动亦无异常。舌淡紫,苔光剥,少津,根腻,脉细稍数。拟诊为正虚寒迫,血行不畅;治宜温阳化气,活血止痛。予药艾条(太乙神针)温和灸患侧内关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患者自觉肩臂如侵温水之中。当晚痛稍减,并觉痛位明显以后外侧为主,由后外侧痛及全臂各处。于是,二诊加灸后溪10分钟,亦以潮红为度。如此4次,症情递减,渐至痊愈。



按语:此案较为少见。患者素体阴亏,常服滋养肾阴之剂。此次起病突然,来去倏忽,临证似无迹可循,乡人疑为中鬼魅之邪。因其常在予处调理,故抱惊来诊。好言相慰后,独取内关,活血定痛;借艾火之力克寒扶正。取效不著,但病势渐明。苦思之下,豁然顿悟。遂加灸后溪,4次乃愈。盖《医学入门》中有云:“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丙者,天干第三数也,应经则为手太阳小肠经;酉者,地支第十数也,应时则为下午5~7时。小肠经之火寅时最盛,酉时最衰,此经络流注之道,气血旺衰之理也。患者阴虚已久,阳气渐耗,丙火应时而衰,疼痛随机而发,逾时气血渐复,而痛如常。乃加取本经输木后溪穴灸之,取木生火之意;况后溪又通与督脉,助阳化火;与内关相配,一调阳气,一理阴血,而此病得愈。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针灸》2001.9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卫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胃痞胁涨案 宗琪

    诊断:痞证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切)生牡蛎20g厚朴30g枳壳20g香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 郁证 张宝华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郁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痛经 谢江强

    痛经患者不可不知的调养方我的一位患者靳女士,因为贪凉饮冷,经常痛经,饮食也不是很规律。经我这么一开导,靳女士哈哈大笑。靳女士服用了将近2个月的膏方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心境开阔,而且服药之后,她的面色也变得红润了,经期腹痛的征兆也基本消失了。

  • 杂病诊治(二十九) 张宝华

    李某某,女,67岁。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软乏力数月。

  • 桂枝麻黄各半汤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面热反有热色者,此为津虚表实,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 鼾症 谢江强

    打鼾会造成睡眠不足、诱发疾病、导致全身伤害。对于轻度打鼾病人,只要把仰卧姿势变成侧卧躺,再适当调节就可减轻症状。

  • 汗症治疗体会 谢江强

    汗症治疗体会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湿润,且有阵发性的出汗。临床上以自汗、盗汗多见,治疗也以此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脑部皮脂腺囊肿的中医治疗经验 高帆

    痰湿内盛所致

  • 经方辩证施治水肿一例 尹传礼

    陈某,女,22岁。平素月经推迟,每次行经伴脘腹胀痛,经来即止,经色暗,有血块。患者腹胀便秘,大便4-5未行,口苦、烦躁,当为少阳阳明经滞不行,又患者平素月经推迟,每次行经伴脘腹胀痛,经来即止,经色暗,有血块。余思前药屡用攻下,虽经药便通满除,终是治标,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