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肩痛的一点启发

2024.09.13 644阅读 评论数 9 24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来表述肩痛,问其痛点,患者或表述不清,或描述痛点只有一到两个,若不提前问其具体情况,配合体格检查,这类患者往往治疗后效果不佳。
    患者一:男,42岁,就诊时自诉肩臂痛,痛点描述不清。
    体格检查嘱其外展,右臂外展最大活动度至80度,言臂后侧疼痛,后伸不利,璇前璇后无异样。   
    治疗,判断为太阳经问题,选穴如下:
跗阳  支正  养老  肩髎  肩中俞  肩外俞
臑俞   
    留针治疗30分钟,起针后再次检查其活动度,外展可至120度,后伸幅度增大,原痛点静止痛消失,痛点转变为三角肌前束酸痛,再次进针,选取阿是穴,针灸痛点,留针十五分钟,起针后痛点再次变化,三角肌前束静止痛消失,嘱其复诊继续治疗。
    小肠手太阳之脉的原文出自《灵枢·经脉》。以下是原文的摘录: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以缺盆循颈上颊,至目脱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从经络治疗选穴效果颇佳,其中补针时选取三角肌后束起点,中束肌腹,手法刺激针至酸痛,观察患者表情,捕捉到患者有痛苦表情时停止手法刺激,留针后嘱患者针感可持续,为正常现象,四至五小时后消失。
    结语:欢迎大家探讨,分享治疗经验,共同进步。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虹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偏头痛多年,加重1周”—4剂中药痛止 宗琪

    患者:薛某某性别:女年龄:24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1日主诉:左侧偏头痛多年,加重1周。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 耳鸣 潘洪波

    结合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他证属肝风耳鸣,也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两味药用在一起平肝柔肝、养血止血,可以帮助决明子一起压住上亢的肝气,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耳鸣、血热忘形等情况。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仲某,男,成年。

  • 痰涎壅阻气道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病机关键 宁松云

    患者李某,女53岁,近几天气温下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CT提示双肺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激素效果不佳。随访至今未发作,且未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 颈椎病治疗心得 倪晨斐

    颈椎病治疗的体会总原则:1消除或减少引起颈椎病体态问题的成因。处理颈椎前往往先要处理胸椎的灵活度,并关注患者有无胸式呼吸。

  • 杨宇飞教授中药治疗结肠癌伴肝转移探讨 张训景

    远期治疗目标是:通过中医治疗提高综合抗病能力,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扩散、减轻痛苦、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近期治疗目标是:减轻当前症状。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

  • 栀子豉汤治疗胸灼热 张新东

    诊断:阳明病处方:栀子豉汤加白虎汤栀子15g淡豆豉15g生石膏45g知母12g炙甘草8g山药10g6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思路:患者胸部灼热、心烦,对应栀子豉汤,上腹部痛可理解为栀子汤的胸中痛,其它症状皆为白虎汤。

  • 不孕症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有过孕育,而2年以上未能受孕者。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占育龄期女性的6%~15%。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 妇人杂病篇脉证病治 陈玉佳

    本人对杂病篇进行梳理,条文解释可能不符合某些道友的理解,仅供参考。妇人年五十所,湿胜则腹满下利,瘀血积于少腹,则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