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例腹胀患者看"脾主运化"的实践应用

2025.02.10 719阅读 评论数 2 11
    患者王先生,42岁,主诉腹胀反复发作两年余,加重半月。症见脘腹胀满如鼓,食后尤甚,纳呆,大便溏而不爽,日行2-3次,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西医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此类患者在我们的诊室中几乎日日可见,但如何用中医思维抽丝剥茧,值得探讨。
 
    首诊时患者自述:"医生,我这肚子像塞了块石头,吃两片健胃消食片能顶半天,过后还是胀得难受。"细问得知,患者长期伏案工作,每日盒饭果腹,常加班至深夜。这种典型的现代白领生活模式,暗合《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训。查其腹虽胀满但按之濡软,叩诊呈鼓音,此非实胀乃虚胀,正如张景岳所言:"虚胀者,中空无物,痞满不舒。"
 
     处方以四君子汤为底方:党参15g、炒白术12g、茯苓20g、炙甘草6g,加薏苡仁30g、砂仁6g(后下)、炒麦芽15g。特别叮嘱患者将砂仁装入纱布袋,待药煎好后投入闷泡。服药三剂后复诊,患者面露喜色:"肚子松快多了,昨天午饭居然有了饿的感觉。"效不更方,续进五剂。
 
    二诊时腹胀已减七成,但仍有饭后脘痞。在原方基础上加生黄芪20g、焦三仙各10g。此时加黄芪取其"甘温除大热"之意,非为补气,实为振奋脾阳。焦三仙的使用则暗合"消补兼施"之法,既助运化又防补药壅滞。再服七剂后随访,患者腹胀未再发作,大便成形,每日1次。
 
    此案有三点启示:其一,腹胀虽属常见症,仍需细辨虚实。患者虽胀满明显,但结合舌脉及腹部按诊,实为脾虚失运所致。其二,用药贵在轻灵活泼,如砂仁后下取其辛香走窜之性,焦三仙炒用增其消导之功。其三,需重视生活调摄,建议患者改盒饭为自带便当,避免冷食,每餐七分饱。
 
    现代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类似病案日益增多。作为中医,我们要善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更要学会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解释病因。曾遇患者质疑:"健脾药不是应该补吗?怎么还能消胀?"遂以"河道疏浚"作喻:河道淤塞致水流不畅,清理淤泥(祛湿)与加固堤坝(健脾)同样重要。患者听后豁然开朗,配合度显著提高。
 
    临证日久,愈发体会"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真谛。面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不必执着于追求速效,当以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为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借感冒的机会治疗痘痘,事半功倍。 李高勤

    近2年来月经推迟,推迟1周-10天。月经推迟,是少阳太阴合病,整体偏寒,当是厥阴病。这里处方是根据整体症状推断病机,依据病机整体用药。而不是对症治疗。所以是可以治疗痘痘的,而且借此次感冒机会,有发邪趋毒外排的整体趋势,效果比平时会更好,时机比平时更恰当。

  • 诗意中的中医 张宝华

    梅子黄时日日雨,这当是南国的夏季,而我在北国,近来也在感受这多情的天露。诗人总是那么的多愁善感,撕了心,裂了肺,捧着纯净的灵魂,燃烧着千年的惆怅,也湿我的眼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不能多吃 李华歆

    小编注意到小朋友手中的棒棒糖,故作神秘的说到:也可能,不过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吃多了……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在病愈后胃口稍微好了些就开始“暴饮暴食”,这是十分不正确的,且看两千多年前名医张仲景怎么说?最后仲景更是不耐其烦的告诉我们治疗方法:损谷则愈!

  • 低血压 谢江强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低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灌注不足,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心绞痛、脑中风。脾肾阳虚型低血压。胡献国黄成汉如何辨证足浴治疗老年性低血压中医杂志2006年10期还可以配合足部按摩。

  • 伤寒论中桂枝用法 高群

    桂枝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算上加减,一共有44个方子涉及到。上冲、悸动主要是“上虚不能制下”,治疗就是要温“上”的阳,也就是桂枝。这几种情况都可以灵活应用桂枝。

  • 伤寒论62-63 李华歆

    小编的话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正所谓天道好轮回!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杂病诊治湿瘀证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咽炎,脂肪瘤,肛周脓肿等病病史,痰湿体质。本案即是湿郁日久成痰,气机失调,戕及血气,至血淤,终是湿瘀成事害人身体。观其舌症,增损首诊方,不移于湿瘀左右,缓图以观之,总在湿瘀下手,调和肝脾之内在,去湿瘀于有望也。

  • 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患者是照书本得的病 于军

    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患者。患者,女,38岁,首诊在3月15日,二次在3月18日,三次在3月25日。消瘦,仅八十多斤。这不就是“抑肝散加陈皮半夏”的腹证吗?抑肝散加陈皮半夏,原方,不加减,9味药,每副药116克。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患者是照着书

  • 经方实验录之糖尿病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病史:糖尿病多年,并发糖尿病肾病,刻下问题半夜或者早上4-6点轻度咳嗽,咳嗽或者呕吐白色粘液样东西,不确定是肺还是胃,口干眼干手皮肤干,食欲下降,乏力,饮水有点呛,尿频,尤其夜晚5-6次。

  • 过敏性鼻炎治疗浅谈 孙成力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又很棘手的毛病,反复炎症刺激又和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人饱受困扰。近来又有同事家的儿子过敏性鼻炎导致腺样体肥大,打鼾,服用中药也不再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