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枇杷清肺饮加减治面部痤疮验案

2021.08.01 1945阅读 评论数 6 22
    患者:谢某,女,26岁,江西人。于2020年11月13日初诊。主诉:患面部痤疮多年,近日加重。诊时见面部长满痤疮,以两颊部最为密集,疮面红中透黑,极不美观。患者心情忧郁,经多方法疗仍不理想。现症:心烦,便秘,舌尖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肺胃湿热,心火偏旺。拟枇杷清肺饮加减。处方:枇杷叶10克,茵陈10克,黄芩8克,黄柏6克,黄连3克,赤芍6克,白芷5克,薏苡仁15克,黄芪15克,丹参10克,甘草6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当归6克,陈皮6克。取药5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咐:清淡饮食,充足睡眠。2020年11月19日复诊,患者欣喜,告诉我痤疮已消大半,大便已正常,见舌质淡红,舌苔已转薄白,脉弦转缓和。拟如下处方:枇杷叶10克,黄芩6克,黄柏6克,生地10克,元参10克,薏苡仁15克,沙参10克,板蓝根10克,丹参10克,赤芍6克,甘草6克,土茯苓15克。取药5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咐:上药服完,如无不适可以停药,如仍有不适再来复诊。三个月后,患者带朋友前来求诊,告诉我自服上药后已无不适,痤疮也已很少发生。

    [讨论]:痤疮又称青春痘,主要与青春期雄激素与雌激素分泌不均衡有关,同时又与饮食、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
    痤疮中医学称为“粉刺”、“肺风粉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 “肺风粉刺,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缓缓自收功也。”临床所见,面部痤疮者,大多数病例不仅存在肺经风热,同时因热邪的煎熬,致使肺阴亏虚,肺阴亏虚兼肺经风热同时存在。此时,单纯用清肺解毒可导致肺阴更虚,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临证之时当表里同治,既要清肺散热,凉血解毒,又要滋润肺阴,调养气血。以润肺调气血为本,清肺热凉血解毒为标,标本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疗效。以上治验病例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而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经治处方中: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入肺、胃二经,味苦能降,性寒能清,肃降肺气,既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又有清胃热降胃气之效,是该方的主药。再配合黄芩、黄连、黄柏以清上、中、下三焦之热。生地、元参、沙参以滋肾水养肺阴。黄芪益气,托毒生肌;当归养血,润肠滋燥;丹参活血化瘀;茵陈清热舒肝;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引起痤疮的病原菌棒状杆菌对黄连、茵陈、丹参、高度敏感,方中三药合用有直接杀菌作用。白芷袪风除湿,消肿排脓;赤芍凉血解毒;陈皮、薏苡仁理气健脾除湿;甘草解毒和中调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启清热毒,滋肺阴,健脾胃,消痤疮之功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锦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刘凯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3-11 08:38 评论数 0 0
  • 华仁强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2-06 11:25 评论数 0 0
  • 景小林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1-19 06:26 评论数 0 0
  • 朱恩聪 资质认证

    我今天就用这个方子治疗青春期少女粉刺病

    2021-08-03 04:45 评论数 1 0
    1. 陈锦辉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朱恩聪

      很好,进一步观察,应该效果不错。期待进一步反馈。

      2021-08-03 05:32 评论数 0 0
  • 樊亚羽 资质认证

    以前考助理的时候老师讲过用这个方子治疗唑疮

    2021-08-03 08:33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 谢江强

    生理性梦遗只是精力无法用在正处小韦是一名大学生,最近早起偶尔会发现自己梦遗,同寝室的哥们都笑他是不是梦到了不该梦的,可是他确实是无原因的梦遗,因此十分困扰。

  • 甘草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组成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4枚(擘)、黄连3克方中炙甘草起到和中缓急、补虚益气的作用;黄芩清肺热,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大枣则补脾和胃;黄连则清热燥湿。适用人群与禁忌甘草泻心汤适用于脾胃不和、心火旺盛、肠道湿热等症状的人群。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酒。 陈鹏

  • 中医临床分科方案研究 焦一鸣

    此项目旨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临床以证分科的方案,以期替代目前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西医的病分科的现象。1.临床应用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可用于县级以上中医院内科的临床分科。

  • 自汗,眩晕,腰痛案 张宝华

    李某,女,68岁。汗出,体倦乏力多年,伴有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胀。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 桔梗汤 李华歆

    在学习“桔梗汤”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跟它密切相关的“甘草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桔梗汤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 黄芪建中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