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儿抽动症的中医治则

2021.12.09 211阅读 评论数 0 6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们会诱发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什么是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呢,诱发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哪些因素呢,怎样避免发生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呢,下面给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中医认为,小儿阴阳稚弱,易致偏颇,且具有“肝常有余”和“肾常虚”的生理特点。倘复以早产、难产、宫内营养及发育不良等围产期损害或父母体质孱弱,气血亏虚等使小儿禀赋不足,肾精虚亏更显。肾精虚亏则筋失所养,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失潜,浮越上亢,阳亢风动。另一方面,如长期所欲不遂,精神压抑,情绪低落,或学习负担过重,家庭管教过严等致心理压力过大等,均可使小儿木失条达,肝气郁滞,久之则气郁化火,肝阳亢盛,酿成风阳鼓动或痰火内扰之证,或火极生风,渐耗真阴,变生肾精亏虚,阴虚风动之证。另如,紧张、焦虑、压抑、思虑等,日久均可暗耗阴血,内劫肾精,从而引发肾虚肝旺,阳亢风动之证。由此可见,禀赋不足和五志过极是促成小儿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易感性和导致小儿罹患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主要内在病因。此外,长期饮食失节,恣食甘厚,过啖辛辣煎炸之品,亦可酿生痰热,扰动肝阳,进而成为诱发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之一。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上常见有阳亢风动、痰火扰心、肝郁脾虚四大证型。其中肾虚肝旺,风阳鼓动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基本与主要的病机特征。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位主要在心、肝、肾,病理因素主要为肝风与痰火。

   谦斋中医儿科团队为首的课题组确立了以滋肾育阴、平肝熄风、开郁化痰、清心安神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基本治法,遴选生地、白芍、钩藤、地龙、天麻、郁金等八味常用中药为基本协定方,制成“静安合剂”。近三年来,以静安合剂为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近百例,疗效持久而稳定,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全身状况,如盗汗、便秘等。

   以上就是诱发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几个因素,以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症状,及怎样避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和怎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避免自家的小朋友患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立坚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蜘蛛散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每日格言“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一个小方子——蜘蛛散!《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属于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症状体现在运动障碍,具体表现为肌肉强直、静止性震颤以及运动迟缓等,部分也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

  • 中医辩证论治头痛 张宝华

    中医认为,头痛与人体内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密切关系。通过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头痛的病因,进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金银花重剂治疗下肢静脉炎:病因、病机与治疗》 白成振

    重用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对于下肢静脉炎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同时,预防与保健也是防治下肢静脉炎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下肢静脉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风湿性心脏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引起心脏炎后,累及心脏瓣膜,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同时每年新增50万人患急性风湿热。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气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气虚质(一)体质特点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无力、气短、自汗、劳累后加重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二)膏方调理益气健脾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每日2次,服药时间在早晚饭后半小时。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