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用法及案例两则

2021.01.20 58阅读 评论数 0 3

乌梅丸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蛔厥证,久泄久痢的主要方剂,但是真的这样的话就把乌梅丸的应用局限了。


国医大师李士懋李老在应用乌梅丸治疗肝类疾病疗效显著,同时结合其平脉辨证的理论体系,更加扩大了乌梅丸的应用范围。



李老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乌梅丸的应用指征: 



1、脉弦按之减,此即肝馁弱之脉。弦脉亦可 兼濡、缓、滑、数、细等,只要弦而按之无力,统称为肝之阳气馁弱之脉。


2、 症见由肝阳虚所引发的症状,只要有一二症即可。


两条具备,即可用乌梅丸加减治之。


病案举隅


01、腹胀疼( 慢性胰腺炎) 案


患者,男,49 岁,

2013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小腹胀疼5个月,腹凉喜暖,嗳气食少,便溏有沫,每天1~2次,左腰胁疼,疲乏无力,畏寒寐差,体重下降。2013 年7月腹部CT示: 慢性胰腺炎。2013年8月肠镜示: 溃疡性结肠炎。脉弦减,舌黯红,苔白腻厚。


证属: 肝阳虚,厥气犯胃。


治法: 温补肝阳, 降逆和胃。


处方: 乌梅丸。


乌梅12g、细辛6g、党参12g、

黄柏6g、干姜8g、当归12g、

肉桂7g、花椒8g、炮附子12g、

黄连12g、吴茱萸3g。


2013年10月12日二诊:

上方共服 14 剂。药后大便成形,但仍黏腻不爽,紧张则便意消失,夜尿2~3次。余症均 减十之二三。上方去黄柏加白术12g、茯苓15g、生黄芪15g。


2013 年 11 月 22 日三诊:

上方加减共服 28 剂,症状续减。入寐仍慢,加酸枣仁30g。


按语


李士懋曾说:五脏中脾、肾阳虚之证熟识,而肝阳虚却不被大多数医家承认,甚至常常有人将肝阳虚的症状强加给脾、肾阳虚。肝阳虚证是由于肝之阳气不足,升发、疏泄、温煦功能不 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肝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始萌而未盛,易受外邪戕伐而损其始萌之阳,因而形成肝阳虚证。肝阳不足,则失其敷和、舒启、条达之性。


肝之疏泄与人的情志、消化、气血津液的运行、女子月经胎产等皆联系密切,若肝阳馁弱,上述各个方面均可出现病变。


可见精神萎靡不振,易惊善虑,头痛头晕,甚至昏厥等症。木不疏土而致的消化系统不适,可见吐利呕恶、食少乏酸等症状。气血不畅可见循行部位的症状,如少腹胀疼,筋挛囊缩,胁肋隐疼,胸闷、头顶痛。


肝主筋,故肝阳虚,可见筋失温煦而拘挛之症,如转筋。又肝为罢极之本,故常可见懈怠无力等症状。凡符合肝阳虚表现者,皆可依此论治,如西医诊断的冠心病、糖尿病、肝病、消化系统病、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抑郁症等。


脾阳虚是指脾阳亏虚,失于运化,以腹部冷痛,喜温喜按,下利便溏、食少纳呆与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脾阳虚的病位是大腹,因此其症状表现多为腹部冷痛,喜暖喜按,纳呆食少,食谷不化等症。


肝阳虚证中因木不疏土也可出现腹部一些症状,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土虚日久亦可影响及肝,故而临床上常可见肝阳、脾阳虚证共见,二者之间,虽有症状的交织,但尚有许多不同的症状,所以临证之时,应仔细区分。


肾阳虚是指肾阳不足,温煦封藏失职,气化失司,以腰膝酸软,性欲下降,不孕不育,夜尿频多,耳鸣耳聋,下利完谷,浮肿与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因肾为先天之本,一身阳气之根,藏精,主生殖,又主水液代谢,为封藏之本。故肾阳不足,多表现为以上功能的减退。


李士懋认为:肾为人身阳气之根,其他脏腑的阳气,乃阳气的枝杈。肾阳已亡,根本已离,此为亡阳之证,当用四逆汤类方回阳。若肾阳未亡,仅某一脏腑的阳气衰,犹枝杈阳衰,根本未竭,未至亡阳。


所以肝阳不足之寒与肾亡阳之寒是不同的,临床中应加以区分,总之肝阳、脾阳、肾阳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脏腑功能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差异,在临床上不可症状相似而不区分,否则必然影响临床疗效。


不同的脏腑有其不同的生理、病理特征,肝阳虚的立法用药应与后二者有所不同。李士懋认为脾阳虚以温阳健脾为主,方选理中类; 


肾阳虚以温补肾阳为主,方选四逆类。而肝体阴而用阳,且肝为刚脏,内寄相火,故常在肝阳虚的基础上,而形成寒热错杂证,主以乌梅丸治之。


乌梅丸中以附子、干姜、花椒、桂枝、细辛五味热药以温阳、益肝之用,人参益肝气,乌梅、当归补肝之体,黄连、黄柏清其相火内郁之热,形成了在补肝的基础上,寒热并调之方。


临证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案虽现一派脾阳虚之象,但仔细分析可知。脉弦、主肝,患者小腹疼、腰胁疼,也提示与肝有关,且患者舌红、苔厚腻,应为寒热错杂之象,故以乌梅丸治之。



02、烘热汗出( 更年期综合征)案 


患者,女,48 岁,

2013 年 9 月 20 日初诊:


主诉:烘热汗出半月余,汗后背冷。疲倦寐差,食少纳呆,胸闷气短,时太息,鼻塞5~6年,间断发作,恶风,头顶尤甚,大便不爽,小便可。2009 年因子宫内膜异位作全切术。脉弦减,舌可。


证属: 肝阳虚,疏泄失调。


治法: 温肝阳。


处方: 乌梅丸。


乌梅10g、 黄柏9g、苍耳子12g、

生黄芪12g、黄连9g、花椒6g、

辛夷9g、桂枝12g、党参12g、

细辛6g、当归12g、干姜6g。


7 剂, 水煎服,每天一剂。


2013 年 9 月 30 日二诊:

服上药 7 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停药2天后症状稍有反复,咽痒,脉弦减,舌可。上方加桔梗9g、炙甘草8g、姜半夏10g。


按语


据患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来看,西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并不难。


根据平脉辨证理论,患者脉弦且减,弦主肝、为阳中之阴脉; 减为不足,主气虚、阳虚。总括其病机即为肝气虚、阳虚。据脉确定病机,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且藏魂。


肝虚则筋失所养,魂不得藏,故疲倦乏力而寐差。木不疏土, 故纳差,二便欠利。肝之经络,布两胁,过胸中,故可现胸闷、气短等症,气机得太息而暂通,故喜太息。


阳虚而卫外不固, 则恶风、鼻塞作矣。最后还有一症,即“烘热汗出”。李老认为: “肝阳,乃春生少阳之气,此阳始萌未盛,故易受戕伐而肝阳馁弱,形成肝寒。然肝又内寄相火,相火内郁而化热,郁热亦可上攻,下迫。上攻即可见烘热汗出。此热为实热, 而非虚热,故应苦寒之品直折。”


至此,上述患者的所有症状皆可用肝阳虚解释,故可明确诊断为肝阳虚。


法宜温肝阳,方选乌梅丸。方中桂枝、辛细、花椒、干姜、附子等皆辛温温散肝寒,黄连、黄柏清其内郁之热,当归、乌梅补肝之体,敛肝之真气,人参补肝气,此方寒热并用,恰合厥阴病的病机,故应为厥阴病肝阳虚之主方。


传统观点认为乌梅丸只是驱蛔、治久利,则大大限制了此方的应用范围。 


总结


李老在综合历代医家对肝阳虚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对肝阳虚和厥阴篇的独特认识,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对肝阳虚一证认识的不足。李士懋的认识还原了厥阴篇的本来面目,并为乌梅丸的临床运用搭建起 了从理论到临床的桥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心之维 陈鹏

    我在桐君山下的躺椅上小憩​冬日的阳光暖洋洋​我心跟着鸟儿飞翔浩瀚虚空尽入我梦梦里还有那海阔天空一只蚂蚁爬上耳边悄悄告诉我说菩萨托它带了个礼物给我路边的梅香沁人心脾同我一样都是在无尽虚空中的一个幻像​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 夏耀飞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上唇红肿热痛胡某某,女,7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罗堡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结果:2023年8月13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肿胀明显减轻。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