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焦论治“糖尿病引发失眠30余年”案
患者:崔某某
性别:女
年龄:79岁
初诊日期:2025年3月24日
主诉:失眠近30余年,伴脑梗后左侧肢体无力1月余。
病史:患者述自从得糖尿病后渐感睡眠欠佳,至今已有30余年,以入睡难,易醒,醒后不易入睡为主,伴梦多,易做乱七八糟的梦,每晚只能间断睡三四个小时,血压高,血压多在160-150/70-80mmHg之间,1月前病犯脑梗,遗留左侧肢体无力,左手欠灵活,左下肢乏力,言语略不清,便秘多年,约2-3天/次,头干,自服某种保健品控制至今,小便可,无恶寒,热了易汗,纳可,双下肢胫肿,心下压痛,脐左右压痛,右下腹压痛,舌质淡,苔略薄,舌尖凹,边液线,左脉:寸沉有力,关弦浮有力,尺略滑略弦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弦略浮滑有力重按有力,尺沉略弦有力。
诊断:不寐、中风后遗症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3剂
方组:柴胡24g 清半夏20g 党参15g 茯苓15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肉桂10g 磁石20g
大枣5个 生黄芩8g 生大黄15g 生姜10g
制附片 10g 生黄芪30g 泽泻50g 生白术30g
夏枯草20g
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
3月28日二诊:患者述睡眠大好转,入睡快了,醒后还能再睡,仍觉左侧肢体偏无力,大便日一行,头略干,纳可,脉同前变化不大,舌质淡,苔略厚,予上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清半夏30g 党参15g 茯苓20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肉桂10g 磁石20g
大枣5个 生黄芩8g 生大黄15g 生姜10g
制附片 10g 生黄芪45g 泽泻75g 生白术30g
夏枯草20g
4月1日三诊:患者述睡眠明显改善,每晚可睡6-7小时左右(入院前已多年未有过这样的睡眠质量),大便偶有2天一行,不干,左侧肢体较前有劲了,左下肢改善明显,,血压稳定在130左右,续服上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清半夏30g 党参15g 茯苓20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肉桂10g 磁石20g
大枣5个 生黄芩8g 生大黄15g 生姜10g
制附片 10g 生黄芪60g 泽泻75g 生白术30g
夏枯草20g 当归10g
4月4日四诊:患者述睡眠尽乎正常,除了夜间,每天做治疗,午休时也能略睡一会,近2日大便约2日一行,左下肢较前有劲,走斜坡已不觉累,纳可,梦正常,续服上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清半夏30g 党参15g 茯苓20g
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 肉桂10g 磁石20g
大枣5个 生黄芩8g 生大黄30g 生姜10g
制附片 10g 生黄芪100g 泽泻75g 生白术15g
夏枯草20g
按语:患者脉有力,病在三阳,脉弦,边液线,考虑柴胡证的存在,脉滑易汗大便干考虑阳明病,舌边液线双下肢胫肿考虑痰浊水饮,心下压痛,脐周压痛,考虑瘀血证,综上考虑病在少阳阳明兼有瘀血、水饮,痰浊,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解少阳,通调三焦,化瘀泻浊,因舌边液线故合泽泻汤利水逐饮,且重用白术30g以通便,乏力加黄芪以补气,加夏枯草与半夏合双夏汤以燥湿化痰,逐饮安神,二诊患者眠大好转,肢体仍无力,但纳可故加重黄芪用量,重用半夏、茯苓以助眠,三诊患者眠再好转,舌脉变化不明显,思路不变,继续原方加减续服,黄芪用至60g以加强补气之功,大便2日一行加少量当归以补血润肠,四诊患者眠近正常,左下肢改善明显,纳可,再次重用黄芪至100g,因大便近2日一行,故加重大黄至30g以通腑泻浊,因恐大黄量大便多,故去当归减白术,综上续方而治之。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泄泻 谢江强
2018年12月7日就诊。全方合之,益气健脾,涩肠止泻,助运醒胃,诸法合施,清晰明了,合乎脾胃之性,谨守调治之度。全方合之,以补为主,少作消运,既合脾胃之性,又可促使药物吸收而防滞。 -
通因通用,塞因塞用 徐延勇
在治疗上,历代医家皆强调了“新感而实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当以塞因塞用”的准则。总结“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体现了中医“以偏纠偏”的动态思维,临床应用需精准把握病机虚实本质。 -
膈肌紧张影响胃肠功能的中西医解析与调整指南 丁龙龙
中西医结合干预既能缓-解局部症状,又可调整整体机能。 -
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三十七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一条在临床上最常见不过了。 -
育儿强迫症之喂食强迫症 谢江强
被强迫喂食的孩子要么抵触进食,生长落后,或者依赖上喂食而被过度喂食,导致肥胖等问题。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四篇学习心得体会 刘仲书
此条当结合十二篇中苓甘五味桂枝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条文看。此条所列之种种症状,临床中皆有可见,谨当熟记于心。 -
孩子便秘怎么办 谢江强
做了父母后,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成了家庭头等大事,孩子便秘的问题困扰着很多父母,要么几天不拉,要么一拉就大便出血,孩子痛得直哭,各种办法试了都不见效,真是让人头大。有些肠梗阻对症治疗之后症状缓解了,但过段时间大便又拉不出来了,同时还会出现肚子胀、呕吐。 -
伤寒论第二十二条 张宝华
二十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赵氏给分开了,不合理,分成两段,二十一条没问题,二十二条没头了,这成问题了,没头有尾的,不像话嘛!二十二条和二十一条是一体,应还是一条才合理。这个“微寒”是接着二十一条才对。 -
脐疗技术适应证 谢江强
2.脐疗技术的禁忌证①肚脐有急性炎症或皮肤严重过敏的人不宜使用。脐疗技术注意事项脐疗技术因施术于脐部表面,可随时观察患者适应和耐受情况,如有不适可随时停用,不会出现内服药物药不对症或发生副作用时难以处理的情况。 -
《伤寒论》第108/109条! 李华歆
——高尔基1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SPRING2024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伤寒论》中的第108、109条,因为两个条文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小编把它们放在一块为大家讲解!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一) 张宝华
第六十三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那么这个“喘”同是伤寒,这个治疗的方子也是不少,那么哪个是最佳的呢?
-
愚见太阳病之麻桂二汤 张宝华
先师仲景于太阳病要方有二,一为麻黄汤,一为桂枝汤。太阳病当发汗,此为不二法门。太阳病,大体无汗者,麻黄汤及其类方随证治之,有汗者,桂枝汤及其类方见机而施,先师示以脉证,教人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诚不误生灵耳。
-
从针灸案例探索中医阴阳 曹雪盼
从该点出发则较好理解阴阳的关系在上之火气包括火热之邪也包括了虚火在下则为寒火热之邪去掉虚火下潜下元火固则寒渐消故虽为清热法实为温阳。
-
秋来耶语 张宝华
我轻轻扬起的嘴角方轻飔过后它微微的斜颈就这样到了秋天夏日的热情依旧燃烧的余温躁动的秋君把天空扫的干干净净唯有白昼炽日夜晚冷月还有那清风不期地袭来我深吸着胸臆着自然的成熟秋水殷殷晓风残月倒映的倩影我还有那一片秋叶的婆娑真不真我吻了吻那扑面青丝风中摇曳着树叶的
-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谢江强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痰湿体质的孩子,容易得呼吸系统的毛病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又厚又腻,而且铺满了整个舌头。
-
郝万山经方故事3五苓散治疗胃堵案 张训景
膀胱气化不利,故给予五苓散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使水得利,上下通畅,胃堵缓解。五苓散不止治疗下焦停水,凡是有水邪内结的,都可以用。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颈肩疼痛1周,加重2天,3剂中药病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男年龄:2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16日主诉:颈肩疼痛1周,加重伴左上肢无力2天。现病史:患者述近1周来诱发颈部疼痛,拘谨不适,伴虫爬感,2天前自觉症状加重,伴左上肢无力,无汗,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浮有力。
-
重温小青龙汤方证 王井清
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伤以后,呈现舌质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载,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以上5个环节不必悉具,符合其中一两个主证者,即可使用小青龙汤。
-
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中西结合治疗医案1 张训景
刘某男78岁2017.01.19初诊主诉: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8月余,克唑替尼治疗7月,右侧胸壁麻木2级6月余。胸腔镜病理恶性上皮肿瘤,符合分化查的肺腺癌胸膜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