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经方疑难病案

2021.06.10 569阅读 评论数 3 13
案一:桂枝加附子汤治漏汗
吴某,女,52岁,2003年7月15日初诊。感冒愈后大汗不止伴恶寒3个月。患者素易感冒,3月前感冒后经解热镇痛西药及发汗解表中药治疗,汗出而愈,但继而白昼大汗淋漓不止,时有腰以下汗出,腰以上无汗。因汗出过多湿衣,以致每日须更换内衣数次,伴身恶寒,以背为甚,时值盛夏,竞昼日必身着冬衣而不欲去,夜晚须背垫棉絮而不欲离。先后更数医救治,中西药均未收效。刻诊:身着棉衣,周身大汗,头汗如洗,恶寒无热,气短乏力,四肢逆冷,口干欲热饮,小便短少,舌苔白少津,脉缓无力( 脉率54次/分) 。病属漏汗,治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0 克、生姜10 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制附子10克、红参6克、麦冬10克、
五味子10克、黄芪15克,5剂,水煎服。
二诊:汗有所减,余症如故,原方改红参10克、附子20克、黄芪20克,加白术15克、防风10克、浮小麦50克。3剂,水煎服。
三诊:恶风及背寒感明显减轻,汗量大减。效不更方,守二诊方改红参15克、制附子30克、黄芪30克。5剂,水煎服。
四诊:汗出正常,不恶寒,床用垫絮已撤,棉衣已去,诸症悉除,衣着同常人,气温较高时,尚可吹电风扇,舌、脉正常( 脉率65次/分) ,减红参量为10克、附子量为20克,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原症未再复发,大汗3月,终获痊愈。
(按):患者素易感冒,可知其阳气素虚,感冒后中西药反复发汗,更伤表阳,卫外不固,营卫失调,故汗出不止,恶风畏寒,此即《伤寒论》第20条所谓漏汗之症,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为主方治疗,调和营卫,温阳固表。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附子温阳固表;汗多伤阳,亦可耗气伤阴,故见气短乏力,口干尿少,舌苔少津诸症,方用生脉散( 人参、麦冬、五味子) ,意在益气养阴;素体卫气不
足,故加玉屏风散( 黄芪、白术、防风) 益气固表,以防外邪袭入;汗出过多,故加浮小麦收敛止汗,以助固表止汗之力。诸药合用,使阳复表固,气阴充足,营卫调和,则大汗可止,诸症自除。然所以获此良效,与主药之用量亦密切相关。初思夏日炎热,恐温补太过而升阳耗阴,故附子、人参、黄芪用量较小,结果药不胜病,而收效甚微。后经逐渐加大其用量,而效力显增,并未见升阳伤阴之弊,可见足够的药量于疗效何其重要。同时也表明,夏用温热之剂,不必过于谨慎,有是证则用是方,乃为关键。此外该案还证明,对于外感病的治疗,切忌过汗,尤其阳虚之体,更应慎之。




案二:苓甘五味姜辛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治顽咳
徐某,女,62岁。2007年7月29日初诊。久咳不愈已年余。素易感冒,2006年6月某日,在空调房中因衣服单薄而不慎受寒,随后即咳嗽不止,吐白泡沫痰,从未间断。一月前某夜,复因在室外休闲时间太久,再次感受风寒,使咳嗽加剧。长期以消炎止咳西药治疗,中药亦服数10剂,未见显效。观其病历所载,所服中药不过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类。刻诊:频繁咳嗽,吐凉痰涎沫,昼轻夜重,不能平卧,伴气喘胸闷,背心恶寒,身微汗出,四肢逆冷,气短乏力,纳呆便溏,小便清长等症,舌质淡,苔白微腻,脉细弱。诊断:痰饮咳嗽。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与桂枝加黄芪汤三方合用加味: 麻黄6克、制附子20克、细辛10克、茯苓20克、干姜20克、五味子10克、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杏仁10克、厚朴15克、生姜20克、红枣12枚,10剂,水煎3次分服。
二诊:咳喘已减大半,痰量较少,精神好转,纳食渐增,微恶风寒。药己对证,效不更方,温热药量酌减,守原方改细辛6克、干姜15克、附子15克。10剂。
三诊:咳喘已平,痰涎尽除,诸症若失。二诊方去麻黄,辛温药减其量:
干姜10克、细辛3克、附子10克、生姜10克、黄芪15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0 克、五味子6克、茯苓15克、白芍10克、红枣7枚
5剂善后,以巩固疗效。后经随访,咳嗽未再复发。
(按):患者顽咳年余,其证虚实夹杂,寒饮久郁于肺,属西医学慢性支气管炎。
经临床观察,此类炎症,西药抗炎疗效甚微,而中药则具独特疗效。然而,中医如不详细辨证,审证求因,仅凭主观臆断,将此类顽咳概以实热论治,投以苦寒之剂,何效之有?况且时值盛夏,医者更不敢使用辛热之品,而妄用寒凉之剂以图安稳。殊不如,寒者寒之,虚者损之,其后果无异于雪上加霜。该患者脉症合参,结合病史分析,证属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肺失宣降,寒饮郁肺,营卫不调。所用三方均见于《伤寒杂病论》,,其中麻黄细辛附子汤见于《伤寒论》,用于少阴阳虚兼太阳表证,另二方见于《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专为寒饮射肺而设,桂枝加黄芪汤用于表气虚,外感风邪而营卫不和之证,此三方之适应证正与本案相符,故合而用之。加杏仁、厚朴,意在助麻黄宣利肺气,以加强止咳泄满之功。数方联用,随证加味,表里同治,邪正兼顾,使阳气恢复,营卫调和,里饮得化,外寒得散,肺气宣通,故收效甚佳。初诊时麻黄、桂枝、附子、细辛、干姜等辛温辛热之品用量均较大,意在重病用猛药,使药能胜病,取效迅捷。当病情减轻及病愈阶段,温热药量则应酌减,以防伤阴。



案三:苓桂术甘汤合苓桂甘枣汤治奔豚气
谭某,女,22岁。2008年3月1日初诊。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眩晕4个月。4个月前正值隆冬寒盛之时,不慎感冒,在输液治疗后,即觉脘腹寒凉,随后不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胸腹胀痛,头晕目眩等症,甚则晕倒在地,或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以致生活不能自理。经各种理化检查( 包括心电图、B超、胃镜、CT摄影、胸部X线摄片等) ,仅见有浅表性胃炎、心动过速,诊断为神经官能症,中西药治疗,未见寸效。此前曾服过中药逍遥散、四君子汤、二陈汤加味,均无济于事,且有加重病情之势。刻诊:近来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频繁,一日数次,发作前觉少腹寒凉,有跳动感,若发则眩晕倒地,约一小时许方可清醒,伴胸腹寒冷、胸胁胀痛、咽中 如有物梗阻、频吐白泡沫冷痰、恶心欲呕、心悸少眠、双手发抖、纳呆便溏、口干不欲饮等症,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奔豚气病。方用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用加味,基本处方:
茯苓30克、桂枝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全栝蒌15克、薤白10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法夏20克,水煎服,每日1剂。胸胁胀痛加杏仁、郁金、旋覆花;咽喉不利加射干:恶心嗳气加砂仁、生姜;痰涎量多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便秘加栝蒌仁,乏力加党参;痰郁化热加竹茹、浙贝、黄芩;心烦加栀子;口干加花粉;痰少减半夏用量;相干减桂枝用量;腹满甚去大枣。服药1周,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仅发作2次,且晕倒时间仅数秒种;继服1周,大便排出泡沫状物,仅觉气在脘腹窜动,而不上冲胸咽,因此未发生晕倒,生活可以自理;服药第3周,方中加用了白芥子、莱菔子、苏子,服后呕吐大量痰涎泡沫,此后再无痰涎吐出,诸症均大为减轻;继续调治月余,冲气未再复发,诸症悉除,体重增加。
(按):患者病发于寒冬感寒输液之后,且发作前脘腹寒凉,少腹悸动,发作时
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随后则眩晕倒地,片刻苏醒如常人,此即《金匮要略》所谓奔豚气病,其发病特点与“ 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相同,发病机理为阳虚饮盛,外寒入里,寒饮上逆,引动冲脉之气上冲。少腹寒凉、脐下悸动、胸胁胀满、咽中如有物梗阻、频吐泡沫冷痰、恶心、口干、苔白脉弦等,均为寒饮上逆之征;饮邪上凌于心,则心悸失眠;痰饮挟冲气上冲,清阳不升,则眩晕倒地。《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云“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主之” ,《金匮要略· 奔豚气病》云“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药物组成同方名) 主之” ,论中二方所主治之病证与本案相符,故将此二方合用以通阳利饮,培土制水,平冲降逆;枳实薤白桂枝汤( 栝蒌、薤白、桂枝、枳实、厚朴) 出自《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本为痰浊阴寒上乘,气滞不通,胸阳闭阻之胸痹病而设,该案患者伴有胸胁胀痛,与寒饮上逆,阻滞气机有关,故亦合用之,通阳化痰,泄满降逆,异病同治。此三方中均有桂枝,重用之以平降冲气;桂枝配茯苓通阳利饮;茯苓配白术健脾利饮;甘草配大枣培土制水;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尚可温补心阳;栝蒌、薤白、半夏宽胸理气,化痰降逆,枳实、厚朴下气除满。治疗过程中曾加用三子养亲汤(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以加强降气消痰之功,其中莱菔子文献记载有“ 吐风痰” 之效,故患者服后吐出大量痰涎。诸药合用,随证加减,使饮去阳复,冲气得平,气机调畅,故病可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王贝贝 资质认证

    药量增大

    2022-05-01 10:48 评论数 0 0
  • 卢斌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3-30 06:20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 小便 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 主之。

    2021-06-10 12:08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临床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便秘的临床用药规律主要包括个体化治疗、调理脾胃、养阴润燥、疏肝理气和辨证施治。但在使用中药治疗便秘时,还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 小柴胡汤证 刘娟

    往来寒热是正气不足的特殊表现,同时提及少阳病的本质是正气已显不足,该患者久病、大病患者,正气不足,用小柴胡汤后1剂退热,效果佳。

  • 洞中人 陈鹏

    文/陈医生玻璃的后面是你诱人的身体可是你我之间隔了半步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偶尔抬头想起远方的你光阴飞梭月亮圆了,又圆我学不会肝肠寸断只有喝酒梦中我在一个洞中打坐那里泉水叮咚灵气充足寸寸皆是你

  • 下元节的记忆 陈鹏

    下元节的记忆文/陈医生2023.11.13北方的冬日是枯燥寂寞的满眼的苍黄光枯的枝桠偶尔几只灰麻雀在觅食不见一片绿色北方的冬日是十分寒冷的彻骨入魂的冷那是莫可名状的感觉还伴着饥饿的记忆感觉灵魂都在颤抖可小孩子是兴奋的那个一年都难得吃几次肉的年代下元节早晨祭

  • 腰痛患者 张宝华

    大抵病有虚实两端,不可不知,至若寒湿等外邪侵袭,至腰部经脉绌掣,经络不通,亦可为病腰痛耳。本案患者年已五旬,“阴气过半”,肾之精气自然而减,舌之淡嫩可征也。

  • 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陈鹏

  • 膝关节炎的治疗心得 崔乐

    当出现膝关节炎时,有条件的最好是做磁共振检查首先明确关节周围磨损程度而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与治疗方案,这样才会避免因为治疗的不合理而引发进一步加重的情况,还特别注意休息,可以说三分治七分养在这里一点也不为过。

  • 大承气汤治大便5日未解案 宗琪

    按语:患者多日未大便,脉大有力,腹部胀满不适,考虑病在阳明,符合“痞满燥实”的大承气汤证,故如法急煎速服,患者得以好转。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咳嗽咽痒案 宗琪

    按语:患者脉浮有力,病在三阳,先解表为主,汗出纳差考虑柴胡桂枝汤,咽痒苔腻考虑痰湿气结于咽喉,合以半夏厚朴汤,加杏仁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宣肺平喘。

  • 甘草附子汤 李华歆

    今天为大家解说的是仲景经典名方——甘草附子汤!此时最重要的是“驱风除湿”,仲景告诉我们可以用“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甘草(炙)二两附子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