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勺炒姜汁”的释义

2021.05.02 151阅读 评论数 3 4
   相信只要是中医科班出生的读者,见到这几个文字,都会莞尔一笑:这不是千古一方——桂枝汤么,是的,这是桂枝汤的组成;但是对于非中医读者,可能就不那么认为了。今天不管是中医出生还是非中医出生的读者,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为啥说它是千古一方?我们来看它的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这简单的五味中药组成,其功能强大——古方名曰强壮剂,适合虚弱体质的调理。各种大病以后,像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过程中,或经过手术、化疗、大出血、产后等凶险后,都可用此方为基础方。

   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大勺炒姜汁”呢,这是我们中医医生偷偷用了“聪明方”的缘故,开玩笑的,当然不是喽,这是我们自己根据记忆规律的一种趣味记忆法,这种记忆有趣幽默记得牢,是不是觉得中医也挺好的,当然祖国医学流传几千年,亘古至今是有道理的。
   我们言归正传,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可见此方是太阳病的代表方,治疗以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为主。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桂枝汤的服药(3付病情就可好转痊愈)还需注意如下措施:1.服汤药一会后应喝一碗热粥,以助药力;2.服药后应盖被子使其全身微微发汗为佳,不可以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反而适得其反;3.如果一服药后汗出病情痊愈了,立即停药,不必尽剂;4.若服药后不出汗,再次服药后像前法一样处理,还不出汗,让病人半日内,令三服尽;5.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6.服药期间禁生冷、肉面、酒酪、臭恶等物。
   在桂枝汤服药方法上,煎煮时应“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说明煎药方法不同对药效有影响。服热粥以强调服药之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可以采取喝热稀粥等方法增强疗效。“服药后应盖被子使其全身微微发汗为佳,不可以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反而适得其反”指服药后应观察患者反应,掌握发汗的度,同时也是疗效观察和后续治疗的依据。“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反应,做到驱邪务尽。
   可以看出,在中医理论中,任何一种疾症,始终体现着邪、正两方面的消长规律——此消彼长;因此在临床治疗上“证”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对疾病运动变化的观察,并根据其矛盾转化和发展情况,掌握证情转变,不断修改和补充治疗、护理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动态观察的方法,既体现了治疗和护理是一个整体,也体现了“医护合一”的中医护理学的特点。
  在中国几千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里,始终坚持着天人一体、阴阳平衡的状态,中医治病也就是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一个人生病了,在中医医生眼里就是这种阴阳平衡状态被打破了,从而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关系使其达到平衡——用中药使我们的身体处于健康的状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郭步田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郭步田 资质认证

    谢谢,一起探讨学习。

    2021-05-02 07:55 评论数 0 0
  • 二十一 资质认证

    桂枝汤是基础方,值得学习!

    2021-05-02 07:41 评论数 1 0
    1. 郭步田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二十一

      是的,桂枝汤可以说是经方之首。

      2021-05-14 07:24 评论数 0 3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儿 陈鹏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体质,脏腑娇嫩,形气未冲,尤其是肺脾肾常虚,容易罹患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而小儿肌肤柔嫩,脏气轻灵,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多。

  • 胁痛医案整理一 谢江强

    胁痛医案57章某,女,26岁。医案58姚某,女,50岁。主诉:脘胁胀痛1个月余。医案59穆某,男,40岁。主诉:右胁右胸时痛3个月。

  • 经方实验录之便秘不寐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69岁。慢病多年,气血已虚,今大便干难解月余,腑气不通而腹胀不适,素有失眠,时下腑气不通,臣扰君主,神明难安也。服一次后大便未得泻,腑气运转,得屎气,即觉舒适,眠略佳。药后便通,诸症迎之而缓,且未见不适,药证魂体合一耳。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 王飞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橘红汤出自《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其所提之方就是橘红配上甘草,如果配上炙甘草就叫二贤汤。此方无外乎就是橘红和炙甘草或橘红和甘草,按照4:1的比例,就是橘红8、12克,炙甘草2、4克,水煎服或代茶饮,是中医治痰理气的好方法。

  • 阳虚外寒内饮,仲景麻附细痊 张宝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概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是阳虚外寒内饮的典范之剂,本方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味中药组成。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当归芍药散合赤小豆当归散加减治疗痛风 夏耀飞

    当归芍药散合赤小豆当归散加减治疗痛风王某,男,3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王坊村,2023年7月24日初诊。因为当归芍药散中含有当归,故只加赤小豆即可,它可清热活血利水,这一味药便有当归芍药散一方之义。

  • 温经汤小记 张宝华

    临床研究表明,温经汤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妇科疾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温经汤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