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新生儿黄疸伴脸部湿疹
2021年7月2日,患者吴家小宝,男孩,年龄34天。门诊发现,患儿脸部及颈部黄色如橘,颜色鲜明,眼睛及躯干微黄,脸部皮肤出有湿疹,米粒大小,鲜红成片出现,布满全脸,大便两天未排,小便黄赤,喝奶正常,哭声洪亮,皮肤微干,头发微干,唇舌深红,舌苔黄黏厚,指纹青紫,显露于气门与命门之间,体重9斤,身高正常,心率呼吸正常,精神意识正常。诊断:黄疸,热毒炽盛证,给予清热解毒,退黄消疹。
处方如下:
茵陈12克,炒栀子12克,制大黄3克,虎杖6克,甘草6克,大枣3枚。三付,一天三次,每次三勺到五勺,嘱若出现腹泻现象,减少为每天两次。
二诊,2021年7月6日,患儿躯干、四肢、眼睛、小便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脸及颈部黄色渐退,脸部疹粒减少,脸、口唇、眼睛周围出现干燥皮屑,大便一天四次,大便质稀,其他正常。患儿就诊过程中,未出现哭闹现象。
二诊处方如下:
茵陈20克,炒栀子6克,虎杖6克,大青叶12克,羚羊角粉0.3克(冲服),板蓝根12克,甘草2克,大枣3枚。三付,水煎服,每日三次。
患儿服用二诊后,脸色黄色和脸部湿疹逐渐全部消失;脸、口唇、眼睛微有干燥皮屑,大小便正常。嘱心情愉悦,大便通畅。
医案解析:患儿因为刚出生,脾胃功能不健全,喂养不当,导致大便不畅,食物内积,久而化热,加上脾虚生湿,化为湿热;新生儿,肝火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胃肠,上行头目,发为脸,眼,四肢,躯干黄,小便黄;同时胃肠道湿热炽盛,胃肠不通,迫使热毒上攻头目,故脸有湿疹,颈部潮红;且内热炽盛,患儿易烦躁哭啼不安。一诊用茵陈蒿汤加减,清热退黄,一为清肝利胆,退黄平肝;二为清热解毒,通腑消积。茵陈清热退黄,保肝利胆,栀子炒用,加强清热解毒,退热除烦功效,制大黄,量小,取其清热解毒,通腑退黄之功,虎杖,保肝利胆,加强对肝的保护作用,甘草,大枣,保护脾胃,益气补血,防止黄疸燥热伤津液。
二诊发现,脸部分区域仍然存在黄色和湿疹,同时皮肤处于津液亏损状态,二诊,去制大黄,加大青叶,板蓝根,羚羊角粉,加快疹子消散,黄疸退去,同时有目的保护肝脏,保护津液。嘱患儿母亲心情愉悦,大便通畅,防止母乳燥热引起患儿黄疸复发。
选自《李新明医案•新生儿篇》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6—巳时(脾经当令) 张训景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所以体内缺乏蛋白质严重,免疫系统就出问题了,如果惧怕针灸,艾灸解溪穴也可以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解溪穴同时还是补充能量的一个穴位,9点到11点针灸解溪穴,宇宙间能量源源不断的从针上把能量补进去。 -
脖颈湿疹一周,中药五天肤如常 李娟
2024.8.27患者微信联系,说脖颈处湿疹又痒又扎,有什么好办法没?去医院拿西药内服加外涂,效不佳。2024.8.28患者来诊,颈部较前一天红疹甚5天,加重2天。略肿,面积大,脖颈不敢扭转,说一动就痒的厉害,我的同事们见了都说:咋过敏这么严重呢。遂依消风 -
闲诗其三 张宝华
清风予我览山河,悠然低首梦是昨。半江渭渭半江泾,月朗星稀移时觉。甲辰年壬申月丙寅日张宝华于药所。 -
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伴腹泄医案 张训景
现为求进一步诊治,经门诊收入院。给与“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该方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慢性泄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痰湿体质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用温胆汤给孩子泡脚温胆汤是一个著名的中药方子,里面有茯苓、法半夏、陈皮和炙甘草四味药。d.给孩子吃五谷杂粮调理身体在给孩子用温胆汤和焦三仙,清理掉体内的痰湿和积食之后,家长就要通过饮食给他调理身体,帮助他恢复脾胃的健康。 -
一针中脘穴—治愈“腹泻4天,加重2天”案 宗琪
烧山火是一种传统的针灸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寒证,如顽麻冷痹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烧山火手法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头晕腰痛”案 宗琪
诊断:眩晕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杜仲30g生姜20g大枣6个天麻15g钩藤15g川牛膝30g石决明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 -
小柴胡 李华歆
而简单来说“小柴胡汤”的组方思想其实在于调和“木”与“土”的关系!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叶某某,男,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4年1月18日初诊。1月22日电话随访,脐下胀痛未再出现,而且睡眠明显好转。 -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 谢江强
不用管住嘴的苗条美人王小姐受不住这几年减肥风潮的吸引,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减肥的大军。但王小姐说她自己属于易胖体质,只要正常吃饭就会比现在胖得多,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减肥、不敢乱吃东西的原因。希望我能教她些能不用管住嘴又能保持体重的办法。
最新文章
-
元旦的灯 陈鹏
又一个元旦文/陈鹏2024.1.1月亮圆了又缺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腊梅花悄然的开放庆幸的是你还在最大的龙也灭不了佛祖的灯我对你的思念亿万年不会变杯中的酒都化作财富的眼泪我手酸了梦里钱太多了,怎么数也数不完梦醒了佛还在,我也在一切都成真
-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 谢江强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惊蛰过后的一日上午,患者小徐走进我的诊室。小徐说她还坚持母乳喂养,毕竟对孩子有好处,但是母乳好像不够吃。小徐吃了一个月的膏药后,脾气也缓和了,腹胀也消失了,奶水也充足了,没事的时候她自己还会做做瑜伽,身材也渐渐恢复了。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四君子汤治疗腹泻 崔乐
从中医角度多考虑是脾胃气虚证,根据望闻问切四人合参情况,决定给予其四君子汤加减调理治疗。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其病机是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运化能力失常。
-
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痛反酸案 宗琪
患者:宗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9日主诉:腰部酸痛,伴反酸,夜尿频约4-5次。
-
秋天的杮子 陈鹏
秋天的杮子文/陈鹏一岁复一岁,一春又一春。北方的秋,和南方的秋天,是两种永远不同的风格。北方的秋天是肃杀,是苍凉,以及那种彻底的绝望。
-
中药调理小儿尿床 谢江强
小小药方来帮忙:学会用中药调理小儿尿床小儿尿床,指小儿不自主地于夜间熟睡时排尿,尿床后并不一定发觉并未醒来。情绪管理不当是小孩子尿床的原因之一。小便的管理取决于肾和膀胱的功能,倘若孩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就会影响肾和膀胱功能,引起尿频、尿急、尿痛、遗尿等。
-
我心中的独活寄生汤 张宝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草(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秦艽(二两)桂心(二两)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
-
浅谈一例夏季胸闷案与《金匮》胸痹 代民涛
由其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胸闷,尤其提到是左胸,并伴随有隐隐作痛,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一个病:胸痹。等开学了,这个学生就要开始学习《金匮要略》了。
-
杂病诊治(二十三) 张宝华
张某某,男51岁。
用寒药要有善后。
学习了
学习了我,不错
老师评价里写的文言文非常好,值得学习,医案可以这样写的简单明了
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医案解析:患儿因为刚出生,脾胃功能不健全,喂养不当,导致大便不畅,食物内积,久而化热,加上脾虚生湿,化为湿热;新生儿,肝火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胃肠,上行头目,发为脸,眼,四肢,躯干黄,小便黄;同时胃肠道湿热炽盛,胃肠不通,迫使热毒上攻头目,故脸有湿疹,颈部潮红;且内热炽盛,患儿易烦躁哭啼不安。一诊用茵陈蒿汤加减,清热退黄,一为清肝利胆,退黄平肝;二为清热解毒,通腑消积。茵陈清热退黄,保肝利胆,栀子炒用,加强清热解毒,退热除烦功效,制大黄,量小,取其清热解毒,通腑退黄之功,虎杖,保肝利胆,加强对肝的保护作用,甘草,大枣,保护脾胃,益气补血,防止黄疸燥热伤津液。 二诊发现,脸部分区域仍然存在黄色和湿疹,同时皮肤处于津液亏损状态,二诊,去制大黄,加大青叶,板蓝根,羚羊角粉,加快疹子消散,黄疸退去,同时有目的保护肝脏,保护津液。嘱患儿母亲心情愉悦,大便通畅,防止母乳燥热引起患儿黄疸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