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特色与优势

2022.07.09 568阅读 评论数 1 5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体,而人体也反映出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自然界在一年中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变化,“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羸弱,消息皆通于大地”,“天人合一”,人体也相应地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中医将之概括为“六淫”。其中,寒为“六淫”之首,主指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明显下降,寒邪入侵引发的疾病,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

    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冬季处于低峰,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处于“相对低潮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增强人体阳气,鼓舞正气,提高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一、冬病夏治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易感冒等中医辨证属气虚或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病症。
2、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为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平常体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中医辨证属虚寒或寒湿型的病症。

4、运动系统疾病:主要有各类关节炎,颈、腰椎病,腰肌劳损、足跟痛、强直性脊柱炎等中医辨证属风寒湿痹者。
5、神经系统疾病:面瘫、坐骨神经炎、头痛。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风偏瘫、肢端动脉痉挛病、冠心病。
6、生殖及泌尿系统疾病:男子阳痿早泄,前列腺炎(肥大症)、痛经、女子胞宫寒不孕、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部分肾脏疾患等。7、其他疾病:如冻疮、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逢冬怕冷、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二、冬病夏治方法:
1、中药内服:应以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为主,参照以往的病史,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给予健脾补肾或健脾化痰为主治疗。
2、针灸:绝大多数慢性病在其缓解期或稳定期都可以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特色思想的体现,也是以中医基本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平常体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穴位敷贴:这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发挥药物和穴位经络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增强体质的目的。
4、药物外洗或外擦:针对性的用中药汤剂外洗或酊剂外擦。多适应于治疗冻疮或陈旧性扭挫伤时,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的作用,以防宿疾复发。
5、拔罐刮痧:主要适用于肩周炎,脊柱炎,肢体麻木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刮痧可以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
6、运动疗法:运动是永恒的真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机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也是一种最为环保的自然康复疗法。但这种运动疗法应该根据自体状态和病情,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不同的疾病的运动疗法不完全相同,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尽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适当的运动疗法。

三、禁忌症:感冒发烧、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穴位贴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皮肤过敏者以及皮肤有破损者要慎用穴位贴敷;血小板减少患者慎用针灸,禁用拔火罐、刮痧;骨质疏松症患者,慎用推拿;对药物过敏,尚未找到过敏原患者,慎用中药内服、贴敷等。
四、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慎食辛燥煎炸之品,以防伤阴生痰,如辣椒、肉桂、花椒、大蒜等。治疗期间忌服用寒凉冷冻之品,以免伤阳生湿。如:冷饮、海味。慎食肥甘滋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如:肥肉、新鲜桂圆或荔枝。

(4)治疗期间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5)治疗期间须配合药膳食疗(如做菜常用生姜、常用茯苓山药煮粥等)、多食蔬菜、水果。
(6)冬病夏治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7)冬病夏治药物穴位贴敷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或者加重,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没有症状的患者,其治疗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有些重病患者,要连续治疗2-3年才有明显效果。
(8)冬病夏治已经取效或者冬季不复发的患者,最好坚持治疗3年,以固疗效。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脑漏医案整理 谢江强

    脑漏医案23吴某,女,28岁。继上方巩固调理1个月余。肾气虚,气失固摄之权,脑髓不时泄漏,则为脑漏,鼻流清水样涕,即其兆也。医案24沈某,女,55岁。前后服10剂病已。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不寐病案一则 曹雪盼

    治病应以求本如遇疑难杂症还需以脉凭证患者之前多遇之医多以症对症以补为主故中焦气机阻滞更甚病情更甚故治病之法需小心谨慎。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做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谢江强

    做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不孕症的通用调理法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1岁的田女士,5年前曾怀孕过一次,但当时因为个人家庭原因,不得已做了人流。小马已经28岁了,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此不在乎。对于待孕的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