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医治痹证的经验

2021.08.16 2165阅读 评论数 2 21

一、断痹症的“四审法”:
    关于痹证《内经》中已有专篇,系根据邪气的盛弱,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其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后世医学对本病进一步发展研究认为,痹症成因是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侵袭肌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肿胀、伸屈不利、关节变形。然痹证是由风、寒、湿、外邪等量侵入,还是一邪或两邪、三邪各有轻重侵入人体。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当一个人在特地居住环境或工作环境长期受到风、寒、湿邪的影响或因免疫力下降或因患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患上关节疼痛之痹证,所以人免疫功能强与弱是抗御疾病的保护伞。
(1)知道痹痛的部位: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损伤不同的皮、肉、筋、骨、脉及关节的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的症状,要了解痹痛的部位,就是指病变发生或传变的部位,因为部位是随着邪气的传变而推移的,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因而形成了痹证发生发展的不同层次,正气未衰,病位较浅,多在皮肉之间,病以肌肤麻木不温,恶寒畏风或以肌肉沉重酸痛为主;若病邪入里或直入筋脉之间,则出现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若痹证日久,邪气留滞不去,经脉受阻,正气渐虚或再复感外邪,病位则继续推进深入骨骱而致病位根深难以逐除,故症见关节肿胀、屈伸障碍或畸形,疼痛加重,痹证病位之深浅与病邪之盛衰、体质之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2)知痹痛性质:痹证所感的邪气各有所偏盛,不能等同而论,如偏于风邪者,因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其疼痛呈游走性,部位不定,多发生于上肢、肩背部;偏于寒邪者,因寒而痛剧,得温则痛减;偏于湿邪者,因湿邪黏滞而缠绵,故其疼痛重者,腿脚沉重木胀或关节肿胀;偏于热邪者,因热为阳邪,其性急迫,最易灼伤津液,使之留聚成邪,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为剧烈,手不能触,并多兼高热,口渴等全身症状。
(2)知痹证之新久:知痹证之新久,可以测知正气与邪气的盛衰。一般而言,新病邪气实,久病正气虚;新病邪气在肌肉或筋脉,久病邪气人里,多在筋脉或骨骱之中。随着病程的发展,其病位不断发生改变,且初感邪在肌表,有汗则能随之外泄而风消,无汗时风邪亦可随着血行而势减,故风邪侵袭人时痛无定处,寒邪之至,多伤于阳,寒主收引而痛,初病寒邪较盛,病久

则随着机体内阳气的变化而寒气较弱,疼痛减轻,以恶寒为主。若寒邪过盛,体阳被伤,湿气不化,出现寒湿互结,久治不愈。风寒之邪相合,初以游走剧痛为主,久则风去寒留,寒与湿结而转化成寒湿痹。亦有初缓寒湿痹,久痹不通而瘀结化热,转变成湿热痹;或病初寒气盛,病久则寒邪随体阳而减又可转化湿盛,湿邪致病,初以肢体沉重,头重如裹为主,久则随人体阴阳盛衰的变化而出现两种从化;从阳则热,转化为湿热痹;从阴则寒,转化为寒湿痹。寒湿互结,易伤气血,缠绵不愈,又湿邪重着黏滞,滞留阻碍气机,关节肿胀而变形,湿热之邪易入血脉,热邪夹湿上侵于心,常见于心悸胸闷、夜寐少眠、心前痛等症状为心痹等。
(4)知体质之强弱:体质的强与弱是决定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的关系十分密切,《医门棒喝》云:“知病之药,首当查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体质影响病势的变化,而人的体质又与饮食、情绪、环境、睡眠、运动、生活习惯有密切关联。

二、辨证施治:对痹证的辨证先要在“四审”的基础上确定痹证的性质,并掌握病邪新久,病位之深浅及气血损伤脏腑亏虚的证候。治疗痹证总的原则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疏通经络、调养肝肾、驱痹活血、扶正祛邪为中心,临床常以《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蠲痹汤》、《二妙汤》、《木瓜丸》、《活络丹》等为基础方。

(1)风邪盛者当先活血、慎用疏风:“风为百病之长”,多于寒、热、湿并存,当风邪偏盛时,用药当先活血为主,因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虽盛,但随着血液运行而风势日减,故新病风盛时当慎用疏风,待风邪势减可改用和血疏风;若久病多虚者,虽有风窜痛之症,但因寒湿所阻而不易除,故慎用疏风,因风散疏泄气,每使正气更虚,宜用活血,风随血行,血行风自灭,常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三七、赤芍等。

(2)湿邪盛者当先利水: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着,病邪在里,尤忌燥湿,燥而散发,犹如沸水之气散发于体内其他部位,终为隐患而后发病,中医认为:“治湿先治血,血行湿自除,祛湿利水,湿邪无路行”常用茯苓、泽泻、防己、萆薢除湿,木通引湿邪从小便而出;若偏湿热者,用茵陈、黄柏、黄岑、木通;不宜用知母、石膏,因知母、石膏虽能清湿热但有生津滋阴之作用,用之则邪恋不出。
(3)寒邪盛者当先温经通络:治疗寒邪较盛的痹痛从不用草乌、川乌、附子之类,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寒邪较盛时,用活血通络的温热药效果较好,疾病恢复较快,若用辛温大热之药,会使体内寒湿之邪凝聚,热包裹于外,邪不能出,疾病恢复缓慢,临床常用川芎、桂枝、赤芍、红花、五灵脂、鸡血藤之类的活血温经。
(4)久病邪深者用强力攻冲药:病邪日久,深入骨脉之中,用一般祛风湿药效果不显著,必用强力攻冲走窜之剂,常用姜黄、穿山甲、山甲珠、王不留行、蜈蚣、野生蚂蚁等。久病不愈“顽痹”:有久治不愈者,虽在炎热盛夏之际,亦必穿着棉裤而尚无热感者,否则自觉寒冷难当,此为病邪入里,阻止气血之通路,邪居表里之间,使少阳经脉不通,病邪外出无路,内泻不通,虽有各种活血化瘀、祛湿散寒之药,均不能通达而除之。只有加强少阳枢机的作用,令其表里通达,使病邪有路排出,惟有小柴胡汤可以通其枢转之途径。
三、病案举偶:肖××,女,47岁,初诊于2014年4月17日:患全身性关节不适三年,每遇阴雨季节疼痛加剧,经检查血沉40mm/n,类风湿因子(阳性)抗“0”800单位,X光拍片:腰椎骶化,四肢畏寒怕冷,夜寐多梦,烦躁不安,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双手指僵硬,屈伸不灵,中医诊断:寒痹。证属寒邪入骨、筋骨不利、肝肾两亏,阴虚火旺之症状,治法:扶正祛邪、滋补脏腑之气血、温筋散寒、活血散瘀、舒筋通络之品,处方:生黄芪30克、川芎6克、酒当归10克、骨碎补10克、宣木瓜10克、羌独活各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20克、狗脊10克、牛膝10克、补骨脂10克、白芍10克、夜交藤10克、莲子心6克、玄参10克、生熟地各10克、茯神10克、甘草6克连续服用60剂,每日一剂,浓煎60分钟分早晚餐后30分钟温服,半年后症状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华仁强 资质认证

    学习了,受益匪浅

    2022-03-14 07:11 评论数 0 0
  • 张宝华 资质认证

    观其脉症肝肾不足,寒郁化热耳!

    2021-08-17 08:5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随时可以开始服膏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谢江强

    随时可以开始服膏的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1.现阶段没有急性起病,如感冒、发烧、急性炎症等。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最好将调味糖类统一改换为木糖醇。

  • 经方治疗新冠二阳后感 张宝华

    间有同事者鼻塞流涕,咽不适,自服诸药后得缓。经方实用莫过于此,然其有效不效者,一是认证不清,二为量之不逮,非仲景欺人也,实是世事弄人,更有肖晓造孽,兴妖作怪,为害灭中耳。

  • 芍药白 张宝华

    我在山间独自开,赤白皆是我情怀;天地予我气血事,神农口中不徘徊;仲景依我荣营营,权当君臣桂枝内;及后贤能分赤白,过营入血理瘀霾;更有达者通我心,阴阳两调配佳材。癸卯年辛酉月戊寅日巳时

  • 经方治疗重症风心病1例 姚金虎

    运用经方治疗重症风心病1例患者老年女性,因“下肢水肿2月,加重伴少尿1天”入院。颜面水肿,双下肢重度水肿。1剂后患者小便解出1500ml左右,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腹部彩超提示无肝淤血,腹腔积液明显减少。告知患者家属,积极联系新桥或者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

  • 健忘 谢江强

    长期饮酒,酒精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健忘。指出心脾不足,肾精虚衰易致健忘。

  • 脑部皮脂腺囊肿的中医治疗经验 高帆

    痰湿内盛所致

  • 茯苓泽泻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从使用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来看,此处造成“胸痹”的物质更像是“湿”!

  • 皮肤瘙痒治疗思考 于长振

    皮肤病,顾名思义,皮肤表面的疾病。但皮肤不是独立的器官,所有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表从外的角度看,皮肤表面风寒湿热邪均可成为致病之因,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都是治疗皮肤病的模板方。

  • 针灸医案及一些思考 曹雪盼

    从一则医案开始:患者,女性,25岁,主诉月经推迟不来十天余。总而言之,针灸看似简单但也需要认真辨证取穴,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穴,才是明医,误要孟浪。

  •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感冒后遗症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3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苦杏仁20g厚朴3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大枣6个焦三仙各20g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