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中药消息肉,胃息肉,肠息肉,鼻息肉,胆囊息肉……
有人问,息肉怎么治?
中医治病,要透过病名看到病因,病因抓住了,成功的几率就有了五成,另外五成靠什么?靠医者对中药的悟性。
息肉是怎么来的?一句话,痰浊,瘀血,相互裹结,像面团儿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变死肌,变恶肉,所以息肉虽然也是肉,但它里面包裹的都是身体代谢不掉的垃圾,是我们的各种坏情绪。
西医按照不同的生长部位来给息肉命名,长在鼻腔里的叫鼻息肉;长在直肠里的叫直肠息肉;长在胃里的叫胃息肉;长在胆囊里的叫胆囊息肉;长在声带里的叫声带息肉。
有一个治疗息肉的基本方,是石恩骏老先生行医多年的经验总结,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下面我把这个方子公布出来:
乌梅30克,威灵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白僵蚕10克。
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乌梅很酸,中医认为,酸味的食物或者药物有收敛、收涩的特性,不信,你丢一颗乌梅到嘴巴里,细细一嚼,是不是感觉上下牙关好像都在打架。而且酸收酸收,酸味可以收敛火气,怒火中烧的时候,赶紧去找酸味的东西,一吃下去,火气就没掉了,它能让人安静下来。
古代医家利用乌梅的这一特性,也常用它来治疗蛔虫症,这种病在过去很常见,现在基本没有了,它为什么有这个作用?因为虫得酸则静,肠道里的那个虫子啊最怕酸,酸味的药物一下去它就变得安安静静,老老实实,任人拿捏,这个时候,再趁机用些泻下的药物,顺着这个肠道一举就给它推出去了。
医书上说乌梅可以“去死肌,蚀恶肉”,这是它的专长,也就是说有些时候即使不加别的药,它也可以把皮肤表面的一些死肌恶肉一点点消蚀分解掉。具体怎么用呢?古人是这么说的,“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
你看息肉,息肉也是恶肉,是长在身体内部的恶肉,乌梅内外兼治,甭管在表在里它都能治,它一进到体内,就像结了一张大大的网,把息肉牢牢抓住,然后再用一些质硬的药物给它打散,这样的用药思路,中医叫散收并用,乌梅主收,谁主散?白僵蚕和威灵仙。
蚕宝宝长的白白胖胖的,身型柔软,可是它一旦感染白僵菌,就变成了中医里的一味猛药。因为感染白僵菌的蚕,死后尸体会变硬,而且不会腐烂,中医取它的这个象,认为它是破结的一把好手,可以把一些息肉包块给破开,拿来入药,就叫白僵蚕。
威灵仙既威又灵,神仙一样的草药,威灵仙像其他藤本植物一样,上窜下达,左缠右绕,它的根甚至可以粗暴地挤到石头缝里去,可见,威灵仙的穿破之力有多强。
威灵仙和白僵蚕一起负责把息肉破开,上文说了,息肉里面包裹的无非就是一些痰湿瘀血,这个时候,还要因势利导,给它利出去,这一步叫给邪以出路。
最后上场的便是薏苡仁了。
薏苡仁可以除湿,可以清热,可以排脓,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都用到了薏苡仁,这两个方子是干啥的,它们可以分别治疗肠痈和肺痈,就是肠道和肺部因为湿热,因为瘀血,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薏苡仁用上,可以把它们消解掉,从这个角度来讲,薏苡仁又有协助威灵仙、白僵蚕分化息肉的作用。它可以一边消,一边把这些痰湿瘀血利出去。
而且薏苡仁炒过以后带有一点儿谷物的焦香,刚好是脾胃喜欢的味道,所以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健脾,中医讲,脾主肌肉,肌肉长得好不好全靠脾胃。身体表面的恶肉也好,内部的恶肉也好,和脾胃不能很好地升清降浊有很大关系。
四味药,鼻息肉、胃息肉、胆息肉、声带息肉、肠息肉等等都能治,如果辨证得当,各加引经药组,效果会更好。比如,胃息肉加平胃散,胆息肉加四逆散,鼻息肉加苍耳子散,声带息肉加玄麦甘桔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二 张宝华
青春年少也曾,指点江山激昂。几经风雨秋如故,春江逝水莫愁。诗中数位燕雀,词里几尊骚客。比不过酒中真儿女,情肠十八弯。太公八旬西伯望,丹溪四十方研医。李广绝功难封,冯唐机至已老,好个造化弄人。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己巳日于家中 -
闲诗其二 张宝华
娇阳拂袖近孟秋,陌上菊雏傲青书;无眠总是月西楼,三两点外酒空壶。去日厌饮樽溢涩,尔来方知乐中苦;男儿丈夫非八尺,顶天立地行健甫。且看当年刘季子,放浪江湖日不惑;时来运转号天命,大风歌彻沛里故。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壬戌日午时 -
孩子情绪压抑,肝气不舒,就会影响脾胃 谢江强
孩子中焦(脾胃)里的积滞长期堆积,不能被运化,就会慢慢地变成热。本来,肝气跟脾气从左边升,胃气和胆气从右边降,心肺之气随着胃气往下降,中焦一旦发生堵塞,就会影响人体的气机循环。不仅是成人,孩子的身体也会因为中焦阻滞而受到影响。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四)儿童腸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 钱开达
儿童腹痛患者,B超检查常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善持堂近日接诊的腹痛患儿男7岁即属此例。西医一般配服抗生素治疗肠系膜淋巴肿大。善持堂认为该病本虚标实,其治本当健脾补肾,其治标当化痰散结。淋巴结肿大为痰凝。半月后复诊,腹痛大为减轻;续服半月,腹痛基本不再。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对比的意义不同的“脉证”却用了同一个“方”,其中奥妙确实值得挖掘!所以我大胆推测第176条的“寒”与此是一个用法,应该代表的是一种实 -
血府逐瘀汤合炙甘草汤合陈皮枳实(橘枳姜汤)治疗心慌乏力案 张训景
检查亦无明显检查。现乏力全身不适,自觉胸部压迫感。患者效果良好,无不适感,原方继续服用巩固疗效。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
三伏贴 李华歆
知道了啥是“三伏天”后,我们就知道啥是“三伏贴”了,其实古人真的非常牛,他们很早就提出了“治未病”的先进观念,啥叫“治未病”?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伤寒论 李华歆
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四逆汤》!
最新文章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搜索性欲减退 谢江强
性欲减退除少数是器质性疾病、炎症所引起的之外,大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实验研究表明,性欲减退的女性,其焦虑、抑郁、偏执和敌意均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愤怒能直接抑制性欲。
-
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陈鹏
文/陈鹏医生2024.1.18有的时候你嘴上沾光了,身体在吃亏;有的时候你嘴上吃亏了,身体在沾光。当你吃着一桌价值好几千元的痛风套餐加上嘌呤套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一桌对身体的价值还不是不如一碗普普通通的牛肉面。陈医生提醒你,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
-
阴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阴虚质(一)体质特点1.整体特征手、足心热。所以,这类人要时刻谨记平心静气,控制脾气,否则会因情绪过激,暗耗阴血,会使阴虚体质更甚。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举不起来就放下吧——升陷汤 王晨阳
在后知后觉中,我想起来我可能大气下陷了。本想买点升陷汤喝喝,但是封控时间内哪哪哪都买不到。只到前天才煮了升陷汤。有时候举不起来的哑铃就放下吧。
-
生姜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本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
就方剂药物剂量而言 曹雪盼
同时在读书方面见过李可老先生用附子到180g也见过李汉卿先生附子用零点几克,甚为有趣有人用药轻灵有人大刀阔斧。各家学说百家争鸣可能中医的魅力就是在这里吧诸位怎么看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糖尿病后期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
挺好,学习了
学习
学习了
学习了
厉害了
乌梅济生丸也可以
这个方是用散剂还是用汤剂呢?
汤剂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