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痹证真苦恼 辩证施药奇效显

2021.08.29 1052阅读 评论数 3 15

患者李女,58岁,主因外周多关节肿痛6月,加重1周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双脘,双足,双踝关节疼痛,未予以重视及治疗,遇冷及劳累后加重,逐渐出现上述关节肿胀,晨僵终日不缓解,关节活动受限,自行口服去痛片效果差,一个月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阴性。双手超声提示,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滑膜增厚,双腕关节存在骨破坏。诊断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予以激素+甲氨蝶呤治疗半月,关节肿痛较前关缓解,半半月前因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关节疼痛就诊。
刻下,双手、双腕、双足、双膝疼痛,关节局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持续时间约2小时,自觉周身风行走串,怕冷,双下肢酸重,夜间为重,右下肢外侧时有麻木胀痛,偶有蚁行感,纳差,口干口淡,睡眠欠佳,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日二次。舌淡苔白腻,脉滑。


一诊,辩证为痹证-风寒湿痹:予以羌活胜湿汤加减水煎取汁200ml日二次口服,5剂连服 (单位g)       
羌活 15    独活 15    白术15     牛膝10
防风10     藁本15    蔓荆子10    川芎 10 
茯苓20     泽泻15    炙甘草10    白扁豆10
                         
方解: 
君:羌活、独活共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臣: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除湿;茯苓、泽泻、白术、白扁豆健脾利湿止泄
佐:以川芎、蔓荆子以活血行气止痛;牛膝引经下行。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日一次。
二诊,


经过上述治疗5天后,症见:外周关节肿痛较前明显缓解,双下肢酸重及右下肢外侧胀痛减轻,晨僵缩短至10余分钟,右下肢麻木及蚁行感缓解欠佳,自诉近2日熏洗后汗出较多,腹胀满,进食后严重。大便成形,小便利,舌淡、苔白,脉缓。故调整治疗方案,予以醋酸泼尼松片15mg Qd,po。调整中药方,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中药具体方药如下:
厚朴20       半夏 10      党参15     山药15
炙甘草 10     生姜4片      3剂连服。 
方解:
君:厚朴以消腹胀,燥湿温运;臣:生姜辛温宣散,走而不舍,擅宣阳行阴。半夏燥湿开结,降气化浊,三药合用,辛开苦降,宽中除满。党参、山药以健脾益气。
佐:党参、山药以健脾益气。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三诊
 3天后,患者诉腹胀缓解,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水煎取汁200ml日二次口服,5剂连服

黄芪30 桂枝10 白芍20 生姜15

大枣5枚 当归15 独活12 地龙 5

方解:

君:黄芪益气生血,补表之卫气

臣:桂枝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芍药养血通营通血脉,调和营卫。生姜辛温,疏散风邪,独活、地龙以走串经络。

佐:当归活血养血,通络化瘀

使: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诊, 经治疗后,患者双手、双腕、双足、双膝胀痛明显减轻,晨僵,缩短至10余分钟,无下肢酸重,仍觉右下肢外侧偶有麻木及蚁行感,纳可,无口干,睡眠好转,小便利,大便成形。嘱其醋酸泼尼松片为10mg 日一次,MTX 12.5mg qw1口服,
坚持三诊方+鸡血藤10g 口服半月。


1月后随访,患者口服中药20天,左下肢麻木及蚁行感消失,遂自行停用醋酸泼尼松片,目前规律应用甲氨蝶呤,无明显关节肿痛及感觉异常。饮食睡眠亦可。


总结
痹证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

根本病机:正虚卫外不固,邪气痹阻经脉。

治疗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留者去之,虚者补虚时又要考虑到不致留邪,以免实实之过。-《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

   结合本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该患为风寒湿痹(行痹+着痹),治疗以健脾利湿、祛风散寒为主。因病程不长,全身情况尚好,先以温药以温散宣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健则湿去肿消,“气虚在麻,血虚在木”气虚日久则淤,故当益气活血通络,麻木亦消。

   辩证应用中药,对于病程短患者可迅速缓解关节症状同时增效减毒!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洪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4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4医案46陈某,男,38岁。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本案患者有寒有湿有滞,而致腹胀,故以之煎服奏效。医案47施某,女,70岁。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和胃止嘈。

  • 血血压中药膏方调理型的心得 谢江强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这就是平常所称的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蒋右,31岁,反复闭经2年,近2月未行。马右,29岁,结婚1年未受孕,月经后期,不规律,量少,色淡。别右,45岁,经前一周失眠头痛1年,经尽头痛自缓。月经来潮头痛减轻,后加减变化而愈。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凉拌折耳根(陈医生) 陈鹏

    第一,折耳根洗净,控水。爱吃辣椒的话,可以放几个切圈的小米辣第二,​灵魂拌料:两勺陈醋加两勺白糖,搅拌均均,再加入少许鸡精,蚝油,老抽,香油,辣椒油,搅拌。第三,​把这个灵魂般的加入折耳根搅拌均匀,放上香菜即可

  • 你也吃完午饭就想躺着休息吗? 王晨阳

    脾还主升清降浊,脾附着在胃上,为水谷精微和水液的转运枢纽。因为脾气虚了就在饭后特别想躺着或者靠着,因为刚吃完饭,全身的气血会大量集中在胃去消磨它,导致身体的其他地方就没劲儿。

  • 水饮为患,小半夏加茯苓 张宝华

    六、总结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化痰、降逆、止呕、利湿等功效。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经方加减治愈“感冒后咳嗽1周”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

  • 头疼咳黄痰案 李高勤

    2023年11月就诊[主诉]:感冒后头疼,眼眶疼,咽喉疼1周。咳嗽咳痰,咳黄痰,咳不出,小便黄,大便2天未上。可以考虑用苇茎汤,清肺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