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三条(一)
“太阳病,医发汗”,太阳病,医生给予发汗不是最合理的治疗吗?怎么先生还说“遂发热恶寒”,这个“遂”,是就,于是的意思。这是一个褒贬之词,“遂”字用得相当到位:太阳病本是可以发汗的,发汗了,遂而到发热恶寒了。这是在阐释什么呢?他说的是太阳中风证误用了麻黄汤或其他的重剂发汗了。这是大方向对了,而细节上还不到位。太阳病需要发汗,但你随便就吃发汗药是不行的。在临床上这样的问题也是不断地出现,太阳病本来发热恶寒,没做到精准地发汗而“遂发热恶寒”,更加重其发热恶寒了。这样类似的问题前面也有,发汗不合法,丧失津液而表不解,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嘛。
此时大夫一看发汗不灵验,那怎么办?那就给吃泻药吧,这是直线的诊治,也就是不会辩证论治,这就瞎搞乱胡来了。古中医人也不都是张仲景先生这样的,大医还是匮乏嘛!还是普通以及一知半解的大夫为众了,那么在漫长的与疾病斗争中,渐渐的就形成了个陋习:一个病,发汗不好,按序应该吃泻药,有这个先表后理法内涵所在。这本身倒是没毛病,但却断章取义于我执了,你不得辩证论治吗?就不顾及前后,定在固有的一条路上跑到黑,这般教条,如此的刻板,如何应对运动变化之中的疾病。执于主观判断,一拍脑袋就开方处药了,这不尊重事实,驳逆客观事实,这都不合理,究其根源,还是无能观其脉证,妄议知犯何逆,自然随意随证治之了。
就这个条文来说,你得看病人的症状吧!开始是发热恶寒,若没其他情况,纯粹是太阳病,那就继续辩: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再辨到方证上,也就是最适合用哪个方来发刻下的汗,这样做就是合理的。否者呢?就像本条的情况,用了汗法之后还发热恶寒,说明表还没解,表没解还应该解表,但是必须用桂枝汤。如果这个人真虚可以用新加汤。可是这个大夫“因复下之”,给吃泻药了,致使表邪内陷,而为“心下痞”。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所以先生说“表里俱虚”,脉内阴血虚,就是营虚;脉外卫虚,就是卫气虚,所以才叫“阴阳气并竭”,就是脉内、脉外的液体由于汗下失法都丧失了,都虚竭了。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250812 陈鹏
-
发热1天,一剂中药愈。 宗琪
诊断:发热处方:小柴胡汤加减2剂方组:柴胡15g生黄芩10g青蒿18g生石膏30g藿香10g佩兰12g杏仁8g甘草6g半夏10g蝉蜕3g炒内金10g煎服方法:冷水10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450ml,分三次饭后热服,忌口:生冷瓜果,辛辣鱼腥,药渣泡脚。 -
《伤寒论》第131条 李华歆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12025小编最近又很久没有更新了公众号啦,今天正好有空为大家讲解《伤寒论》的第131条!第131条说的是“结胸”的成因,小编认为这里病发于“阳”的“阳”其实特指的是“太阳”,为什么呢? -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一百二十三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病已经入内了,是由于极吐所致。假若要是如此的话,可以“与调胃承气汤”。一般吐下之后,得吃点调胃承气汤,微和一下胃气才能纳食,不然是不行的。 -
【临证医案】痛风茶饮调治代谢综合征验案一则 黄世清
痛风茶饮调治代谢综合征验案一则一、病例概况高某,男,35岁,2023年3月初诊。平素嗜食肥甘,运动量少,属典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可见,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后,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内可实现尿酸下降20%-30%,甘油三酯降低15%以上,为代谢综合征防治提供了 -
麻杏石甘梨方药的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研究 周家霁
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常加用梨一味,形成“麻杏石甘梨汤”。临床观察表明,本方加梨可缩短咳嗽病程,总有效率达89.2%,优于单纯麻杏石甘汤。其临床应用以肺热证为核心,兼顾阴液损伤,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叶石膏汤中粳米不可或缺 周家霁
结语竹叶石膏汤中粳米的功效,既是传统中医“顾护胃气”理论的体现,也蕴含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
腰腿剧烈疼痛下不了床2周,住院治疗无效,拒绝手术,中药4剂能 邓慧龙
2025.4.23,男,70岁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2周。下不了床,无口干口苦,食欲差,无手脚冰凉,无怕风怕冷,大便少,但是能拉。因疼痛淤血明显,合用活络效灵丹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七条(一) 张宝华
一百零七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少阳病在胸腹腔间,热邪在这里,要吃吐药或者泻药,则虚其里,前面那两条,第一百零五,一百零六不就是那么给治的嘛。 -
伤寒论第五十五条 张宝华
五十五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这条同四十七条对照着看就好理解,那条说“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该吃麻黄汤还得吃麻黄汤,本条就是,这条就是补充第四十七条的不足了。那么这个状态下,病虽然衄而不自愈,还要用麻黄汤治疗。
最新文章
-
“入睡困难10余年”,经方合用2诊见效 宗琪
现病史:患者述失眠10年有余,以入睡困难为主,睡着了还行,每晚口服右佐匹克隆2片控制,自述就诊于省、市多家中医院,从多位名老中医处吃中药无效而返,因其孩子新冠后遗症于我处就诊痊愈,遂来求诊。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七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共十五条条文,方十首,附方六首,肺痿,肺痈,上气,本篇所论,皆呼吸系统疾病也。我们学金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临床,而不是过多地去玩文字游戏。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
“头晕便秘伴入睡困难、口渴尿频多年”案 宗琪
患者:高某某性别:女年龄:64岁初诊日期:2024年11月8日主诉:头晕伴失眠、便秘、小便勤多年。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二) 张宝华
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也在表呀,那么少阴病始得时以不发热为常,“无热恶寒者”嘛,这都明示过了。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七) 张宝华
基于这个上面说的,这个五苓散,聚诸多利尿药,加小量桂枝,他能利尿,可解渴,还能解热,那么这个相关的治头晕也是能力认的,这个方利尿药里种类用得是比较全的。为什么叫五苓散呢?
-
3个治失眠方子,睡不着、睡得浅、睡不安,可用 林庆峰
1、归脾汤这个方所治疗的失眠症状主要是因心脾气血两虚所引起的,如果表现又心虚之症如心悸健忘,或是脾虚之证四肢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是伴有头晕目眩,就可以选择用归脾汤。
-
醉了整个秋 陈鹏
醉了整个秋文/陈医生我抱着一条江醉了一整夜无数个鱼儿在怀里黑云在天空中徘徊如同上帝之眼凝视着芸芸众生那个无助的男人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跳了江老婆也跟人跑了唯一的电瓶车被没收了他也想拥抱这条江生命如此之轻一片柳叶落在水里没有惊起一丝涟漪昨日和风艳阳今朝枯骨青苔一
-
顽固皮肤病1年余,7剂柴龙显奇效! 宗琪
诊断:三焦瘀滞,湿毒为患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生大黄15g生姜20g(切)大枣6个(擘)土茯苓2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煎服方法:冷水180
-
“夜间心中害怕憋醒4天”—中药一剂痊愈 宗琪
9月25日二诊:此次因落枕就诊,自述服上药1剂后未在出现夜间憋醒现象。
-
2024.09.26网诊 祝鹏军
2024.09.26网诊1、某女,30岁,产后7月,阴道瘙痒4天,夜间明显,白带正常,烦躁,口渴,月经颜色鲜红,舌尖苔白。Ⅱ型子宫内膜癌相对少见,患者多为绝经后女性,可为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特殊组织类型,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