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案】经方一剂治眩晕

2020.06.01 697阅读 评论数 8 22
李某,女,31岁,2017-04-28上午,因“头晕伴呕吐2天”由120送来我院急诊。突发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剧烈,院外诊断“梅尼尔氏综合症”,予“倍他司汀、甘露醇、天麻素、奥美拉唑针”静滴2天不缓解,遂由家属联系120送来我院。急诊查头颅CT、血常规、凝血、肾功能等:未见异常,诊断同前,仍予“天麻素、奥美拉唑、山莨菪碱”治疗,至17时接班,患者仍未改善,家人急躁,多次央求住院,因本院神经内科暂无床位,予留观并预约住院。
刻诊:中年女性,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双手紧握床栏,如坐舟车,二目紧闭,呕吐剧烈,衣衫污秽不堪。视其舌淡胖苔白滑,切其脉滑有力。
予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白术30g   泽泻10g   茯苓20g   桂枝12g 
甘草9g    姜半夏12g 
颗粒剂3帖,1帖/日,温水冲服,2次/日。
其后未再用西药。
次日上午8时,患者仅服上药1帖,头晕缓解,呕吐止,请神经内科会诊后,建议带中药口服离院。
按:本例患者急性起病,症见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结合舌脉分析,即仲圣所谓“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二者所论眩晕皆是饮邪作祟,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上逆,眩晕、呕吐乃作。经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予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患者呕吐不止,口淡不渴,饮留心下,胃气上逆,故又合用小半夏汤涤饮和胃止呕。方中用泽泻、白术、茯苓利水涤饮而止眩,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培土以制水;桂枝、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制水,半夏既能燥湿健脾,又长于止呕,两擅其用,生姜有“呕家圣药”之誉,合半夏即经方小半夏汤(因药房暂无生姜,只得用姜半夏)。方药虽简,而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和小半夏汤三方俱备,体现经方合方治病思想,又因方证对应,故能速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毕华剑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修博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5-15 02:18 评论数 0 0
  •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5-12 05:27 评论数 0 0
  • 李佳蔓 资质认证

    厉害,学习了

    2022-03-07 07:11 评论数 0 0
  • 曾祥东 资质认证

    诊断有无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020-06-19 10:48 评论数 0 0
  • 宋来存 资质认证

    辩证很关键,向毕大夫学习。

    2020-06-08 09:48 评论数 1 2
    1. 毕华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宋来存

      宋主任擅长针药并用,高人。

      2020-06-08 10:05 评论数 0 0
  • 谭利明 资质认证

    我也用过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有是证用是药,临床确实效如桴鼓!

    2020-06-05 07:06 评论数 1 1
    1. 毕华剑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谭利明

      感谢谭医生评论,以后多多交流中医。

      2020-06-05 09:09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越婢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搜索性欲减退 谢江强

    性欲减退除少数是器质性疾病、炎症所引起的之外,大多数属于亚健康状态。多数妇女在妊娠期间性欲有些减退。实验研究表明,性欲减退的女性,其焦虑、抑郁、偏执和敌意均明显高于男性,焦虑和愤怒能直接抑制性欲。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医案44王某,女,63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虚实并治。医案45蔡某,男,55岁。

  • “温阳益气活血”法治腰痛一则 宁加银

    实以气滞血瘀为主,患者有明显的外伤病史,加之病程较久,久病入络可知。患者脾肾阳虚为本,夹虚夹瘀,大多数医生都能抓住当前瘀血的主要矛盾,行活血化瘀之法,但是抓不住患者本虚的特性。此病法当益气养血,但单治瘀不治虚,非其治也。

  • 时光 陈鹏

    时光文/陈鹏2024.1.16桃花早于杏花开放那时亦有春的味道熬过飘雪的冬天小木屋也倒塌了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每天学习17个小时最初的爱像火焰后面变得冷若冰箱我在时光里洗了个澡出来的时候已经两鬓如霜你可以选择不抱我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繁华落尽西风起夕阳斜语泪沾衣

  • 阴虚体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阴虚质(一)体质特点1.整体特征手、足心热。所以,这类人要时刻谨记平心静气,控制脾气,否则会因情绪过激,暗耗阴血,会使阴虚体质更甚。

  • 感冒后遗症,中药3剂愈 宗琪

    诊断:感冒后遗症处方: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党参15g生姜20g大枣6个生石膏60g白芷20g葛根30g苍耳子15g细辛6g薄荷15g(后下)仙鹤草3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脉法新悟(四) 陈玉佳

    现咳嗽、咳出大量黄绿色痰,伴气急胸闷,痰液咳出后症状有所缓解。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体外超声波碎石,后服金钱草颗粒,腹痛呕吐均缓解。形丰面苍,动则汗出,乏力腰痛,尿清无血,素有便秘,大便已5天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