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逍遥散治慢性疲劳综合征验案

2025.05.29 2阅读 评论数 0 3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初诊时间:2024年5月12日。主诉:反复极度疲劳1年余,加重2月。患者1年前因外感发热(体温最高38.5℃),经解热镇痛治疗热退后,遗留持续性全身乏力,休息及常规处理未见改善。随后逐渐出现肌肉酸痛、睡眠障碍(入睡潜伏期>60分钟,夜间觉醒≥3次,多梦易醒)、记忆力减退及情绪烦躁等症状。近2月因工作压力增加,上述症状明显加剧,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二、四诊信息
 
症状:神疲乏力,动则喘促,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大便溏薄(每日2 - 3次)。
体征: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咽部无充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瘦薄,少苔,脉细弱。
 
三、中医诊断与辨证
 
诊断:虚劳(气阴两虚,肝郁脾虚证)。
辨证依据:久病耗伤气阴,气虚则神疲乏力、动则加剧;阴虚生内热,故见五心烦热、咽干;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导致胸胁胀满;脾虚失于健运,则纳呆便溏。舌淡红少苔、脉细弱为气阴两虚之象,结合情志及胸胁症状,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肝郁脾虚。
 
四、治疗方案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疏肝。
处方:生脉散合逍遥散加减。
党参15g,麦冬12g,五味子9g,白术12g,茯苓15g,柴胡10g,当归12g,白芍15g,薄荷6g(后下),酸枣仁15g,柏子仁12g,木香9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焦麦芽10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五、疗效观察
 
1. 第一阶段(7剂后):乏力、咽干症状减轻,夜间睡眠时长延长至4 - 5小时。
2. 第二阶段(续服14剂):五心烦热显著缓解,胸胁胀满消失,食欲改善,大便成形。
3. 第三阶段(调整方剂后再服28剂):诸症基本消失,体力恢复,可正常工作生活。
 
六、随访结果
 
停药后随访3个月,症状未复发,患者体力与精神状态良好。
 
七、按语
 
本案以气阴两虚为本,肝郁脾虚为标。生脉散益气养阴以补其本,逍遥散疏肝健脾以治其标;配伍酸枣仁、柏子仁安神定志,焦三仙消食和胃,标本兼顾,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吴春水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闷憋喘1年余”案 宗琪

    患者:马某性别:男年龄:26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4日主诉:头痛伴胸闷憋喘、气不足1年余。

  • 《金匮要略》产后腹痛之大概 张宝华

    揖首《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神通先师,希冀达本旨至观产妇后腹痛,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综上,概产后腹痛于《金匮要略》中,虚寒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血痹者,枳实芍药散;淤血者,下淤血汤;阳明里热,恶露内结者,大承气汤。

  • 阴毒汤治“咽痛伴咽喉异物感2天”案 宗琪

    患者:朱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5日主诉:咽痛伴咽喉异物感2天。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9月6日二诊:述咽痛大减,身适,咽喉异物感减轻,舌脉同前,续方14剂。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江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临床常见多囊卵巢所致不孕症中,中医证候以肾虚证为主,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及肾精不足证,并且常常以复合证型出现,兼见脾虚、痰湿、肝郁、血瘀等。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黄帝内经》十三方1汤液醪醴 张训景

    《黄帝内经》以“宇宙生命整体观、天人合一”全面论述了保健养生之道,主张“治未病”。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

  •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 谢江强

    孩子脾阴虚的原因通常是什么脾阴不足就是指脾脏阴虚,缺乏津液滋养。缪希雍发明了治疗脾阴的方法,对经常积食的小朋友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