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变化与骨骼退变

各个年龄段的人易出现哪些骨科疾病?
1、10~16岁防止脊柱侧弯
10~16岁是骨骼发育的黄金期,也是脊柱侧弯的高发期。患儿一侧肩膀、肩胛骨以及髋部高于另外一侧,两个腿不一样长;腰背部肌肉不对称,身体和胸廓会偏向于一侧,弯腰的时候背部并不圆滑。脊柱侧弯可影响形体,易发生高低肩,增加孩子心理上的负担,另外严重的脊柱侧弯也会影响心肺功能。只要侧弯角度超过45,必须第一时间手术,因为此时手术难度低且脊柱柔韧。
2、二十多岁防止颈椎病和腱鞘炎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增加颈椎压力,牵引肩颈肌力,从而使得过度负荷。另外做低头动作时会使得肩膀收缩和耸起,导致肌肉紧张和用力,从而引起劳损。除此之外,长时间低头也会对肌肉和韧带、软组织带来损伤,增加椎间盘向后的压力,易使得颈椎间盘突出,其主要症状是疼痛手麻、头晕以及肌肉紧张。另外高强度的玩游戏也会使得精神过度紧张,减少供血量,引起组织缺血和缺氧。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点击手机屏幕,会使得颈椎屈肌紧张,导致拇指外侧疼痛,从而引起腱鞘囊肿和腱鞘炎。因此要减少玩手机的次数,经常用热水泡泡手腕,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

3、四十多岁预防痛风
40岁以后患上痛风的风险逐年升高,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主要因素,身体受寒、高嘌呤饮食、大量吸烟喝酒、受到感染、身体肥胖以及外伤等可导致痛风发作。平时需控制好血压、血脂和尿酸,维持正常体重,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4、50~60岁谨防肩周炎和膝关节炎
大部分50岁以上的人易出现肩关节疼痛或运动障碍,上肢不管做什么动作和运动主要靠肩关节组织运作,久而久之会出现退行性病变。尤其是肩关节受到扭伤外伤或提重物时,会引起肩关节肌腱或韧带发炎,导致肩关节疼痛、关节运动发生障碍、手臂不能正常举起来。另外,进入60岁后可出现退行性膝关节炎,其主要症状是膝关节酸痛、肿胀以及变形,行走变得异常困难。轻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消炎止痛、注射润滑以及物理治疗等,严重的人群需做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日常生活中多吃补钙食物:
1、首要,我们应挑选含钙、优异蛋白的食物,如排骨、蛋、豆类及豆制品、虾皮、奶制品,还有海带、海菜、乳酪、芹菜、木耳、柑橘等。
其次,适当食用维生素D,或添加日光照射及运动量。假如有脾胃功用虚弱的人,应选用中药补脾健胃,保证脾胃功用正常。
再次,应多吃蔬菜、生果,保证满足的维生素C。改善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
主要是减少动物蛋白、盐、糖的摄入量,尽量少用含太多镁、磷的饮料和加工食物,咖啡因、酗酒也构成钙丢掉,所以在平常日子应尽量避免。

2、需求添加维生素D和其他营养从来协助钙的吸收
除了上面有必要的营养素外,营养家建议还应食用其他营养素。如在食物中要富含蒜、葱头号含硫多的食物,因为硫能使骨骼发育得更健康。维生素D在补钙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吸收钙,胃中有必要有满足的维生素D和盐酸,格外老年人常常缺少胃酸。乳酸钙是最佳的食物。
平时多接触阳光:
骨骼退变患者晒太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质的恢复。骨骼退变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临床多采取给予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进行治疗,晒太阳也是重要的辅助疗法。
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合成内源性的维生素D,皮肤经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以后,可以把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所以骨骼退变患者晒太阳管用。充足的维生素D可以增加身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矿化,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降低身体跌倒的风险。维生素D缺乏可以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的亢进,增加骨吸收,引起或加重骨骼退变,患者需要引起重视。

单纯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延缓骨骼退变的进展,也不能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患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建议晒太阳时减少防晒措施,以免影响日晒效果,但需警惕晒伤、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中药治疗:
其实关于这个骨骼问题啊,古人很早就说过,肝主筋,肾主骨。常言道,木陈变朽,人老骨脆。就是说上了年纪以后我们的肝肾亏虚,肾中的精华藏不住,自然而然流失出去了,导致我们的骨骼问题。
本来我们的骨质密度是很高的,但是一旦精华流失以后,里面就好像有小虫子啄出一个个的小洞一样,自然根基就不稳了,变的好像朽木,所以非常容易断裂,所以经常会看到骨质疏松患者,时常会摔跤,轻轻一摔就会有骨折问题,这就是因为骨头相比于年轻时期,坚韧度大打折扣。没那么扎实的缘故。

那么回到正题,既然上了年纪这么容易骨质疏松,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子调理,有什么中药可以补肝肾呢?
分享一个方组,专门用于滋补肝肾,强身筋骨。
方组:淫羊藿、续断、丹参、知母、补骨脂、地黄,当然也有中成药,仙灵骨葆片。用法:水煎服。
方解:淫羊藿也叫仙灵脾,可以补肾阳,补骨脂,脂就是精华,补骨脂是种子药,所有的种子都入肾经,所以补骨脂专补肾中精华。续断在临床上也是常用于骨科一些方组,古人说,大抵折伤之症,非此物不能续。由此可见其功效。
丹参则是活血的功效,因为身体阳气肝肾匮乏,自然气血运行不畅,一旦血气瘀滞,筋脉就不通了,故而加一点丹参,可以把瘀滞的血液散开。同时加入知母,知母可以清虚热,解决阴虚内热的问题。
杨家强教授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2剂阳毒汤治愈“患者感冒后胸闷憋喘”案 宗琪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
月经过多或过少医案总结 谢江强
医案265杨某,女,46岁。主诉:经血量多1个月。医案266姜某,女,28岁。医案267钟某,女,33岁。现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行经时间8~9天,经血色暗,经前乳房刺痛,乳头痒,口干口臭,腰酸。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白蛇传中中医 李华歆
不是讲《白蛇传》……你可能听错了,小编说的其实不是《白蛇传》而是《白蛇传》里的中医知识……话说整个《白蛇传》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一条“长虫”的孽缘…… -
《伤寒论》中生姜、大枣用法 高群
生姜一共是有39个方子涉及,以温胃为主要作用。在《伤寒论》中有不同的用法,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助运化。生姜也是呕家圣药,治疗恶心呕吐常用。主要与生姜、人参、甘草配伍。这个在《伤寒论》主要是十枣汤,《金匮要略》里主要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 -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宝华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四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4月29日初诊以“咳嗽伴咽痒数天”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以干咳为主,并伴咽痒,夜间症状较重,曾口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最新文章
-
咳、哮、喘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3医案10孙某,女,75岁。平素受凉、吃咸则发病,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气宣降失司而咳喘,故以小青龙汤以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医案11朱某,男,6岁。舌红属热,故以清热润肺,宣肺止咳为法,取桑杏汤加减。医案12何某,男,8岁。
-
胃脘胀闷打嗝,2剂大效5剂愈。 李高勤
[主诉]:胃脘胀闷不适伴打嗝1年。口服硬的、甜的、冷的、辣的后胃脘不适和打嗝加重。前额头疼,针刺样疼痛。小便黄也是热,阳明热。黄连6姜半夏15瓜蒌15柴胡24黄芩9炮姜5桂枝12天花粉12厚朴18茯苓15酒大黄5当归12苍术12紫苏子125剂,饭后服用。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旋覆代赭汤1 李华歆
——萧楚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旋覆代赭汤!言归正传,让我们先看看“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切)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中药的配伍宜忌 谢江强
中药的配伍宜忌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历代医家将中药材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称为“七情”。相须将药性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可增强疗效。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
-
慢性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多与脾胃虚弱、湿邪困脾等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 夏耀飞
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后头灼热刺痛辛某某,女,6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村窑村,2023年9月11日初诊。没有;张仲景有没有告诉葛根芩连汤可以治疗目赤?
-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 孙亮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案例一:患者徐某某,主因"脐旁右侧隐痛不适10余天"收入院。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4年。有慢性肠炎病史6年,大便后腹痛缓解。附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抗炎。医案二:患者张某某,女,26岁,主因"咽痛3天"由门诊收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