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中药治疗青少年重度抑郁症

2023.08.07 1226阅读 评论数 13 31

患者张X,17岁,因突发失眠三天就诊于我处。患者来时表情淡漠,无法正常交流诉其父代诉因学习及生活压力过大,突发睡眠及交流障碍,于当地医院精神科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已连续3日完全无法入睡,交流困难、情绪极度低落,多方询问仅自诉极度口干口苦,疲倦无力、舌红少苔,脉微弦。笔者辩证为肝郁气滞血瘀,以疏肝解郁化瘀为法予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拟方如下:

北柴胡30g 黄芩12g 法半夏25g 大枣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人参10g 石膏40g

煅牡蛎25g 煅龙骨25g 百合20g 合欢皮20g

地黄20g 桃仁6g 红花6g 茯苓20g

大黄9g 益智20g 竹茹20g 陈皮15g

上三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一周后复诊患者诉服药当天晚上即安眠,已无睡眠障碍口干口苦较前明显好转,交流度增加,自诉频发心悸、疲倦无力、记忆力下降,予上方加阿胶、益智养心安神。

北柴胡30g 黄芩12g 法半夏25g 大枣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人参10g 石膏40g

煅牡蛎25g 煅龙骨25g 百合20g 合欢皮20g

地黄20g 桃仁6g 红花6g 茯苓20g

大黄9g 益智20g 竹茹20g 陈皮15g

阿胶10g 苍术15g

上三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一周后患者复诊诉心悸较前明显好转,仍感疲倦无力,一直有畏寒感但近日加重,易受惊吓,且服药后明显大便量增多,考虑患者肝郁较前好转,出现阳虚情况,去大黄阿胶法半夏,加入黑顺片细辛温补阳气,拟方如下:

北柴胡30g 黄芩12g 苍术15g 大枣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人参10g 石膏40g

煅牡蛎25g 煅龙骨25g 百合20g 合欢皮20g

地黄20g 桃仁6g 红花6g 茯苓20g

益智20g 竹茹20g 陈皮15g 黑顺片20g

细辛5g

上三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后患者诉畏寒肢冷较前好转,上方加石菖蒲豁痰开窍,五味子养心安神收纳肾气。拟方如下:

北柴胡30g 黄芩12g 苍术15g 大枣10g

干姜10g 炙甘草10g 人参10g 石膏40g

煅牡蛎25g 煅龙骨25g 百合20g 合欢皮20g

地黄20g 桃仁6g 红花6g 茯苓20g

益智20g 竹茹20g 陈皮15g 黑顺片20g

细辛5g 石菖蒲20g 五味子20g

上三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一周后患者复诊诉症状大幅好转,能正常交流,情绪明显恢复,偶发心悸,稍有畏寒感,胃口较差,汗多,考虑患者肝郁已基本解决,现当固护脾胃,调整处方为附子理中汤加减,拟方如下:

黑顺片20g 茯苓20g白术20g甘草10g

党参10g 黄芪30g 煅牡蛎20g 煅龙骨20g

白芍 20g 山茱萸20g 酸枣仁15g蜜远志15g

五味子20g 知母20g 川芎12g 益智12g

上三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一周后患者来时与第一次就诊时已判若两人,精神饱满,可正常交流,诉已无任何不适,偶有心悸,继予上方5剂善后,

黑顺片20g 茯苓20g白术20g甘草10g

党参10g 黄芪30g 煅牡蛎20g 煅龙骨20g

白芍 20g 山茱萸20g 酸枣仁15g蜜远志15g

五味子20g 知母20g 川芎12g 益智12g

石菖蒲 15g 浮小麦15g

上五剂 水煎服 两日一剂

当今社会因压力过大,且对于学龄期青少年,抑郁症等情绪问题的高发已经是不可忽视的情况,此类疾病,西医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但对疾病问题解决毫无意义,反而掩盖病情,且有极强的成瘾性,笔者从未见过靠西药治疗情绪问题得到康复的患者,除少数自我觉醒断药自救的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成为了药物的奴隶,严重者甚至正常生活都不能。但在我们传统医学上辩证治疗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除了中药口服及针灸,学龄期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常与父母有巨大关系(甚至父母就是原发病因),必须与其父母进行大量沟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进,否则任何药物及辅助治疗都无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毛家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医案一则 张新东

    初诊,男,64岁。自去年新冠后气短1年,出气困难,咳嗽,咳严重咽紧,有轻微痰鸣声,晨起严重,浓白痰,咽干,后背怕冷,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纳差,食凉会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紧。

  • 哪些消热中药适合中药泡澡 谢江强

    能够治疗风热感冒、高热烦渴、咽喉肿痛、痈疮疔毒、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等。能够治疗热病烦渴、风热感冒、口疮、尿赤、热淋等。泡脚方黄连10克,放入锅内煮10分钟,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倒入洗脚盆中,兑入适量的温水,泡脚30分钟。

  • 经方实验录之郁证 张宝华

    王某某,女40岁。既往有慢性胃炎,抑郁症等病史。

  • 中医药协同化疗减毒增效治疗结肠癌 张训景

    经过长期中药治疗抗转移复发。这是一个IIIc期的患者,IIIc期的病人经过中医标准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50%。到三诊,患者一直交替使用中药,症状基本减轻。

  • 猪苓汤 李华歆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猪苓(去皮)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阿胶一两滑石(碎)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

  • 小儿膏方调理的特点 谢江强

    小儿膏方的选择与用药应遵循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临床的主要表现,从而进行辨证治疗以行调补。成人膏方常有滋肾壮阳之药,而小儿膏方除有特殊病情需要原则上不宜选择此类药,并慎用血肉有情之品。一般来说一剂小儿膏方的中药总量应控制在3kg左右,最多不应超过5

  • 结肠炎腹痛,反酸案。 李高勤

    主诉:腹痛反酸打嗝气逆20年。既往结肠炎20年。上午头晕明显,无头疼。分析:1.患者口干,是津虚,也可能有轻微热,患者腹痛,腹泻,粘液脓便,是里(脾胃)虚,也是伤津原因,天天拉粘液便,肯定伤津了。腹痛也轻了,但仍然有。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股骨头坏死 潘洪波

    局部用自制小针刀在透视引导下行双侧关节囊减压、股骨头减压,每周1次。按语股骨头坏死属中医学“骨蚀”“骨痹”“骨痿”“髋骨痹”等范畴。而这一病理变化过程,也同于现代医学对于骨坏死病理过程的认识,所以也可认为“骨蚀证”就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过程。

  • 产后缺乳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又称“乳难”“缺乳”“无乳”,以产后初期的缺乳最为常见,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但研究表明,产妇产后缺乳、乳房不适等现象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