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黄褐斑的中医论治

2021.08.08 1135阅读 评论数 5 21
黄褐斑的中医论治黄褐斑中医称之黧黑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一般多发在面部,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美观愈发重视,而黄褐斑发生也给女性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现介绍中医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从风论治】:六淫之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阳主疏泄,人体禀赋虚弱,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阳不固,易为风邪所袭,黄褐斑常因日晒发斑,首责之于风。《诸病源候论》记载:“人面皮上或有如马麻,或如雀卵上色是也,此由风邪客于皮肤,痰饮溃于脏腑,故生皯面皮蝇”。风常携火热之邪一同侵袭肌表,火为热之极,火日炎上,故多侵袭人体颜面部皮肤;火热之邪易生风动血,血热则燔灼津液,日久则瘀,则生暗斑。阳邪易耗伤津液,使皮肤失于滋润,故风邪所致褐斑常伴有脱屑;风性善行数变,走窜不定,侵扰皮肤,使其自觉瘙痒;《诸病源候论》又言:凡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风热之邪日久入里耗伤津,或出现小便黄,口渴喜饮水。
证候特点:黄褐斑常因日晒后发生面颊、鼻部红肿疼痛,愈后出现暗褐色斑片,伴瘙痒尤以面颊、鼻头、双手暴露部位为重,故但瘙痒颜面少量脱屑或伴小便黄,口渴喜饮水,舌淡紫苔薄白,脉沉滑,治宜祛风解表、滋阴清热。黄褐斑初期以风论动在古方“荆防方”为基础方加减变化,以达疏风解表止痒之功,药用荆芥、防风、蝉蜕、黄岑、苦参、僵蚕、连翘、茯苓、生地、金银花、白鲜皮、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祛风、健脾化湿、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凉血止痒之功效,从外涂用《美白祛斑霜》选用白芷、苦参、梅片、枯矾、珍珠粉共为极细末与雅霜调制成膏,每日外涂用3-5次,具有祛斑增白、润肤化湿、清热消炎、凉血止痒,长期外用无副作用,在外涂期间忌食公鸡、老鹅、龙虾、胡椒、白酒、猪头肉之发物其他化妆品暂停使用。如甲状腺肿大加:射干、象贝、郁金、王不留行;兼乳腺增生加:天花粉、生地、桔梗、灸鳖甲、木香、灸甲片、田三七、赤芍、紫花地丁;兼有口感舌燥胸闷气短,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合欢皮、麦冬、薤白、丹参、甘草等。
二【从肾论治】:《外科正宗》首提“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水,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黑乃肾之本色,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内寄命门之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秘,人身命门之火宜潜藏守伏为宜,离其位便成病态,肾阳虚则畏寒肢冷,脉沉细尺弱,显露出肾水虚衰较多,肾火虚则不能温养肾水,肾虚精亏,肾水不能上行滋养面肌肤,故而成斑。

证候特点:褐黑色斑点或斑片,多在面颊部出现,面色晦暗,伴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口中异味、饮食减少、大便不实,舌质少苔,脉沉细尺弱,治宜温肾阳、益精散寒。以《右归丸》加减,药用淫羊藿、菟丝子、制附子(先煎)、肉桂、鹿角霜(先煎)、肉苁蓉、巴戟天、杜仲、白芷、僵蚕、甘草,方中附子、肉桂、肉苁蓉温壮元阳;淫羊藿、鹿角胶、巴戟天、菟丝子温肾阳、益精;,杜仲补肾、强筋骨;熟地、山茱萸滋阴益肾、填精补髓,于“阴中求阳”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三【从血论治】:血瘀气滞,脾虚湿盛,女性属阴,女子以血为本,“且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月经以血为用,每次月经来潮都会消耗阴血,阴血的充盛与否关系到颜面之色的荣润枯槁,瘀则不能上荣颜面而成斑,古之“无瘀不成斑”的说法,说明瘀血与斑形成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容表里……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于黑皯”。气血来源于水谷,化生于中焦,输布于上焦,人之皮肤靠气的温养,血的濡润,气血充沛,则皮肤维持或发挥其正常功能,气血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或气血之间的协调出现异常,气滞血瘀,皮肤失去气血的温养、濡润,则见瘀斑瘀点。

证候特点:面部褐斑、灰斑或黑斑,对称分布,日晒后加重,伴瘙痒、大便燥结、经前小腹痛、月经量少、色暗淡、有血块、舌质暗红、舌边紫斑、苔薄、脉沉涩,治宜活血通经、化瘀行气。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发展与血瘀气滞息息相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对于此种黄褐斑,常用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药用桃仁、红花、白芍、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柴胡、枳壳、川牛膝、丹参、益母草、泽兰叶、鸡血藤、土鳖虫、白芷、三七粉、羌活、木香等加减主治。
【典型病案】:邱××,女,38岁,2008年6月20日就诊:患面部黄褐斑五年之久,伴有皮肤瘙痒、心情急躁、月经失调、腰膝酸软、夜寐多梦、全身乏力、舌红苔少、脉数、尿频便秘,
因患颈椎间盘突出症而来我院诊治,故似内服《小柴胡汤》加减1×30剂,
处方:柴胡10克、白芷10克、郁金10克、丹参10克、益母草10克、当归10克、玄参10克、合欢皮10克、苦参10克、黄芪20克、甘草6克、柏子仁10克、生地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鸡内金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具有疏肝理气、滋阴生津、宁心安神、健脾化湿、凉血退斑、活血化瘀之功效,外涂《美白祛斑霜》每日3次(每次先洗净面部后涂用),禁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正常入眠。一个月后来电话反馈:睡眠改善,二便正常,月经按时来潮,血块较多,面色斑块明显淡白,再将汤剂改为代加工丸剂,服用三个月左右(每日三顿,每次2克,饭后30分钟温水送服),
处方:当归100克、白芷100克、补骨脂100克、郁金100克、天花粉100克、生熟地各100克、女贞子100克、鹿角胶100克、龟板胶100克、玄参100克、姜夏100克、煅龙骨100克、菟丝子100克、肉苁蓉100克、山萸肉100克、青陈皮各50克、甘草80克、金银花100克、焦山楂100克,具有:滋阴生津、疏肝理气、健脾化瘀、补肝益肾、填髓固精、美白退斑、阴中补阳、阴阳双调、增强免疫、扶正祛邪,外涂《美白祛斑膏》,2008年11月5日复诊:见面部黄褐斑已基本消失,人见精神美丽,颈椎病也经过穴贴膏药和中药丸内服已告痊愈,后仍然以《六味地黄丸》+《右归丸》长期服用半年巩固其长远之疗效。
【体会】:治疗黄褐斑容易,治愈很难,因为许多女性已四处求医无门,只有完全把祛斑的希望寄托在“美容院”为此一年也要花去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左右,因为女性出门第一是要面颜美丽、皮肤洁白,第二身材要苗条才显人的年轻与气质,所以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之,可她们就缺乏中医知识,不能以中医辨证论治方式得以治疗,正如斑在面,病在内的理论指导,在疏肝柔肝、健脾化湿、滋阴生津、补肾益精、填髓固元、气血双调、宁心养神、增强免疫,抗御面部斑块之功能,外涂《美白祛斑霜》其中白芷、枯矾、梅片、珍珠粉具有化湿美白、祛斑清凉之功效;苦参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能。不仅仅对黄褐斑疗效显著,也对面部雀斑、皮肤干燥、发红、瘙痒均有润肤美白、清热凉血、止痒祛斑之功能,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内症外治、外斑内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施治、以求治本的远期效果。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卢斌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5-31 06:35 评论数 0 0
  • 姜素恩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3-19 08:58 评论数 0 0
  • 徐海伦 资质认证

    我老师喜欢用当归芍药散治疗黄褐斑,效果还不错

    2022-01-03 10:51 评论数 0 3
  • 张训景 资质认证

    许多人都需要,尤其是爱美女性。谢谢分享,受教了

    2021-12-30 08:51 评论数 0 0
  • 施良彬 资质认证

    老师您好!请问美白祛斑霜内配方的用量是多少呢?

    2021-08-11 04:12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 夏耀飞

    养阴清肺汤与玄麦甘桔汤合方加减治疗咳嗽咽痛聂某某,女,71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2年8月16日初诊。正如方名所示,养阴清肺汤即可清肺之热,又可养肺之阴。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

  • 通脉四逆汤方类 李华歆

    ——威廉·李卜克内西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通脉四逆汤方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通脉四逆汤干姜,强人可四两。

  • 水肿小记 张宝华

    脾虚水肿多由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引起。水肿日久不退,必损及于阳,可形成脾肾阳虚;若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水肿日久不退,水邪久羁与血相搏,瘀阻脉络而成瘀血症。

  • 医案一则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针药并举治疗头痛验案一则。效:2023年10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经针灸及服用中药一剂后自觉头痛症状完全消失!

  • 自汗,眩晕,腰痛案 张宝华

    李某,女,68岁。汗出,体倦乏力多年,伴有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胀。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 桂枝汤 李华歆

    说它不是“解表剂”的原因还有具体条文,比如《金匮要略》的一条这样说: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桂枝汤”的功用并不在于“解表发汗”而是在于“补益调和”内部的紊乱进而达到病愈!

  • 学习中医中风 谢江强

    中风是以来势凶猛,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的病证。中风之后常留有后遗症。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忧思悲恐,情绪紧张亦为中风的诱因。

  • 桂枝甘草汤 李华歆

    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再看看“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