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随证治之—见证“柴胡桂枝汤”的临证魅力

2022.04.20 3267阅读 评论数 15 22

患者:赵某某(住院患者)

性别:女

年龄:68岁

初诊日期:2022年4月11日

主诉:乏力、背痛日久。

现病史:患者因脑梗后遗症在我科住院治疗,因前几天与他人生气后诱发身体不适,经主管医生推荐遂求诊中医治疗。现症见患者半夜口干老起来喝水,纳差,乏食欲,眠尚可,但背一疼就睡不好,小便偶有不适(排尿后还想尿但没有),大便可,一天一次,有汗(后背、四肢粘手),怕冷明显,尤其整个左下肢格外怕冷,能走但走路没劲,迈不动腿,坐下起身时需扶轮椅用很大力才能站起来,背一凉就会咳嗽,平躺时脐周自觉发凉,需盖被保暖,脐上下左右压痛,小腹正中按压不适,双胁肋叩击不适,舌质偏暗,苔白厚腻略水滑,舌下略瘀,左脉:寸略沉无力,关浮有力缓略弦,尺略沉有力,右脉:寸略浮稍无力,关弦浮有力,尺略沉有力。

诊断:气郁兼表兼寒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药房代煎)

方组:柴胡60   姜半夏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党参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制附子30g

      干姜20g   大枣6个(擘) 葛根60g  仙鹤草60g

禁忌:寒凉,生冷,水果,刺激性、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治疗效果:4月13日反馈:服药2剂后胃口大增,能吃下一个馍喝一碗粥了,左下肢有点劲了,出汗少了,4月14日反馈:左下肢腹股沟处疼痛大减,可以抬腿屈伸了,纳可,出汗减少,身上有些劲了。

二诊(4月14日):患者诸症改善,仍伴咳嗽,背凉就咳嗽,腹部躺下就凉,舌脉同前,续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党参易人参20g,仙鹤草100g,制附片45g,葛根75g,药房代煎),方如下:

      柴胡60   姜半夏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人参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制附子45g

      干姜20g   大枣6个(擘) 葛根75g  仙鹤草100g

治疗效果:4月14日下午反馈:用药后有眼花,迷迷瞪瞪的感觉,BP:137/63mmHg,无其他不适,当时考虑是个“瞑眩反应”,嘱患者续服,4月15日中午反馈:眼不花了,走坡路能自己走上去了,虽然比较慢,较之前推轮椅走上去已有很大改善,下肢可以屈伸了,感觉发凉感从腹股沟热到膝盖了,只剩膝盖往下凉了,背部感觉有热乎感了(但不是特别明显),整体感觉身上怕冷减轻,平躺时脐周凉也感觉减轻点了,续服。

注意:用完二诊方后患者头晕眼花迷瞪,当时考虑是“瞑眩反应”,但事后一查不像,倒想大量葛根扩张脑部血管所致,遂三诊去掉葛根,未在出现所谓的“瞑眩反应”。)

三诊(4月16日):患者述咽痒,一痒即咳,闻刺激性气味即咳,咽部有阻挡感,略肿,左侧扁桃体略肿大,流清涕,背仍凉(但减轻了,凉的时间缩短了,热的时间长了),左小腿有不适感,舌质淡,略厚腻,脉同前无明显变化,续以柴胡桂枝汤加减2剂(人参易党参,加茯苓20g,川牛膝30g,百部30g,山萸肉45g,细辛12g,仙灵脾30g,连翘10g。药房代煎),方如下:

       柴胡60     姜半夏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党参20g    桂枝20g     白芍20g    制附子45g

       干姜20g    大枣6个(擘) 茯苓20g  川牛膝30g

       百部30g    山萸肉45g    细辛12g    仙灵脾30g

       连翘10g

治疗效果:4月18日反馈:咳嗽减轻,背凉的地方往颈椎方向向上移动了,左下肢小腿有劲了,感觉小腿表皮不紧了,里面仍紧但较之前减轻了,双脚后跟热乎了,脐周凉再次减轻了,嘱其续服,4月19日反馈:后背时有一阵热流冲向颈椎,左小腿的不适感由膝盖向下再次移动到小腿中间位置了,嘱续服。

四诊(4月19日):患者述头部有昏蒙不清亮,眼模糊,双胁肋部有胀满不适(不重),头偏左挤压左侧扁桃体时有明显不适感并会引起咳嗽,左下肢只余从小腿中央往下凉了,续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桂枝易肉桂20,川牛膝加至45,细辛加至15,仙灵脾加至45,加薄荷15,桔梗20,川芎15,药房代煎),方如下:

      柴胡60     姜半夏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20g

      党参20g    肉桂20g     白芍20g    制附子45g

      干姜20g    大枣6个(擘) 茯苓20g  川牛膝45g

      百部30g    山萸肉45g    细辛15g    仙灵脾45g

      薄荷15g    桔梗20g     川芎15g  

治疗效果:4月20日反馈:左下肢发凉感再次好转,下移至脚踝处,只余脚踝及足部凉,头脑清醒了不晕了,偶有咳嗽,头偏左挤压左侧扁桃体时略有不适感,也不引起咳嗽了,嘱其续服。此病案未完待续,继续治疗中,欲知后面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关注浏览笔者空间即可。

按语:此例患者脉浮、苔厚腻,情志不畅,可见是典型的柴胡桂枝汤证体质,并伴有里虚寒,初诊以柴胡桂枝汤为主方治疗,加仙鹤草补虚,葛根解肌治疗背部疾患(后续引起虚假的“瞑眩反应”,忽略了葛根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此为笔者失误,惭愧),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方向以对,遂乘胜追击,据证加减,加附子45g加强温经散寒之力,果不其然,患者症状再次得到改善,继续守方治疗,加川牛膝取其引血下行之功,百部30g治咽痒咳嗽(国医大师张志远经验,笔者屡用不爽),山萸肉温肾补阳益气力,细辛温肺化饮搜阴寒痼冷,仙灵脾补肾温肾阳,薄荷清利头目,川芎助清阳之气升发......,诸药合用,患者症状逐步改善,再次见证中医临证的魅力,还是医圣说的那句话:“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吕嘉荣 资质认证

    感觉一般来讲,剂量平稳一点病人更容易接受。自己担风险也小。

    2022-05-16 03:53 评论数 1 0
    1.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吕嘉荣

      你好,大多数中医都是常规量,我这个量是按东汉时期一两15.625克,取整数15应用的,可能是用药习惯了,疗效也在,患者也就接受了

      2022-05-16 08:02 评论数 1 0
    2. 吕嘉荣 资质认证 回复    宗琪

      这个量的问题其实可以讨论的东西很多。

      2022-05-16 08:17 评论数 0 0
  • 余伟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5-06 03:43 评论数 0 0
  • 王明莉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5-02 09:29 评论数 0 0
  • 段昌海 资质认证

    他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较多

    2022-04-29 08:05 评论数 1 0
    1.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段昌海

      这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很多例子

      2022-04-29 08:07 评论数 0 0
  • 段昌海 资质认证

    药量是一天一剂吗

    2022-04-28 09:33 评论数 2 0
    1.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段昌海

      是的

      2022-04-28 09:56 评论数 1 0
    2. 段昌海 资质认证 回复    宗琪

      你平常用药量也是这么大还是重症

      2022-04-28 10:12 评论数 2 2
    3.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段昌海

      平时几乎都是这个量

      2022-04-29 07:51 评论数 0 2
    4. 宗琪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段昌海

      老师可以搜一下,原方原量原比例经方,河南涂华新老师

      2022-04-29 07:52 评论数 1 0
    5. 段昌海 资质认证 回复    宗琪

      知道涂新华,只是没用过这个量。

      2022-04-29 08:04 评论数 0 3
    6. 闫雪丹 资质认证 回复    段昌海

      表示我不敢用这么大的量😇

      2022-04-30 06:19 评论数 1 0
    7. 段昌海 资质认证 回复    闫雪丹

      涂新华是原方原量

      2022-04-30 10:3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苏仁膏 陈鹏

    苏仁膏文/陈鹏医生[何为养生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药食同源的食品,在精简复方汤剂的基础上,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它属于食品,几乎适合所有人群,尤其针对亚健康人群,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常人对于《外台秘要》茯苓饮的认识 张宝华

    外台茯苓饮概述外台茯苓饮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常见问题解答问:外台茯苓饮有哪些作用?答:外台茯苓饮的配方为:茯苓9克、白术6克、枳实6克、橘皮6克、生姜4片、大枣5枚(擘)。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