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三十七条(一)

2025.07.01 26阅读 评论数 1 4
一百三十七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这条他说“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太阳病是病在表,要是发汗不解,是可以重发汗的,那为啥先生搁一个“重发汗”在这儿呢?这句话“重发汗而复下之”的“重”是zhong'而不是chong'。若按chong'来解,太阳病发汗不解依法还得发汗,这是合理的,这里呢?从整个条文来看后面这是误发了,所谓的“重发汗”是不得法度的发汗,“重发汗”就是给发错了,比如病人是桂枝汤证而大夫给用了麻黄汤或者用大青龙汤,这不就是都错发了嘛。“重发汗”,重发汗病常常不解,所以太阳病应该微微似汗出才能好,假设大汗流漓,病必不解,前面先生已有明言,他在桂枝汤后面就说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嘛。那么要是病不解,若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而不能用泻药,“而复下之”,这也说明是个错误,治疗上是一错再错,这个大夫一再地有问题,错误是一个接一个。

由于津液亡失,尤其是复下,表没解而复下之,病必陷于里,这个病情的发展必然是这个趋势的。人体的津液被亡失,胃中的水分也被夺失,所以“不大便五六日”。胃中的水分被夺,大肠津也会亏,大便肯定就要干了,五六天不大便是其征了。“舌上燥而渴”,津液亏虚,无以上承奉养舌本,舌燥而且渴。不大便五六天,舌上燥而渴,这说明是陷入阳明病了。而阳明病应该发热,本条仅仅“日晡所小有潮热”,就是稍稍有一点发热,在这个日晡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申时病人有点发热,那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上面这个结胸证,水结在胸胁,病体外面不会有大热,不会大发潮热的。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从心下到小腹硬满,不但硬满且还疼痛,到了什么程度呢?病人这个肚子不可触近,你的手要是稍稍接近,他就疼得不得了。这是相当的实了,都这个样子了。这样的实,常态下病人定是要大发潮热的,但唯独在结胸证不大发潮热,而是小有潮热而已,因此这也肯定是结胸证,“大陷胸汤主之”。这个是特别重的重症,结的面儿太大了,从心下到少腹全硬满而痛不可近,疼得也剧烈,结的面儿也相当大。这样的病人你遭遇一个就会终生难忘的,这是个很厉害很厉害的病症。

前面咱们说了一百三十六及一百三十七两条,先生深入探讨了结胸证,这两段是相互反映的:一百三十六条说的是热实,一百三十七条说的而是水结,但实际都是在说明水热互结,结胸证就是水热互结而成的。这条先生再深化一下结胸证的相关问题,那么到这个地方,大结胸证差不多从各方面都说明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是完备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认识与草药治疗 崔国宁

    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可致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疾病。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膀胱,可引发泌尿系统疾病。

  • 中医治疗间质性膀胱炎临床用药规律 崔国宁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膀胱疼痛、尿频、尿急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合理选用中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以下将详细阐述中医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用药规律。

  • 98条 李华歆

    1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服用“小柴胡汤”后患者下利症状加重,说明里阳进一步被损,最后仲景进一步阐释了问题的根本: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 百江行 陈鹏

    百江行文/陈鹏百江霜降已晚秋群贤毕至写离愁举杯先问浮生事浊酒三杯润我喉

  • “乏力伴经前头痛腰酸”—经方加减二诊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43岁初诊日期:2024年8月31日主诉:乏力,贫血,经前头痛,经期第3天有大血块。《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 吴春水

    气阴两虚所致心悸治验案李某,男,55岁。症脉参合,辨证为气阴两虚之证。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阴两虚之证,缓解心悸等症状。

  • 脾胃虚寒所致胃痛治验案 吴春水

    症脉参合,辨证为脾胃虚寒之证。患者服用10剂后,胃痛明显减轻,四肢渐温。在治疗上,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虚寒之证,缓解胃痛等症状。

  • 中医治疗肺结节的病案分析 崔国宁

    因体检发现肺结节前来就诊。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但对于肺结节的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 根据治疗医案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一点理解! 黄阁

    《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根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我构想出一个故事:冬天北方寒冷,在人还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居家不出(表)。

  • 3剂中药治愈“食物过敏”案 宗琪

    诊断:食物过敏处方: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1剂方组:桂枝12g赤芍12g生甘草10g生麻黄10g苦杏仁12g生石膏45g刺蒺藜10g荆芥10g防风10g当归10g牡丹皮10g生姜3片大枣3个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