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出去入四味

2021.12.18 796阅读 评论数 6 24
中医临床诊治疾病,注重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升降出入为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之准绳。

升降出入是机体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升降出入正常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条件。而人体升降出入的枢纽就是中焦脾胃,脾主升,胃主降。

如果一旦人体的升降出入失其常,则就会百病从生。当人体的升降出入枢纽发生异常时临床中通常以升降出入四药即桔梗、枳壳、木香、炙甘草来进行调节。

1、桔梗,为舟楫之药,可以把气机升到肺咽部。
2、枳壳,可降周身之浊气,枳实作用更强,整条消化道有气滞阻塞的皆可破。
3、木香,能把懒动的脾胃振作起来,把腹部郁滞之气分散到四肢。
4、炙甘草,补中焦,就好如军队作战时,只有把粮草囤足了,军队才跑得动一样。

在这四味药中桔梗、枳壳、木香又叫做胸三药,治疗胸胃气机郁滞有良效,而加入了炙甘草,它们的作用就更全面了,可以从中焦入手调整全身的气机,只要改变药物的比例就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内经》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机根于中,气立根于外。中医别列阴阳,逆从以顺。这句话是说在诊疾疗病之时,务须注意其气机之升降出入,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疏理气机,调和阴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令其调达。

中医治病就是阴阳达到平衡,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心火下移,肾水上腾,肝气生发,胆汁降泄等等。由于升降有序,出入衡常,故能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泰,气血和畅,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如果气机阻滞或运行逆乱,而致升降失调或出入不利,就会影响五脏六腑,波及表里内外、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从而发生种种病变。如肺失宣降,则胸闷喘咳;胃失和降,则嗳腐呕恶;脾不升清,则便溏腹泻;肾不气化,则癃闭淋浊;气血逆乱,则昏仆晕厥。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因此,诊疾疗病之时,务须注意其气机之升降出入,'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疏理气机,调和阴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广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肝气从左升,常用用量小于10克的柴胡;肺气从右降,常用苏子,杏仁也!

升(桔梗)降(枳壳)出(木香)入(炙甘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单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案 孙亮

    患者贾某某,男性,5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3医案44王某,女,63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胃理气,虚实并治。医案45蔡某,男,55岁。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寐浅易醒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13日邹某,女,64岁,初诊。主诉:寐浅易醒5个月现病史:面色少华,精神一般。诉去年在中医外科老医生处就诊,老医生让其服用膏方,后自费四千元购回膏方服用。目前肝功能正常。真阳不潜则寐浅易醒。寐浅易醒好转,时有做梦。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