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植山治疗心脏病验案赏析
2009年4月11日接诊患者陈某,女,69岁。心慌心悸年,彩超提示:左心房稍、三尖瓣返流、肺动脉高压、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室颤。
患者形体中等,面色萎黄无泽,神疲乏力,四肢冷,头晕,时有黑朦,下肢浮肿,皮肤粗糙,皮下静脉显见。室颤发作时患者头晕不能平卧,大便干结,舌暗胖苔薄润,脉沉数,三五不调。
处方:熟附片15g(先煎1小时),云茯苓15g,茯苓皮15g,白术30g,赤芍30g,制川军10g(后下)。
2009年9月17日复诊,诉说药后较舒适,诸症均有缓解,下肢浮肿已不明显。然不服药仍心慌不适,口渴,小便量少,服用利尿剂后感觉舒适,腹胀,胃中有振水声,夜间腿抽筋,舌暗淡苔薄润,脉沉数,三五不调。腹部按之软。
处方:熟附片10g(先煎30分钟),紫油桂3g(后下),川桂枝10g,云茯苓15g,白术20g,建泽泻30g,猪苓10g,赤芍药20g。
按:患者面色萎黄无泽,神疲乏力,四肢冷,脉沉等提示患者阳虚症状明显,头晕、下肢浮肿、胃中有振水声、小便不利、使用利尿剂后方感舒适、舌胖等提示患者体内有水。真武汤为温阳利水剂,主治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为特征的病症。《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头晕、心悸者发病时的情形。本案患者的头晕、黑朦、心悸、不能平卧等即属于此。对于此阳虚体质的心脏疾病兼有便秘者,可在使用温阳药的同时配合使用大黄,此为温下法,断不可忽略患者体质状态而纯用下剂。
二诊时患者阳虚证象已不若原来严重,而出现口渴、小便不利的气化不利证,故减真武之量而合用了五苓散。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腹胀,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所致,不可滥用理气药而陷入对症状用药的误区中去。
此案初看症状繁多,症情复杂,然只要抓住“阳虚水泛”这一主要矛盾,便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理论研究 马端午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被后世医家作为“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而伏气说在温病学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张琦更认为“冬伤于寒”其实质是“冬不藏精”而“内热郁积”。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不论从养生角度,还是从病因角度,“冬伤于寒,春必温病”都有重要意义。 -
夏日敷贴,助你康养 杨悦娅
当前正值"入伏"之际,中医外治疗法"三伏贴"冲上热搜,并受到热捧。简单的说就是夏季入伏实施中药贴敷穴位,被称之为"三伏贴"。"三伏贴"实施在初伏开始,每一伏里贴敷3至5次不等,一般连续贴三年多有收效。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名家医案经验总结 周家霁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下结合国医大师徐景藩、李佃贵、路志正、周仲瑛等名家医案,总结其治疗思路与用药特色。 -
养脾胃的经典方剂与名家经验:从古籍到临床的传承智慧 周家霁
历代医家对脾胃养生与治疗尤为重视,创制诸多经典方剂,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独特经验。经典方剂与名家经验相互印证,不仅彰显中医对脾胃生理病理的深刻认知,更为现代脾胃病防治提供了“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值得后世深入挖掘与传承。 -
浅谈惊悸、怔忡的内在关联 郭文龙
惊悸和怔忡是中医中两个与心神不宁、心悸相关的病症,它们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然而暂惊轻于常惊,明悸重于暗悸。怔忡,惊悸之渐也,故惊悸宜知轻重,一遇怔忡即宜防惊,一惊即宜防悸。 -
从"治中焦如衡"谈脾胃调治的平衡之道 刘颖
《临证指南医案》中"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八字,道尽脾胃病辨治精髓。此案始悟"如衡"二字,非独指药量平衡,更在于对病机矛盾的精微把握。半夏泻心汤更是平衡之道的典范。此等治法,实为"治中焦如衡"的现代化诠释。"脾胃之治,终究要在动荡中求平衡,在矛盾中寻和谐。 -
流注痰核鹤膝风区别及中医治疗 崔国宁
而流注往往是多发性、转移性的脓肿,初起症状相对隐匿,部位较深在肌肉之中。(四)中医治疗1.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和营通络。若痰核较大,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术后需注意防止感染,调理体质,以防复发。 -
名家医话:谈耳聋治肺 马端午
谈耳聋治肺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除耳的局部病变外,多见于其他病的兼证。此外,尚有耳聋属肺者,故有“耳聋治肺”之说。综上以观,“耳聋治肺”之说,实补充了《内经》、《中藏经》以及《伤寒论》对耳聋论说之不足。以此辨证,则应用耳聋治肺法,庶可无误矣。 -
《伤寒论》中杏仁用法的变化 崔国宁
(二)对药物功效深入理解的重要性1.突破传统认识《伤寒论》中杏仁在麻黄汤中的用法分析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对药物功效的认识。 -
国医大师治疗妇科肿瘤经验浅谈 高帆
因此,治疗妇科肿瘤的关键在于调理气血,使之达到平衡。综上所述,国医大师们在治疗妇科肿瘤时,强调调理气血、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辨证论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最新文章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咳嗽方剂举例及特点 崔国宁
丸剂的作用较为缓和,适合慢性咳嗽患者长期服用;汤剂的药力较强,起效较快,适用于急性咳嗽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疗高烧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锡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中对发热的治疗有着深入的阐述。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鼻炎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二)注重药物的配伍协同作用《太平圣惠方》中治疗鼻炎的方剂注重药物的配伍协同作用。通过对《太平圣惠方》中治疗鼻炎的方剂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其用药规律。
-
《太平圣惠方》中治疗遗尿的用药规律 崔国宁
对其治疗遗尿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古代中医治疗遗尿的智慧。而《太平圣惠方》更侧重于从传统中医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出发进行用药。
-
了凡四训的理论指导思想对中医方剂学开方的启示 崔国宁
"改过之法"是《了凡四训》中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方剂组成和用药原则方面,《了凡四训》的思想也能带来启示。此外,《了凡四训》所提倡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中医方剂学的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也具有重要意义。
-
升麻鳖甲汤治各种疑难杂症的皮肤病 韦毓安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此段指出,升麻鳖甲汤是治疗阴阳毒的主要方剂。这都与升麻鳖甲汤治疗的阴阳毒的病机相符。综上所述,升麻鳖甲汤在皮肤病的运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免疫有关的皮肤病,另一类则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
-
颈型颈椎病→葛根汤 韦毓安
对于感受风寒,这种肩颈部经脉拘急,用葛根汤,效果非常好。
-
养肝补肾生发乌发 韦毓安
是故,肝血充足,肝气才能随着春气把体内的气血生发出来。若是肝血不足,肝气无以生发,头发又怎么会好?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藏精。
-
降脂(高脂血症) 韦毓安
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体力劳动的减少,血脂高的中老年人近年来迅速增多,体检时被确诊患上高脂血症的人"多如牛毛"。人们对于"高脂血症"似乎已经麻木了。
-
腰痛→温肾阳、强筋骨方 韦毓安
三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质较弱或肾阳不足引起的。仅温补肾阳是不够的,因为阴阳是相互制约的,阴阳互相依存。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和腰腿冰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