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 “麻黄升麻汤”

2021.06.13 88阅读 评论数 2 3

 

《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去节) 二两半 升麻 一两一分 当归 一两一分 知母 十八铢 黄芩 十八铢 萎蕤 十八铢 芍药 六铢 天门冬 (去心) 六铢 桂枝 (去皮) 六铢 茯苓 六铢 甘草 (炙) 六铢 石膏 (碎,绵裹) 六铢 白术 六铢 干姜 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麻黄升麻汤”自古以来就是家们争议的焦点,很多认为它描述症状离奇混乱压根就不是仲景的方,今天让我们抱着研究的态度来试着解释一下!
  还是先看条文:伤寒六七日的时候,患者的病情仍然不解,医生似乎想用“下法”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而就是因为这个“下”才引发了接下来一系列的病症
  患者此时的脉象为“寸脉沉而迟”,寸口脉对应为一身阳气最充盛的位置,而现在反而见了“沉迟”,“沉”为里,“迟”为寒不足,说明当下患者胸中“阳气”不足!这可能就是患者出现“手足厥逆”的根本原因!“下部脉不至”中“下部”应该是与寸口相互维系“尺”,此脉“不至”,“至”的意思是来、到的意思,“不至”说明摸上去似乎摸不到,这正好与寸口脉相反其实提示津液亏虚


  患者此时见: “唾脓血,泄利不止者”,“唾脓血”说明此时邪气心肺已经伤及“血分”,“泄利不止”说明患者里阳虚衰,津液大伤!
   结合患者“脉证”分析来看,表邪前提直接一方“大下”后损伤胃中津液,导致里阳虚衰,故“泄利不止”,表邪心肺化热咽喉为肺所主,“咽喉不利、唾脓血”,此时患者正处于血分被伤,津竭液枯,里阳恢复如果清热则恐热,这个问题比较矛盾复杂所以仲景曰其为“为难治”!
   治疗上仲景用“麻黄升麻汤”,麻黄、桂枝、升麻、石膏辛凉解毒托邪外出,知母、黄芩、萎蕤、天门冬清热滋阴,当归、芍药血分,干姜、甘草温里阳,白术、茯苓补土利湿,中气如此寒热舒张有驰表里邪得辛凉清透,血,阴分得补,里阳得温,故病愈也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批评指正诊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诊病方可
3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其实我感觉一些专家学者去研究麻黄升麻汤是不是仲景的方,有些研究偏了。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仲师写伤寒杂病论也不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几个经验方。而是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的体系,一套治病的诊疗思维。

    2021-06-15 06:29 评论数 0 0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这是个针对非常复杂病机组成的复方

    2021-06-14 09:35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附子在伤寒论中应用的方剂及作用 张宝华

    此方中附子温阳散寒,与干姜共同起到回阳救逆的作用。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医案40王某,男,56岁。心下痞即胃部痞塞不通,痞证的特点是中焦脾胃痞塞不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憋闷,同时还有上热下寒的特点。医案41骆某,男,60岁。方中黄芪有托疮生肌之效,于胃复合性溃疡疗效确切。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不再是疑难杂症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从厥阴气化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 罗沿印

    慢性肾脏病发病之根本源于肾精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