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联系,贯通文字,前后互参《黄帝内经》治学方法之四
兹有拙作一篇,蒙《中医教育》杂志不弃,得以刊载。此文乃仆研习《黄帝内经》治学方法之心得,因篇幅颇长,不敢一夕尽呈,遂分作数期,以飨同好。诚盼诸君不吝珠玉,惠赐教言,以启愚蒙,共探岐黄之奥。
4 重联系,贯通文字,前后互参
研习《内经》,须注重文字间的联系,或同篇对比,或异篇互举,将原文横向联系起来,集成《内经》中散见于各篇但论述同一主题的原文[11],切忌断章取义,以下援引一例以证之: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句之解释,历来聚讼不已,可谓见仁见智。大体有以下诸说:一者,以王冰为代表,曰:“此重明可汗之理也。为体若燔炭之炎热者,何以救之?必以汗出,乃热气施散。”[12]指出以发汗法治疗暑病之“体若燔炭”。二者,以吴崑为代表,径直将“因于寒”移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下,并将“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于本句下[13],即“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此举于文理通顺,于医理符合临床,故后人多参之,然亦有人批评其擅改经文,不遵校勘法度,如汪昂评曰:“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较嫌于轻擅。”[14]三者,杨上善《太素》作“汗出如散”,注曰:“虽汗犹热,汗如淋浴,汗不作珠,故曰如散也。”[15]四者,以今人为代表,如成肇智和姚纯发所说:“汗出而散应理解为大汗出而脉象散大。”[16]以上诸说,各有阐发,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之处。但笔者认为杨说更可信。本句所言乃暑邪伤人所致大热之象,安敢发汗以治之?若强发汗,有如抱薪投火,无疑加重病情。再者,纵观全文体例,明言人体感受“寒”“暑”“湿”“气”等病邪后阳气的病理改变,整节均以症状行文,若“汗”作“发汗”而言不免显得突兀,于全文体例不合。故王冰之说难以服人。吴崑之说符合临床,后世医家在治疗外感病高热无汗时,多用汗法取效,正如张仲景所论外有阴寒束表,内有阳气拂郁不得越之“不汗出而烦躁”,即用大青龙汤一汗而散之,然此说亦言治法,不合全文体例,不能以其临证价值巨大便否定原文事实。至于今之成说独辟蹊径,以汗出后脉象散大释此句难免牵强附会,全文均言症状,而何以此处独以脉象言之?观杨上善“汗出如散”之说最能予人以启发,因暑为阳邪,易使腠理开泄,《素问·疟论》曰:“夏病者多汗”,此处指暑邪开泄腠理后汗出的状态,是人与自然相协调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自适应现象,正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外来之暑邪有随汗而解之机,此言人体的自救功能。且“而”与“如”通用在古籍中并不鲜见,《灵枢·经脉》即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此处“而”即为“如”意,指喘息所发出“喝喝”之声。《素问·热论》亦记载“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汗出则暑邪随之外泄,故曰不可止。此异篇互参,亦是本校法之具体运用。
由上可见,研读《内经》不可割裂文字,应前后互参,横向联系,对于理解经文本意大有裨益。
注:合临床,研经索旨,理系实践等及参考文献容见后篇。
引用信息:
彭幽,崔崇嵩,荆雅楠等.从“诵记-解字-校注-联系-实践”多维度论《黄帝内经》治学之门径[J].中医教育,2025,44(04):71-75.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二条(三) 张宝华
本是十枣汤证,同时又有葛根加半夏汤证。如此看来,本条条文所说的症状是串的。那本条条文就是两种病:一种葛根加半夏汤证,一种十枣汤证。即葛根加半夏汤证:头痛,发热恶寒,脉浮又呕吐、又下利;同时有十枣汤证: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这种悬饮内痛的症状。 -
中性视网膜炎(飞蚊症)医案解析 黄世清
中性视网膜炎(飞蚊症)医案解析:方药组成:褚实子25克,菟丝子25克,茺蔚子18克,三七粉3克(冲服),甘枸杞15克,木瓜15克,丹参25克,鸡内金10克,淮山25克,薏苡仁30克,山楂25克,炒二芽各25克。精血亏虚,目失濡养,致视力下降、飞蚊症。 -
5剂续命汤治愈“左侧身体不适1年余”案 宗琪
患者:赵某性别:女年龄:31岁初诊:2025年5月25日主诉:左侧身体不适1年余。《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
感冒后咳嗽兼水肿案一则 高颖
三方合用,紧扣病机,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治疗特色,对于临床治疗外感后咳嗽兼水肿,尤其是伴有痰饮体质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头痛数日中药3剂愈 蔡根深
赖某某,男,51岁,2025年5月31日就诊,主诉:头痛数日,数日前因喝酒过度后放羊时,在草地上睡觉数小时(中午)后出现头痛,呈全头痛,畏寒,乏力,出汗,纳差,大便隔日一行,既往有哮喘病史。6月3日复诊诉头痛已消失,要求再调理、巩固治疗。 -
【临证医案】痛风茶饮调治代谢综合征验案一则 黄世清
痛风茶饮调治代谢综合征验案一则一、病例概况高某,男,35岁,2023年3月初诊。平素嗜食肥甘,运动量少,属典型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可见,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后,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内可实现尿酸下降20%-30%,甘油三酯降低15%以上,为代谢综合征防治提供了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条(四) 张宝华
如果自己好的话,可不是三天两天能恢复的,得十余日这么个时间,津液恢复了,胃气也和了,谷气也能下布了,但病人要发生瞑眩。瞑眩是病欲愈的反应。那么这段主要讲的就是火攻使内热加甚,胃中水干,而为上述的一系列症状。所以表证有内热时绝不能用火攻。 -
疳积 谢江强
脾虚积久,疳积不化林某,女,5岁。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口馋嗜食,舌苔薄稍腻,便干溲通,此脾虚积久,已成疳积,调当消扶兼施。该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乃疳积日久,损伤脾胃,生化乏源,皮肤肌肉失于润泽;口馋嗜食,舌苔薄腻,大便干结乃脾气不畅,疳积不化。 -
术附汤治疗肩周炎 伍丽贤
-诊处方:生白术30g,炮附子15g,炙甘草6g,生姜18g,大枣3枚。总结术附汤治疗肩周炎的核心在于"温阳散寒,暖肌通络",尤其适合慢性、虚寒型患者。 -
柴胡桂枝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感冒医案一则 高颖
在本案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中痰涎的症状,正是痰湿内阻、胃气上逆的表现,因此使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来和胃降逆、化痰祛湿。该方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合方而成,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组成。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 高帆
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结节经验浅谈《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记载了众多行之有效的经方,对于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运用《伤寒论》中的经方进行有效治疗,成为许多中医师关注的重点。
-
更年期发热 何聪
患者为55岁女性,近一年来表现为白天心神不宁,夜间易惊醒,醒后出现心悸,伴有骨蒸潮热、盗汗,并时有大便秘结。经多方诊治,初期以清热泻火、通便为主,后期转为补益气血,但患者反应治疗后期出现上火现象,疗效不佳。治疗应以清除虚热、除骨蒸、安神定惊为主。
-
中医治疗怀孕后失眠的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本文深入分析中医在治疗怀孕后失眠方面的用药经验,包括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具体药物的运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医以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治疗怀孕后失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用药经验为临床治疗怀孕后失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大夫,你说的真准,中药吃到第四天,症状加重了…… 于军
出现瞑眩反应是件好事,说明人体病态平衡被打乱,正在重新调整为健康平衡。大部分人服中药后三至七日发生瞑眩反应,一般持续二至五天。一般情况下,若瞑眩反应不重,可继续服用中药。
-
《金匮要略》产后腹痛之大概 张宝华
揖首《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神通先师,希冀达本旨至观产妇后腹痛,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综上,概产后腹痛于《金匮要略》中,虚寒者,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血痹者,枳实芍药散;淤血者,下淤血汤;阳明里热,恶露内结者,大承气汤。
-
医案浅析 胡松岩
刘某,男,25岁,本地人,学生主诉:鼻塞1周,加重流黄绿涕4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2%,淋巴细胞比率19.0%;鼻窦CT片提示:左上颌窦见液平面。赵某,男,46岁,本地人,职工主诉:发热、咽痛3天。
-
一剂柴胡桂枝汤治愈“月经推迟10天”案 宗琪
患者:耿某某性别:女年龄:37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1日主诉:月经推迟10天未来。9月13日反馈:服药一剂月经来临。条文学习:《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
九月的风 陈鹏
九月的风文/陈医生2024.9.3我想站在高山之巅大声呼唤你我想打马过草原邂逅一下活泼的你九月的秋风扫过平川那些活着的死人和死去的活人心连心旷达无边的草原上空有一只鹰在盘旋花瓣纷纷落下化为护主的黑泥时光悠悠如一辆破旧的公交车那一年我就这样摇摇晃晃去见你黜江
-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 谢江强
肝气不舒的孩子,家长最应该重视1.孩子为什么压力大、肝气不舒中医认为,人有压力就会导致肝气不舒,气机就会郁结。一了解,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极高,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家长给他报了7个补习班。一般人会认为主要是因为孩子经常生病,家长的情绪才会如此焦虑。
-
打碗花儿开了 陈鹏
打碗花儿开了文/陈鹏2024.8.6流星划过夜空在虚空和妙有之间划下了灿烂的问号鸽子停在寺庙里屋檐下聆听那沧桑古朴的佛音营营苟苟的凡夫在红尘中沉浮悲欣交集中过完一生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遁世幽居不比凡夫众生高贵或低下打碗花儿开了开在青黄交错的北国之春里那是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