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故事】经方实用辨治外感发热一例

2020.02.09 106阅读 评论数 1 10
盘某 女 35岁 2019-12-14 初诊 主诉:发热1天。前曾进食辛辣,昨日下午起出现外感发热,发热38.3℃,恶风,后脑勺头痛剧,咽痛,肩膀身骨疼痛,周身乏力,无汗,纳寐欠佳,舌质红偏暗,苔薄白少。 辨证论治:太阳病 外感发热 葛根汤化裁 葛根 30g       麻黄 10g    桂枝 10g   大枣 10g 苦杏仁10g( 打)    桑叶 10g    黄芩 10g   法半夏 12g 紫苏叶 10g       淡竹叶 6g   细辛 5g    生姜 15g  生甘草 6g       连翘 8g    白芷 10g   川芎 10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 3次 饭后半小时温服 医嘱:多饮温开水,忌辛辣,忌油腻,忌生冷,忌与西药同服。 2019-12-17 二诊  服上方3剂,已无发热,周身乏力感稍轻,现眼睛红肿,晨起眼屎多粘,嘴巴起疱,嘴角溃疡,咽痛,舌尖及鼻子疼痛,咳嗽有痰,痰稠色黄绿相杂,小便黄,舌质红郁,苔厚腻微黄。 辨证论治: 太阳少阳并病 由表入里 风热上攻 桑菊饮合小柴胡化裁 桑叶 10g       菊花 10g    淡竹叶 10g    连翘 10g 川芎 10g       柴胡 15g    黄芩 8g     生石膏20g 知母 10g       玄参 10g    牡丹皮 10g    牛蒡子 10g 苦杏仁10g(打)    芦根 15g    夏枯草 10g    生甘草 6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 3次 饭后半小时温服 2019-12-20 三诊  尽服前方,眼睛红肿明显缓解,无眼屎,嘴角溃疡渐愈,咽喉稍痛,无舌尖、鼻子痛,无咳嗽咳痰,纳寐转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腻。 辨证论治: 风热已解 诸症皆轻 守方加减 顾护胃气 桑叶 8g      菊花 10g    淡竹叶 10g   芦根 10g  柴胡 12g      黄芩 6g     牛蒡子 10g   苦杏仁 10g (打) 夏枯草 10g      生薏仁 15g   陈皮 6g     苍术 10g 生山楂 10g      生甘草 6g 2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 案析:《伤寒论》第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寒冬腊月,风寒易犯肌表而病;又食辛热,挟邪转入化热,而成风热上攻,半表半里,以小柴胡和解半表半里,桑菊饮疏散风热,酌加清目消肿之品,内外兼顾,上下得通,则邪有出路,诸症皆瘳,犹顾胃气,养护中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江志雄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大建中汤小记 张宝华

    概述大建中汤属于温里剂,首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寒引起

  • 经方加减治愈“感冒后咳嗽1周”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

  • 葛根汤治疗二阳 张新东

    2023.5.23患者,女,60岁新冠第二次感染,开始体温37.0℃,头痛、身胀疼,腰痛,咽痛,偶咳嗽、白痰,乏力;自行口服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无效,又继续口服小柴胡+四君子颗粒,体温上升到38.4℃,其他伴随症状加重,无汗、无恶寒等症状。遂微信求助

  • 咽痒咳嗽1月余,经方加减诸证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9日主诉:咳嗽、咳痰伴咽痒1月余。条文学习:《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

  • 中医视角下的支原体性咳嗽 张宝华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支原体咳嗽应以宣肺止咳、解表散邪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利湿排痰的目的。

  • 肝郁兼痰浊阻滞证治疗一例 蔡根深

    腰部不适,眠可,纳少,大便尚可。方药:黄芪15g茯苓12g白芍15g法半夏20g厚朴12g陈皮12g射干10g淡豆豉15g杏仁10g枳实10g苏子10g焦山栀12g桑叶20g神曲12g竹茹15g炙甘草6g,7剂。

  • 腰痛患者 张宝华

    大抵病有虚实两端,不可不知,至若寒湿等外邪侵袭,至腰部经脉绌掣,经络不通,亦可为病腰痛耳。本案患者年已五旬,“阴气过半”,肾之精气自然而减,舌之淡嫩可征也。

  • 牡蛎汤 李华歆

    “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幸运的是同篇就有关于“牡疟”的记载:牡蛎汤“疟多寒者,名曰牡疟”。牡蛎汤牡蛎(熬)四两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眼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 膏方好入口 谢江强

    膏方好入口,功效不输中成药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可见膏方已经演变成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的药物,不再是单纯的滋补药先通后补,健康长寿的正途“慢补”是我在本书中想要提出的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