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味草药来化解带状疱疹,哪一味呢?
杠板归,名字是有些别扭,而且杠板归三个字怎么看都像是个动词,但它确确实实是一味草药,而且是能挑大梁的一味药。
对杠板归药性的深入了解得益于隔壁老人家,当时邻居有人得了带状疱疹,腋下有两三处大小不一的红色条状疹带,这些密密麻麻的小疹子和衣服摩擦以后,非常容易产生疼痛,这还不是最折磨人的,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带状疱疹那种风驰电掣的抽痛,痛起来让人一宿一宿睡不好觉。
老人家知道后,就采来杠板归,捣烂,敷在那人的疱疹处,当下,疼痛就大为减轻,第二天,就已明显好转。
老人家说,这杠板归捣烂后,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极佳。
对于杠板归我倒是不陌生,小的时候,经常在田间地头看见它,只不过彼时年纪尚小,不明白它的药用价值,只觉得这草令人生厌,因为它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勾到。听村里的老人说,就连蛇看见了都不敢穿行而过,都要绕道而行,因此,杠板归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个抹不去的名字,蛇倒退。
也是后来才知道,杠板归的刺不仅是一把自我保护的利器,用它来祛除人体内部的一些邪气简直是极妙。
古医书上说,叶边有刺皆消肿,因为有刺,所以才有了穿破性,才有了消肿的可能。
也就是说,凡是带刺的草药,都特别善于开通,杠板归的刺就像是一把长茅,可以把人体的一些疮肿给破开,这第一步叫逢山开路;破开以后再把里面的邪气引入膀胱经,从小便排出去,这第二步叫遇水搭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说的就是杠板归,也只有杠板归才有这样的魄力。
杠板归又是藤本植物,它的藤可以向四周到处攀爬,大张旗鼓的攻城略地。所以杠板归一进到体内,不是说不动的,而是上窜下达,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郁积在身体里的各种邪毒纷纷搜刮出来,再把它们聚在一起,然后给它们一个出路。邪气嘛,只要排出去,只要不留在身体里,它就没有办法作乱了,中医一直是这样的理念,叫“给邪以出路”。
带状疱疹就是邪气长期关在身体里,想出但是出不来,最后只能像冒火山一样,在皮肤表面高高鼓起,你看带状疱疹发作起来是不是一簇一簇的小水泡连成一片,看上去红赤红赤的?用寒热来区分,色红说明有热,色白说明有寒。大家看火是红色的,雪是白色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你看到的是疱疹,其实里面包裹着的都是一些无名的火毒。这些火毒从哪里来的?从各种坏情绪而来,比如,生气,两天一小气,三天一大气。
外邪侵入人体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现在这些火毒由里及表了,也就是从脏腑走到体表了,这种情况也不完全是坏事,你想啊,这个火毒是留在身体里好,还是排出去好?答案很明显,当然是排出去好。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它发散不出去,只好郁积在皮下。
注意,这可不是一般的火邪,一般的火邪顶多就是牙痛、嗓子痛,这种火毒已经成了气候,力量已经强大了,所以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猛烈的反应。到了这一步,也从侧面说明,病邪在身体里不是一日两日了,所以说有了气一定要及时排解出去,气这种东西最怕堆积,因为窝气成灾啊。
回到杠板归,杠板归的作用,专业术语是这么说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简单来讲就是既然这个火毒要往外走,那就创造条件,让它走。
《江西民间草药》里记载了杠板归治带状疱疹的用法,取鲜杠板归叶适量,捣烂绞汁,调雄黄末,敷患处,一日数次。如果找不到新鲜的杠板归,干品也可以。
杠板归这么厉害,那它究竟长什么样呢?明代的《万病回春》里是这样记载的:杠板归,四、五月生,至九月见霜即无。叶尖青,如犁头尖样,藤有小刺。有子圆黑如睛。
杠板归的叶子是三角形的,有点像以前耕田的犁,大家看,这种看上去有棱有角的是不是比珠圆玉润的要更有开破之力?似乎给人一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感觉。杠板归还有一个圆圆的托叶,能够把整个茎都包裹住,或者说它的茎刚好直直地穿过托叶,这在植物当中也是很少见的。
杠板归的叶子和茎上有倒生的小勾刺,如果你在野外行走,突然感觉被什么东西给勾住了,很有可能就是杠板归。杠板归未结果以前是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可是一旦挂果,万绿丛中就会显得格外耀眼,因为它的果实有着让人惊艳的蓝色或者蓝紫色,远远望过去,一眼便被它吸引住了。
杠板归有这么多的与众不同之处,轻易是不会认错的,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千万不要错过,采回来,晒干,研成粉末,装在瓶子里备用,平时不小心有个烫伤了,用香油调一下敷在伤口上,可以快速止痛,而且不容易留疤。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诗其三 张宝华
清风予我览山河,悠然低首梦是昨。半江渭渭半江泾,月朗星稀移时觉。甲辰年壬申月丙寅日张宝华于药所。 -
中医治疗扁桃体肿大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继续治疗两周后,扁桃体肿大程度明显减轻。继续巩固治疗三个月,扁桃体肿大基本恢复正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咽痛症状消失,扁桃体颜色转为淡红,肿大程度减轻。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从根本上治疗扁桃体肿大,减少复发。 -
舒肝明目汤 潘洪波
舒肝明目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为君药。牡丹皮活血散瘀,桑椹、决明子、桑寄生、首乌藤养肝明目,共为佐助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明目之功。 -
观代赭石 张宝华
代赭石现代医家之共识,谓其味苦、甘,性微寒。张氏在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代赭石: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力最效。故有钉头赭石及龙眼赭石之名。参、赭镇气汤中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定之,亦旋复代赭石汤之义也。 -
针灸治疗手抖 潘洪波
总的来说,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手抖的目的。当然,针灸疗法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脐下胀痛叶某某,男,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4年1月18日初诊。1月22日电话随访,脐下胀痛未再出现,而且睡眠明显好转。 -
扭伤后肩痛两月余 张宝华
张某某,男42岁。于2024年05月03日13:26初诊症状简述(刻诊):主诉:左肩疼痛两月余。素有慢疾,若咽痛,耳鸣等,俩月前劳作不慎扭伤左肩后现疼痛,不以为意,续作如前,亦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腰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手上先扎两针,再吃中药 于军
女,61岁,左腰腹部带状疱疹后疼痛4周。吃中药+扎针呗。开中药之前,先扎两针,手上扎,腰腹部的疼痛马上减轻,针入痛减。给患者和家属讲清楚,回去后每天按压这两个穴位,可有效止痛,再吃中药就能衔接上了。 -
随便聊聊中医 李华歆
而经方是“辨证论治”的经典体系,所以让大家了解经方、学习经方才能推广经方,这样才可能让更多人愿意相信中医,这才是发展中医的底气! -
腰突 潘洪波
服用1周,腰背肿胀疼痛大有缓解。
最新文章
-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 夏耀飞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扁桃体化脓马某某,女,46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郝寨村,2023年11月14日初诊。综合以上二点,故本案当属“甘草泻心汤证”无疑,故宜甘草泻心汤加减。
-
小柴胡汤治疗耳痛的运用 宁加银
患者,女,贺某,54岁,主诉:耳乳突处反复发热伴疼痛4+月,现病史:耳乳突处疼痛,口苦,目眩,口干,渴欲饮水,时有小腹冰凉,时有耳乳突处灼热感,无流脓破溃,时有潮热感,汗出,颠顶头痛,头痛如劈,时有肢体麻木,情绪焦虑,小便可,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夏耀飞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杜某某,女,57岁,家住蒋村镇王坊村,2023年3月9日初诊。主要针对的是寒饮咳嗽,可见这个六味小柴胡汤主要治疗的是少阳与太阴合病的咳嗽。
-
温经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温经汤!当以温经汤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温经汤”!)方中找到,此外,加入吴茱萸可以温经散寒,人参可以补中益气!
-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 谢江强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惊蛰过后的一日上午,患者小徐走进我的诊室。小徐说她还坚持母乳喂养,毕竟对孩子有好处,但是母乳好像不够吃。小徐吃了一个月的膏药后,脾气也缓和了,腹胀也消失了,奶水也充足了,没事的时候她自己还会做做瑜伽,身材也渐渐恢复了。
-
四君子汤治疗腹泻 崔乐
从中医角度多考虑是脾胃气虚证,根据望闻问切四人合参情况,决定给予其四君子汤加减调理治疗。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其病机是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运化能力失常。
-
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痛反酸案 宗琪
患者:宗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9日主诉:腰部酸痛,伴反酸,夜尿频约4-5次。
-
毒美颜,扫除面斑 谢江强
排毒美颜,扫除面斑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因为中暑而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总是很多,许女士就是因为在夏天经常出现中暑症状而来找我看病的,希望我能给她开个方子来改善她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