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是“想开点”就能好

2021.06.30 64阅读 评论数 1 0
尽管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抑郁症的确切病因,但基于中枢神经递质紊乱、部分核团改变的学说,已经逐步得到证实,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样,是大脑功能出现问题。社会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一点也毫无疑问。

长期抑郁还会一起海马等相应脑区的细胞凋亡,鉴于此,对于抑郁症,尤其是重症抑郁,毫无疑问,必须接受规范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这些治疗的选择,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抑郁症高发的三类人群:

一:女性。统计显示,女性抑郁的发病率差不多是男性的2倍,可能原因为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不少女性在生理期、围产期、围绝经期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不良、过度紧张等心理反应。

二:老人。退休后生活环境及节律的改变、身体机能的衰退、“带孙子”出现的系列问题、伴侣的离去、空巢老人等。老年人患抑郁同样加重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三:职业人群。随着社会的变革,职场压力越来越大。上学时期虽然辛苦,但总体来说心情放松,工作后,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职业能力的需求等,让很多的负面情绪不断暴露。

如何正确面对抑郁:

抑郁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两大类症状群:

1.心理症状群,情绪低落、焦虑、无趣、没有快乐的感觉、易激动、记忆下降、思维迟缓、懒散等;

2.躯体症状群:失眠或嗜睡、消瘦或肥胖、查不出原因的躯体疼痛或各种不适、心慌、食欲下降或食欲亢进、性欲下降、便秘、乏力等。

抑郁症的治疗,不是“想开点”就能好。万一不小心,你或身边的人抑郁了,请千万记住:

1.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国至少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

2.抑郁症是脑功能出现问题了,服用抗抑郁药物是帮助修复脑功能,就像肝功能出现问题时服用护肝片一样,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东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女性多发抑郁,临床常见

    2021-06-30 05:08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补足气血百病消 谢江强

    所以,对女性而言养血是至关重要的,养血不光要补血,还要行血。因为只有血行才会推动气行,这样气血才会调和,阴阳才会平衡。叶女士吃了一个多月的膏药后,面色明显变得红润有光泽,而且面斑也少了。调味药:桂圆肉100克、荆花蜜100克、黄酒300毫升。

  • 人参养荣汤治疗肺癌晚期 崔乐

    万般无奈之下,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身体机能。患者用药一周后,病情无明显变化,嘱咐其注意休息及营养膳食,继续进行药物治疗。

  •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 谢江强

    服用膏方,找准时间才有效膏方的服用时间因季节而定,一般春夏秋冬四季是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各服1次,第三周到第四周,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4~6周。

  • 针刺起沉疴   艾灸愈顽疾  一一 中医针灸技术培训有感 刘革命

    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首先安排了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进行了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病的培训,使广大学员对其诊断、分型、针灸取穴、手法补泄有了更加系统的掌握,为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培训中心随后安排了痛症的治疗的针灸培训。

  • 浅谈千古利水第一方五苓散 王飞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利水名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包括太阳蓄水证在内的多种病证,临床使用广泛,效果显著,堪称千古利水第一名方。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令"水行,故名"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