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勤动手 ,多思考 整体观念基础牢 一一从医点滴体会
第一 学习中医学,首先要有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而经络脏腑相互关联是人体统一性的重要体现。人体是一个整体。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联,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工程,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能动力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力,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及其自身对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思考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不同地域对患者的影响。人体的奇经八脉,如人体的各个通路,将人体的各个部分区分开来,同时又联系起来。不知道经络走向,则不知道病位在何处,中医的经络走向,如西医的解剖。有了明确的经络走向,脑海里清晰明了,在临床上看病有方向,心中有底,如“烦心,心痛,掌中热者”,当知属于心包经,而心包又络三焦。所以对这种病的治疗,我们既可以从心包经进行治疗,又可以在三角井上做文章。不知经络方向,犹如盲人夜行。药物应用要符合实际气候变化,如临床上冬季寒凉服药时,容易出现腹泻患者,可加姜片照顾脾胃,防止过寒。
第二,一定要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实践十分重要。中医的动手能力,包括望闻问切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的现代医学拍拍照,化验化验血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于当下病人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及时随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还必须认识到,那些能够准确的表达的记载a书本上的知识。与人类总的知识相比,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东西,而祖祖辈辈相传的耳浸目染的东西。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中医的学习有时间通过根式学习,言传身教,才能掌握中医的精髓。在王均上,尤其要重视王舍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且又鲜明。舌苔的舌象的变化,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是涨幅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深浅,雨后的好坏都能交易可观的,从舌象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例如,如果见到蛋白的色相多是气血两虚或者是阳虚,如果见到舌质红多为热证,如见到紫色,多为血行不畅。临床上只有仔细观察才能获得准确信息。另外,问诊的时候需要讲究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开始的时候,临床上往往按照西医的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是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的一片茫然。而中立的问诊有主,有次,有所取舍。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的特征,我们常说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如果我们首先在心,就不易了。指下明更无从说起。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在心中非常明确,然后再临床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多诊识脉。所以说学习前面强调手感持之以恒,经常有一丝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才能够得心应手,犹如我们平时打球一样,打的多啦,那我们的手感就非常熟练了。
第三,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我们跟着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心去询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们在四诊之后,不想要考这个病是什么病?是什么样的证型?用什么方剂?怎么加减?然后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用什么药物?是否相同?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再之的辩证思维与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同,再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要请老师指点迷津。当然,最后还要看,效果如何?如果是病人的效果很好,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经验,如果效果不好,就要看问题出在哪里?以便下次治疗时及时纠正。
第四 一定要打牢基础,学会与患者沟通。所谓打牢基础就是我们平时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技能,基本的知识,基本的能力要牢固。假如你连一个阴阳五行都不知道,各种药物的性能了解的支离破碎,每种疾病的基本辩证分型茫然不知,伤寒金匮没有一点印象,临证处药咋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与患者的关系不能很好相处,病人有什么不愿与你说,你是如何都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所以你在判断疾病上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当然治疗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
以上观点,可能会挂一漏十,仅仅供参考。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大便转常,胃觉舒适,舌苔化,脉弦欠齐按无力,杜某,男60岁。 -
月经过多或过少医案总结 谢江强
医案265杨某,女,46岁。主诉:经血量多1个月。医案266姜某,女,28岁。医案267钟某,女,33岁。现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行经时间8~9天,经血色暗,经前乳房刺痛,乳头痒,口干口臭,腰酸。 -
不动声色,暗流涌动(肝风袭扰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张**,女,47岁肝风袭扰案河北省平乡县首诊2023-11-20患者近来月经4个月未见来潮,既往已行绝育结扎术。 -
妇人癥积(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 谢江强
妇人癥积案谢江强中医执业医师温州市瑞安人民医院中医儿科妇人癥积案孙某,女,45岁。本案患者经行左侧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肌腺瘤手术后,一直体力疲惫,时有头晕乏力,腰酸腿软,夜尿增多,少寐多梦,血压偏低,空腹血糖偏高。 -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宝华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
皮肤感觉异常 罗沿印
皮肤感觉异常,通常是指自觉皮肤出现蚂蚁爬行感、瘙痒感、刺痛感、麻木感、灼热感等症状。3日后随访,患者诉皮肤灼热感完全消失,余无不适。 -
栀子豉汤治疗胸灼热 张新东
诊断:阳明病处方:栀子豉汤加白虎汤栀子15g淡豆豉15g生石膏45g知母12g炙甘草8g山药10g6剂水煎服早晚分服思路:患者胸部灼热、心烦,对应栀子豉汤,上腹部痛可理解为栀子汤的胸中痛,其它症状皆为白虎汤。 -
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 陈玉佳
)3.妇人妊娠腹痛。妊娠之妇,多水寒血负,寒湿下阻腹部,血行不畅,故腹痛。)4.妇人妊娠,少腹胀痛,腹部恶寒怕风。妊娠之妇,经血下停,上膈湿阻,脾阳困顿。妊娠之时,血虚而湿盛。但妊娠不耐攻下,勉强以葵子茯苓丸主之。 -
失眠的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失眠的医案整理3医案77李某,女,43岁。医案78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
最新文章
-
常备归母消瘿膏 谢江强
常备归母消瘿膏,防治甲亢有奇效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俗称“大脖子病”。
-
夜之殇 陈鹏
夜之殇文/陈鹏医生夜幕的降临那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忧伤有一团光影在头顶盘旋然后飞快冲出我的窗是我走失的灵魂窗外有一只猫在凄厉的嚎叫楼上的妇人叫的更凄凉我很担心她的床有一个小孩头顶高粱杆飞快地穿越坟地前面的猫头鹰在怪笑后面还跟着一头饥饿的狼大雪已经淹没了膝盖诺大
-
重阳 陈鹏
重阳文/陈医生20231023登高鬓如秋,赏花醉歌楼。举目叹古今,持烛独夜游。
-
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 谢江强
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以及女性步入更年期的那段日子里,月经失调的情况特别常见,如果能让这个生理转换期顺利度过,不仅仅可以使女性免除不必要的疾病痛苦,还可以为女性拥有更好的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杂病诊治(三十) 张宝华
刘某某,女,50岁。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口苦,咽干,咽不适,咳不出,咽不下,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甲状腺囊肿,行手术治疗,术后未调养,吸烟,劳累依旧。方药对证已适,续服之。病来也久,其去当缓,二诊方去泽泻加木蝴蝶观之。
-
杂病诊治(二十九) 张宝华
李某某,女,67岁。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软乏力数月。
-
谈“封闭”色变和神化“封闭针”,“封闭疗法”的两个极端 钟金桥
一种是谈“封闭疗法”而色变,认为“封闭疗法”治标不治本,只会耽误病情,还会导致局部肌肉坏死等可怕的情况。一种是把“封闭疗法”神化,多因自己某种疼痛在多法治疗无效时,在某医生处一针“封闭疗法”即治愈,认为“封闭疗法”简单神效。
-
经方治疗肝郁脾虚证 张宝华
本案患者来余处前曾就诊于省中医,因其觉腰痛而在医导之下就诊于风湿免疫科,患者自诉所诊主任断其为风湿,给予治疗。其病历未见,只有处方。
-
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对于低血压没有明确的诊断,依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心悸”“眩晕”“虚劳”“厥证”范畴。
-
早泄 潘洪波
中医认为,早泄是精关约束无权,精液封藏失职,病位在肝,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患者常出现肢体困重,口苦纳呆等症;湿热之邪困于下焦,导致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精关不固,肾失封藏之职出现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