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难缠?中医揭秘缠绵皮肤病的根治之道!"

2024.02.20 1299阅读 评论数 34 72

 "湿疹难缠?中医揭秘缠绵皮肤病的根治之道!"

湿疹,这一顽固的皮肤病,如同中医所言的“湿疡”,时常在人们的皮肤上留下痕迹。它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部位,而是广泛地出现在头部、颈部、四肢乃至整个躯干,呈现出一种对称性的分布模式。

湿疹的形成,源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风、湿、热等自然侵袭,而内部因素则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为湿疹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当外因与内因交织在一起,湿浊便流溢于肌肤,引发湿疹。

湿疹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湿疹以泛发性皮疹为特征,其表现多为红斑、水疱、瘙痒、糜烂等。病程通常持续约3周,随后逐渐转为慢性。此时,皮肤会变得肥厚、粗糙,部分区域可能伴有点状糜烂或仅局限于某一特定部位。

亚急性湿疹则介于两者之间,其特点在于糜烂已逐渐结痂,丘疹开始脱屑,散在丘疱疹、痒感明显,并伴有抓痕。红斑也已转为紫褐色,全身症状并不明显。

在治疗上,湿疹需要多管齐下,以祛风清热、燥湿健脾、利尿化浊、宣肺利湿、解毒活血等方法为主导。由于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故而守方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持续的治疗和调理,以期达到根除的目的。

案1
初诊时间:2011年8月5日

患者信息:患者田某,男性,26岁。

病史回顾: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阴囊部位出现瘙痒症状。由于自行抓破导致感染,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后有所好转。然而,食用海鲜和辛辣食物后,病情再次加重。

现症观察:目前,患者的阴囊皮肤显得肥厚,微肿。其表皮上布满了米粒大小的痤疮样皮疹,部分区域有多处破溃,并渗出黄色液体。患者的痛痒症状较为严重,行走不便。此外,患者伴有口苦,舌质红,苔腻,脉弦滑的症状。

诊断结果:湿疹

辨证分析:患者的症状可归因于肝经湿热,湿热循经下注。

治疗方案: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作为主方。具体药物如下:龙胆6g,黄芩10g,栀子10g,车前子15g(包煎),泽泻10g,芡实30g,白果10g,茯苓10g,当归10g,黄柏10g,苦参10g,白蒺藜10g。以上药物共煎煮10剂。同时,配合使用湿疹外洗方:青黛10g,野菊花50g,蛇床子50g,白鲜皮50g,土荆皮50g,金银花50g,苦参50g,苍术30g,地肤子50g,蒲公英50g,白矾 10g。外洗方共5剂,每2天外洗一次患处。

复诊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口苦症状消失,阴囊瘙痒得到明显改善。肿胀消退,渗出液体的现象也消失。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原方继续使用10剂后,患者痊愈。

按语:此例患者病程已有一年之久,但仍表现出痤疮样皮疹、渗液和口苦等症状,属于慢性湿疹急性发作。通过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的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三点:一是病变部位多发生在肝经、胆经循行的区域,如耳廓、眼周、乳头、胁肋、前阴以及下肢;二是临床表现包括内证和外证两个部分。内证表现为心烦、目赤、耳聋、口苦、目眩、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胁肋痛等症状。外证则常见皮肤红肿、燃热、丘疹、丘疹疱、小水疱、渗出糜烂或橘黄色的痂皮等症状;三是龙胆草的用量一般控制在6g以下,用量过大容易伤及肠胃。为了增强药效,可以在本方中加入白蒺藜和苦参两味药材,尤其适用于湿[案2] 姜某,男,49岁。初诊日期:2012年3月24日。

病史:患者两下肢反复出现红色丘疹,瘙痒难耐,病程长达两年,经多方治疗仍未好转。

刻诊:目前两下肢皮损多样,包括丘疹、暗红斑点、抓痕等,部分区域有少量渗出。患者自觉瘙痒,口中无干苦感,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弦细缓。

诊断:湿疹。

辨证:根据症状,患者病情可归纳为寒热错杂、湿气下注。

治法:治疗原则是寒热并用、祛湿止痒。

方药:泽漆汤合易黄汤。具体药物包括泽漆15g、黄芩9g、石见穿15g、白前10g、半夏10g、桂枝10g、山药20g、芡实30g、黄柏3g、车前子15g、白果10g、生姜10片。以上药物煎煮10剂。

外洗方:艾叶50g、蛇床子50g、白鲜皮50g、土荆皮50g、金银花50g、苦参50g、苍术30g、地肤子50g、蒲公英50g、白矾10g、花椒10g。同样煎煮10剂。

二诊:经过初步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无渗出,皮损部位缩小。舌苔已消退,脉象较之前有力。继续沿用上述治疗方案,持续治疗15剂。

三诊: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大部分皮损消退,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继续以原方案巩固治疗。

[临床心得] 对于顽固性湿疹,其病机往往复杂多变,寒热交错。因此,治疗时需兼顾寒热两方面的因素,以泽漆汤合易黄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泽漆汤在治疗湿疹方面的效果十分突出。泽漆汤源于《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寒痰咳嗽的专方。但实际上,它是由小柴胡汤演变而来,通过调整药物组成,以泽漆为君药,逐水消痰;黄芩清肺热,利水道;生姜、半夏温胃除水饮;桂枝温阳行水;紫参(或紫苑)活血利水道。全方合用,可消除水饮,治愈多种病症。易黄汤则来源于《傅青主女科》,原为治疗黄带的专方。湿疹与黄带同属湿气为病,因此易黄汤在治疗湿疹方面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用量。例如,黄柏的用量通常为3~5g,白果具有收涩止带、止咳止痒和清湿热的作用;芡实则能补脾益肾、固涩止带。《本草求真》提到山药之补优于芡实,但芡实的涩作用更强于山药。因此,在治疗湿病时,芡实的用量应适当增加至30g左右。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精准的辨证分析,湿疹患者有望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盛型湿疹患者。
[案2] 姜某,男,49岁。初诊日期:2012年3月24日。

病史:患者两下肢反复出现红色丘疹,瘙痒难耐,病程长达两年,经多方治疗仍未好转。

刻诊:目前两下肢皮损多样,包括丘疹、暗红斑点、抓痕等,部分区域有少量渗出。患者自觉瘙痒,口中无干苦感,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弦细缓。

诊断:湿疹。

辨证:根据症状,患者病情可归纳为寒热错杂、湿气下注。

治法:治疗原则是寒热并用、祛湿止痒。

方药:泽漆汤合易黄汤。具体药物包括泽漆15g、黄芩9g、石见穿15g、白前10g、半夏10g、桂枝10g、山药20g、芡实30g、黄柏3g、车前子15g、白果10g、生姜10片。以上药物煎煮10剂。

外洗方:艾叶50g、蛇床子50g、白鲜皮50g、土荆皮50g、金银花50g、苦参50g、苍术30g、地肤子50g、蒲公英50g、白矾10g、花椒10g。同样煎煮10剂。

二诊:经过初步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无渗出,皮损部位缩小。舌苔已消退,脉象较之前有力。继续沿用上述治疗方案,持续治疗15剂。

三诊:经过进一步的治疗,大部分皮损消退,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继续以原方案巩固治疗。

[临床心得] 对于顽固性湿疹,其病机往往复杂多变,寒热交错。因此,治疗时需兼顾寒热两方面的因素,以泽漆汤合易黄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泽漆汤在治疗湿疹方面的效果十分突出。泽漆汤源于《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寒痰咳嗽的专方。但实际上,它是由小柴胡汤演变而来,通过调整药物组成,以泽漆为君药,逐水消痰;黄芩清肺热,利水道;生姜、半夏温胃除水饮;桂枝温阳行水;紫参(或紫苑)活血利水道。全方合用,可消除水饮,治愈多种病症。易黄汤则来源于《傅青主女科》,原为治疗黄带的专方。湿疹与黄带同属湿气为病,因此易黄汤在治疗湿疹方面也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用量。例如,黄柏的用量通常为3~5g,白果具有收涩止带、止咳止痒和清湿热的作用;芡实则能补脾益肾、固涩止带。《本草求真》提到山药之补优于芡实,但芡实的涩作用更强于山药。因此,在治疗湿病时,芡实的用量应适当增加至30g左右。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精准的辨证分析,湿疹患者有望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案3]马某,男性,55岁,就诊日期为2013年5月20日。

患者自述双手皮肤问题已持续3年。这期间,患者曾在多家医院治疗,均被诊断为鹅掌风并给予相应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约1年前,患者的两耳处开始出现黄豆大小的皮损,并伴有明显的瘙痒症状。

在我们的观察中,患者双手皮肤呈现出明显的粗糙和肥厚状态,瘙痒剧烈,两耳处的皮损有时可见渗出液体。此外,患者的舌质红润,舌苔白,脉象弦细。

经过仔细诊断,我们确定患者的病症为湿疹。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判断其病机为血虚风燥。因此,我们决定采用养血润燥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当归饮子加减的方药。方中的当归、熟地黄、生地黄、赤芍、川芎等中药材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荆芥、防风、何首乌、白蒺藜等则能祛风止痒。全方配伍严谨,旨在调理患者的阴血状态,缓解其皮肤症状。

患者服用14剂药后,瘙痒症状有所减轻,双手皮肤肥厚程度有所改善,两耳处皮损面积缩小,且无渗出液体。于是我们在原方中去掉了龙胆、茵陈,加入了全蝎和徐长卿,继续进行调理。再服14剂后,患者的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皮损变软。继续按照此法治疗30天后,患者痊愈。

需要指出的是,当归饮子这一方剂原载于《严氏济生方》,主要用于治疗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等病症。对于各类皮肤病引发的阴血损伤、肿痒等症状,本方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心得:湿疹的治疗与调养**

湿疹,这一顽固的皮肤病,常常困扰着许多患者。多数患者在多家医院辗转求医,接受西医的皮质激素治疗。尽管短暂控制了皮损,但诱因一旦出现,病情便反复发作。事实上,湿疹的最佳治疗方式或许是中医的调理。在中医理论中,湿疹主要与湿、热、风、燥相关,而如何恰当地应用清热、利湿、滋阴润燥等治疗法则,则需要医生仔细斟酌。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不论湿疹的类型如何,如果出现皮肤发红、起疹,大多与火邪有关;而瘙痒灼热则常常夹杂风邪。当湿疹产生渗出物时,这往往是脾胃湿热的表现。如果湿疹的症状在夜间加重,同时伴有烦躁不安,这很可能是阴血耗损、肝火上炎的征兆。

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方面,我常用湿疹散:蛇床子、苦参、白矾、滑石粉、大青叶、硫黄粉、煅石膏和丝瓜叶各3g。这些药碾粉外用,对于急性湿疹、皮肤痒痛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湿疹流黄水,我则推荐使用青黛散,其组成成分包括青黛、石膏、滑石和黄柏,碾细后外用,清热祛湿效果显著。

对于慢性湿疹,我提供了一个外洗方:苦参、地骨皮、艾叶、花椒和食盐等份混合,水煎后外洗,然后以黄矾油外涂。黄矾油是由黄柏、白矾、朱砂、铜绿、黄丹、苦参、花椒、雄黄、樟脑等碾细后,以麻油调匀涂抹患处。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为了湿疹的彻底治愈,除了坚持中医治疗外,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也非常关键。尤其要避免在发作期食用鱼虾、海鲜和水果等食物。只有身心同治,改变体质,湿疹才有可能完全消失。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白成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痛经小记 张宝华

    若肝肾亏损,则疏泄与封藏失职,导致胞宫内的经血运行紊乱,从而引起痛经。

  •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 谢江强

    “水土不服”竟是您脱发的推手梁先生刚从国外来到中国工作,他在国外工作时,那里的气候就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一年几乎就只有夏季,冬季不过才一两个月,所以当地既潮湿又闷热。

  • 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腰痛反酸案 宗琪

    患者:宗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初诊日期:2023年9月29日主诉:腰部酸痛,伴反酸,夜尿频约4-5次。

  • 脉案一则 曹雪盼

    服药期间大便次数增加排便后没有不适感腹部切诊也符合指征故也应对辨证无误病在少阳阳明。该患者其实属于上热下寒少阳阳明少阴合病为其本质故后期需侧重补肾益精健脾化湿益气为佳。

  • 便秘一案 刘娟

    首诊2023年06月26日王某,女,便秘2年余。患者2年来一直便秘,易腹胀,大便4-5日才解一次,大便干结,怕冷,胃纳差,寐差,舌质淡,脉细。二诊2023年07月30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怕冷较前减轻,胃口稍好转,夜寐较前佳,舌质淡,脉细。

  • 腘窝囊肿的中医治疗 崔乐

    在中医的日常诊疗中,腘窝囊肿的患者也非常常见,常见于顽固滑膜炎的患者中,这些患者大多身材矮胖,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畸形,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运动。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李华歆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汗症治疗体会 谢江强

    汗症治疗体会多汗者皮肤表面常湿润,且有阵发性的出汗。临床上以自汗、盗汗多见,治疗也以此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 谢江强

    绿、红、黄、白、黑,五色养五脏“五色”为绿、红、黄、白、黑五种颜色,也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不同颜色的食材、药材补养不同的脏器:绿色养肝、红色养心、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

  • 高血压病 张宝华

    董某,女,39岁。高血压数年,断续服西药调控,而来十余年,其父亦罹患此病,是其根源耳。药后诸症皆无,食卧可,大小便如常,血压如常,停药监测血压,病情变化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