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秋季腹泻

一、腹泻是怎么回事:与便秘一样,腹泻也是正气和邪气的交战过程,症状本身也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急性腹泻大多是人体的“排毒”反应,它显示身体正在自己处理问题,如果毫无辨证地直接使用止泻药,就容易给身体添乱。而慢性的腹泻,跟脏器功能异常有关,就需要我们找到症结,不只是止泻,还要恢复脏器正常的功能。
二、腹泻的迹象及原因:因为过食或增加辅食不当引起腹胀腹痛,中医简称为伤食泻,其表示为便前腹痛、大便酸臭,或见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

如果是过食生冷,感触风寒引起的腹泻,中医称为寒泻,其症状是发热、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对脾虚泻,则是患者久病久泻引起身体衰弱、面色发黄、疲惫无力、大便疏松,不成形或次数多。
本证《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称谓,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在“湿”,病位在“脾”,几千年来治疗方法颇多,散见各种书籍,尤以李中梓治泻九法记载最为详尽,倍受后世推崇。
所谓九法见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泻有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之意,基本涵盖中医治疗泄泻的大法,审证变通使用可获良效。
1、淡渗:泄泻病机首重于“湿”,水湿偏渗大肠,清浊不分而致,淡渗之法利其水湿,分清浊而实大便。《伤寒论》159条,赤石脂禹余粮汤后提及淡渗治泻的治则“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虽未给出明确方药,这也是后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说的源头。

2、升提:泄泻根本为清阳不升,故升提之法为治泄泻之重要原则。《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并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条太阳、阳明合并,邪犯胃肠,葛根发汗解表,又可提通阳而起阴气,升提之法寓于其中,《伤寒论》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亦使用葛根解肌祛邪、升提止泻,不选择其他辛凉解表药物作为止泻剂的君药。
3、清凉:湿热泄泻需用清凉之剂,上条所讲葛根芩连汤证即为清凉之代表剂,葛根心凉解肌表之邪,黄芩、黄连苦寒、清里热以止利,甘草和胃,四药相合,共治表不解而邪内陷,表里俱热之“协热剂”。另外《伤寒论》提出:“热结旁流”的下利证,此下利因为肠中糟屎阻结,邪热逼迫津液从旁而下,不夹渣滓、臭秽难闻,并指出此种下利需用承气汤苦寒泄热通滞,里实去,利始能止,如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4、疏利: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郁则气不畅,脾虚则运失健,肝郁易克脾土,致清阳被遏,脾运失职,故下利。《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条肝气乘脾、阳郁致厥,治以疏肝理脾,透达郁阳以止利始疏利止泻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表现。
5、甘缓:甘以健中,缓以止泻,甘缓之法是中医治泻又一大法。《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此条为误下之后,表邪不去,反伤脾阳,脾气虚而利,为表里皆寒的“协热利”。仲景使用桂枝、人参甘缓温健之品散寒缓急止利。
6、酸收:泄泻以健脾利湿为主要治疗大法,不主张滥用酸收、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但久泻滑脱不禁之人则须考虑使用,用标本兼治的意味,《伤寒论》338条乌梅丸证除治“呕吐”、“蛔厥”外“有主久利”,乌梅酸收为君药,是酸收止泻法的代表。
7、燥脾:泄泻之病,湿为主因,脾为主位,脾为湿困是主要病机,燥脾法当然是治疗泄泻的传统大法。《伤寒论》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为太阴虚寒下利,“四逆辈”如理中汤、四逆汤之类,温之燥之以散寒止利、燥脾法彰显其中。

8、温肾:肾主水液,为胃之关。《素问·逆调论》“肾主水脏,主津液”,其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与内湿产生有关;另外,肾主前后二阴,司二便,二便通利有度,是肾脏正常功能使然,若肾功能失调,必致二便通利无度。温肾法即为此证所设。《伤寒论》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己,至四五日……自下利……真武汤主之。”少阴肾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水寒下趋大肠,肾失其司而下利,……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灸法多是温肾止泻,是温肾法在《伤寒论》中另一体现。
9、固涩:常用于病久不愈、下利滑脱之证,为对症治标之法,《伤寒论》306条“少阴病,下利……桃花汤主之,”所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即为固涩止泻之利,可见《伤寒论》中后世所谓治泻九法已悉数齐备。
三、治疗:
(1)寒泻:即吃过食生冷或秋季受风寒后引起腹泻,常见发热、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日三次,每次4粒,具有解表发汗、缓中止痛、清热化湿、清炎收敛之功效。食疗上以【芡实小米粥】为主,组成:芡实20g(净泡1个小时)净米100g(洗净)与芡实一起加水熬至120分钟成粥后温服即可。

(2)热泻: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常见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泻、缓急止痛中药治疗,如葛根芩连丸,每日三次,每次2克,食疗以【陈皮枸杞薏米汤】服用。组成:陈皮5g、枸杞15g、生苡米30g、大米100g(洗净)加水一起熬制120分钟(小火)加入红糖方可食用。
(3)伤食泻:饮食过量,伤其脾胃,伴有腹胀腹痛、解便困难、大便酸臭或见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故以香砂养胃丸,每日三次,每次3克,具有:健脾化湿、理气消食、缓急通气、清热排气、温中散寒之功效。食疗上以【山楂百合汤】为主,组成:生山楂50克、熟百合100克、大枣3枚(洗净)加入冷水小火熬至60分钟取一碗,放适量冰糖食用即可。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消食、补气生津之功效。

(4)脾虚泻:腹泻久病,见身体虚弱、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口臭气促,服用《归脾丸》,每日三次,每次4克,食疗以【乌梅当归莲子芡实汤】为主,组方:乌梅10克、当归10克、莲子肉30克、芡实30克(这两味要先泡1-2小时)后与当归、乌梅、粳米200克,一起加入冷水,慢火熬制120分钟,方可温食,每日1-3次,具有健脾收敛、补养脾胃、宁心安神、扶正祛邪、增强免疫之功效。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麻黄汤笔记与医案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表实证以麻黄汤最速。服麻黄汤可见正邪相争,正气上冲发烦目瞑。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谢江强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1.想要孩子健康,就得培养他健康的饮食习惯我见过很多孩子身体出现各种病症,归根结底,其实都和脾胃的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孩子三四岁,饮食习惯开始成形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孩子打下健康饮食的基础,不能过度喂养。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不动声色,暗流涌动(肝风袭扰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张**,女,47岁肝风袭扰案河北省平乡县首诊2023-11-20患者近来月经4个月未见来潮,既往已行绝育结扎术。 -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按摩足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饭前半小时及饭后1小时内不宜做足部按摩。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后,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以上人群并不是绝对禁用足部按摩,在某些阶段,有些疾病患者仍可运用正确的方法治疗。 -
冻足 谢江强
冻足要说现在的孩子们真是让人有些搞不懂,就像是邻居家正在读初中的小姑娘薇薇,不知道是为了爱美还是赶时尚,一年四季运动鞋不离脚。若是冻疮破溃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延长足浴的时间,可延长至一个小时以上。一旦有冻伤要出现的迹象及时足浴治疗,防止发病。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
怎样拥有丰盈有光泽的秀发 谢江强
怎样拥有丰盈有光泽的秀发秀秀是高三的学生,学习正忙的时候,可是最近却出现一件让秀秀和妈妈都很头疼的问题:秀秀的头发脱落得厉害。本来秀秀拥有一头令人羡慕的头发,又黑又亮又直,梳起一个大辫子来很精神。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不再是疑难杂症 谢江强
不再是疑难杂症中风后遗症疗治有方中风后遗症属于中医“偏瘫”“偏枯”“偏痿”“偏废”的范畴,“偏”指的是偏瘫,瘫、枯、痿、废则是指后遗症。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十枣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十枣汤!十枣汤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以上三条核心病机均为水饮水作,可与十枣汤攻逐。
手表改一下,收藏学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