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秋季腹泻

2021.09.11 1169阅读 评论数 1 10
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们倍感舒适,但伴随着这份舒适,也进入了“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这让许多患者头疼万分,为方便读者预防并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一、腹泻是怎么回事:与便秘一样,腹泻也是正气和邪气的交战过程,症状本身也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急性腹泻大多是人体的“排毒”反应,它显示身体正在自己处理问题,如果毫无辨证地直接使用止泻药,就容易给身体添乱。而慢性的腹泻,跟脏器功能异常有关,就需要我们找到症结,不只是止泻,还要恢复脏器正常的功能。
二、腹泻的迹象及原因:因为过食或增加辅食不当引起腹胀腹痛,中医简称为伤食泻,其表示为便前腹痛、大便酸臭,或见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

    如果是过食生冷,感触风寒引起的腹泻,中医称为寒泻,其症状是发热、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对脾虚泻,则是患者久病久泻引起身体衰弱、面色发黄、疲惫无力、大便疏松,不成形或次数多。
    本证《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称谓,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在“湿”,病位在“脾”,几千年来治疗方法颇多,散见各种书籍,尤以李中梓治泻九法记载最为详尽,倍受后世推崇。
    所谓九法见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篇:“治泻有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九法之意,基本涵盖中医治疗泄泻的大法,审证变通使用可获良效。
1、淡渗:泄泻病机首重于“湿”,水湿偏渗大肠,清浊不分而致,淡渗之法利其水湿,分清浊而实大便。《伤寒论》159条,赤石脂禹余粮汤后提及淡渗治泻的治则“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虽未给出明确方药,这也是后世“利小便以实大便”之说的源头。

2、升提:泄泻根本为清阳不升,故升提之法为治泄泻之重要原则。《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并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条太阳、阳明合并,邪犯胃肠,葛根发汗解表,又可提通阳而起阴气,升提之法寓于其中,《伤寒论》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亦使用葛根解肌祛邪、升提止泻,不选择其他辛凉解表药物作为止泻剂的君药。
3、清凉:湿热泄泻需用清凉之剂,上条所讲葛根芩连汤证即为清凉之代表剂,葛根心凉解肌表之邪,黄芩、黄连苦寒、清里热以止利,甘草和胃,四药相合,共治表不解而邪内陷,表里俱热之“协热剂”。另外《伤寒论》提出:“热结旁流”的下利证,此下利因为肠中糟屎阻结,邪热逼迫津液从旁而下,不夹渣滓、臭秽难闻,并指出此种下利需用承气汤苦寒泄热通滞,里实去,利始能止,如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4、疏利: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郁则气不畅,脾虚则运失健,肝郁易克脾土,致清阳被遏,脾运失职,故下利。《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条肝气乘脾、阳郁致厥,治以疏肝理脾,透达郁阳以止利始疏利止泻在《伤寒论》中的具体表现。
5、甘缓:甘以健中,缓以止泻,甘缓之法是中医治泻又一大法。《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此条为误下之后,表邪不去,反伤脾阳,脾气虚而利,为表里皆寒的“协热利”。仲景使用桂枝、人参甘缓温健之品散寒缓急止利。
6、酸收:泄泻以健脾利湿为主要治疗大法,不主张滥用酸收、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但久泻滑脱不禁之人则须考虑使用,用标本兼治的意味,《伤寒论》338条乌梅丸证除治“呕吐”、“蛔厥”外“有主久利”,乌梅酸收为君药,是酸收止泻法的代表。
7、燥脾:泄泻之病,湿为主因,脾为主位,脾为湿困是主要病机,燥脾法当然是治疗泄泻的传统大法。《伤寒论》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为太阴虚寒下利,“四逆辈”如理中汤、四逆汤之类,温之燥之以散寒止利、燥脾法彰显其中。

8、温肾:肾主水液,为胃之关。《素问·逆调论》“肾主水脏,主津液”,其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与内湿产生有关;另外,肾主前后二阴,司二便,二便通利有度,是肾脏正常功能使然,若肾功能失调,必致二便通利无度。温肾法即为此证所设。《伤寒论》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己,至四五日……自下利……真武汤主之。”少阴肾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水寒下趋大肠,肾失其司而下利,……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灸法多是温肾止泻,是温肾法在《伤寒论》中另一体现。
9、固涩:常用于病久不愈、下利滑脱之证,为对症治标之法,《伤寒论》306条“少阴病,下利……桃花汤主之,”所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即为固涩止泻之利,可见《伤寒论》中后世所谓治泻九法已悉数齐备。
三、治疗:
(1)寒泻:即吃过食生冷或秋季受风寒后引起腹泻,常见发热、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日三次,每次4粒,具有解表发汗、缓中止痛、清热化湿、清炎收敛之功效。食疗上以【芡实小米粥】为主,组成:芡实20g(净泡1个小时)净米100g(洗净)与芡实一起加水熬至120分钟成粥后温服即可。

(2)热泻: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常见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泻、缓急止痛中药治疗,如葛根芩连丸,每日三次,每次2克,食疗以【陈皮枸杞薏米汤】服用。组成:陈皮5g、枸杞15g、生苡米30g、大米100g(洗净)加水一起熬制120分钟(小火)加入红糖方可食用。
(3)伤食泻:饮食过量,伤其脾胃,伴有腹胀腹痛、解便困难、大便酸臭或见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故以香砂养胃丸,每日三次,每次3克,具有:健脾化湿、理气消食、缓急通气、清热排气、温中散寒之功效。食疗上以【山楂百合汤】为主,组成:生山楂50克、熟百合100克、大枣3枚(洗净)加入冷水小火熬至60分钟取一碗,放适量冰糖食用即可。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消食、补气生津之功效。
(4)脾虚泻:腹泻久病,见身体虚弱、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口臭气促,服用《归脾丸》,每日三次,每次4克,食疗以【乌梅当归莲子芡实汤】为主,组方:乌梅10克、当归10克、莲子肉30克、芡实30克(这两味要先泡1-2小时)后与当归、乌梅、粳米200克,一起加入冷水,慢火熬制120分钟,方可温食,每日1-3次,具有健脾收敛、补养脾胃、宁心安神、扶正祛邪、增强免疫之功效。
                杨家强主任撰稿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家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刘艳兵 资质认证

    手表改一下,收藏学习,受益匪浅。

    2022-06-23 06:28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建中汤小记 张宝华

    概述大建中汤属于温里剂,首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寒引起

  • 葛根汤治疗二阳 张新东

    2023.5.23患者,女,60岁新冠第二次感染,开始体温37.0℃,头痛、身胀疼,腰痛,咽痛,偶咳嗽、白痰,乏力;自行口服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无效,又继续口服小柴胡+四君子颗粒,体温上升到38.4℃,其他伴随症状加重,无汗、无恶寒等症状。遂微信求助

  • 小柴胡汤证 刘娟

    往来寒热是正气不足的特殊表现,同时提及少阳病的本质是正气已显不足,该患者久病、大病患者,正气不足,用小柴胡汤后1剂退热,效果佳。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理中丸 李华歆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其实很简单,甘草、干姜温里阳,白术补土祛湿,人参大补元气。这里说的理中丸是以丸剂出现,而仲景明确告诉我们丸药的力量不足汤剂,而其加减法非常值得玩味!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典型案例 宗琪

    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43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31日主诉:腰痛多年,加重4天,自述一吸气时腰痛不适。现病史:患者既往腰痛病史多年,4天前述因受凉诱发腰痛加重,在青岛多家医院就诊,未得明显效果,迟迟不愈。

  • 谁说良药要苦口 谢江强

    汉方慢养新主张谁说良药要苦口为什么过去有钱人家生病了多煎制膏方,很少喝草药?因为草药味苦,难以下咽,而膏方味道甘美,形状晶莹剔透,药效还高。膏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内经》就对它有所记载。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胃痞一案心得 刘娟

    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主治因脾虚不运,气滞于中或气虚下陷,而表现为胃脘痞胀,神疲,纳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之症。该患者辨证属于脾气虚弱而致的腹痛、便秘等症,以枳术丸为主方。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李华歆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三两牡蛎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