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3个月,针药并用三诊愈。
患者:刘某某
性别:男
年龄:55岁
初诊日期:2025年7月26日
主诉:头晕3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3个月来头晕不适,于本县中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治疗半月(患者自述输液加中药治疗)效果欠佳。听人介绍来本院就诊,症见:头晕,起则头眩,一活动就晕,头戴紧箍感,颈部僵硬(右侧),精神差,整天迷迷瞪瞪,走路头眩,晨起口干,近期一吃即饱,眠可,左脉:沉略弦有力重按稍弱,右脉:沉弦有力,舌质淡,苔白厚腻,舌中裂。
诊断:眩晕
处方:真武汤合四逆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剂
针灸:降压套穴、双内透、椎8、肾8灸、解玉枕、脐针坎、震、艮、乾卦
方组:茯苓45g 白芍45g 生白术30g 制附片 15g
柴胡15g 清半夏30g 天麻15g 炙甘草15g
枳实15g 橘红15g 葛根60g
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ml,200ml一次,早中晚饭后热服。
忌口:生冷,辛辣,油腻,鱼腥,鸡肉,五辛等。
7月30日二诊:述头晕减,紧箍感无,颈不适(见凉加重),头部一热即觉难受,见凉舒服,纳可,精神佳,舌质淡,苔白厚腻,舌中裂,舌边淡红,左脉:略沉有力,右脉:沉弦有力,更方小柴胡汤合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法半夏30g 生黄芩12g 炙甘草10g
天麻18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牛膝15g
桑寄生15g 大枣4个 生姜15g 党参10g
茯苓30g 苍术15g 制附片6g 泽泻50g
生石膏45g
8月2日三诊:述头晕基本痊愈,头部无明显不适感,但一热仍觉头部不适,余症尽无,续服前方加减3剂,方药如下:
柴胡24g 法半夏30g 生黄芩15g 炙甘草10g
天麻18g 钩藤15g 石决明30g 牛膝15g
桑寄生15g 大枣4个 生姜15g 党参10g
茯苓30g 苍术15g 制附片5g 泽泻50g
生石膏60g 川芎30g
按语:患者初诊时头晕不适,起则头晕,走路亦晕,精神差,脉沉弦而弱,考虑少阴阳虚,水饮不化,上冲于脑,以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止眩,晨起口干,舌中裂而脉弦,头晕甚,考虑阳郁厥逆,清阳不升,符合偏实的四逆散证,舌苔白厚腻,痰饮过重之象,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温化痰饮,健脾祛湿,三方合用,配合针灸治疗,患者故能一诊见效,诸症均减,二诊时患者精神佳,少阴虚象不显,故去真武汤,然患者述头部遇热不适,见凉则舒,考虑肝阳上亢,内有郁热之象,故以天麻钩藤饮清热平肝止眩,考虑患者得病日久,正气偏虚,故改小柴胡汤补虚扶正,加生石膏以清热,但患者颈椎见凉不适,适加少量附片以温阳通络,三诊时患者头晕尽愈,头部遇热仍加重,故在原方基础上重用石膏,黄芩以加强清热作用,川芎以活血祛风通络,同时减缓附子量以降燥热之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一) 张宝华
一百四十八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根据这条的足又冷,又微恶寒,即恶寒而手足厥冷,这样一种大便硬有寒实结的证侯,底下先生做出了分析。尤其汗出是阳微证的一种明确反映。 -
经方7剂治愈“鞘膜积液1年余。”案 宗琪
患者:金某某性别:男年龄:4岁初诊日期:2025年5月25日主诉:鞘膜积液1年余。诊断:鞘膜积液处方:补脾七号加减3剂方组:肉桂30g炙甘草30g党参20g生白术20g干姜20g白蔻仁15g砂仁15g生薏仁30g甜叶菊5g煎服方法:冷水1400毫升左右泡透 -
经方之半夏泻心汤 郭文龙
方药:半夏泻心汤合升降散合吴茱萸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法半夏15g黄连10g肉桂10g干姜10g炙甘草10g太子参10g吴茱萸10g细辛10g酒大黄10g姜黄10g蝉蜕10g僵蚕15g生姜5g大枣6枚5剂水煎服辩证分析:患者后背凉,怕冷,小便频等考虑是阳虚体 -
头晕5天,经方4剂愈 宗琪
5月20日当天:患者晕时来诊,查此时10点45分,考虑脾经当令,遂取太白穴以健脾化饮,然马上到11点整,考虑经气将行心经,遂取心经输穴-神门,针后得气行针,患者当即感头晕大减,可以睁眼了,留针20分钟后,头晕而止。 -
老年舌麻半年余,巧辨燥湿同病终得解 邓慧龙
2024.12.21,女,70岁主诉:舌头麻木半年余。辨证:阴血不足,燥湿合病处方:导赤散合麦门冬汤、六味地黄丸加减生地黄20木通5甘草3麦冬30陈皮9法半夏9茯苓15山药20鸡血藤30山萸肉9丹皮9全蝎3蜈蚣1条玄参95剂,水煎服反馈:舌头麻木明显好转, -
针药结合治“眩晕10余年伴心慌失眠"案 宗琪
患者:Z某某性别:女年龄:76岁初诊:2025年3月20日主诉:头晕10余年伴走路不稳、心慌,睡眠差。 -
关于感冒的九个常识 谢江强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
被动操,玩不好真的很被动 谢江强
但目前并没有优质的临床证据表明,被动操对健康婴儿有运动、神经及智力方面的促进意义。如果像视频里那样剧烈、粗暴的进行所谓的“被动操”,发生损伤甚至的意外的风险都很大,已经有被动操导致孩子骨折的临床报告了。 -
中年女性HPV阳性中药调理 王建飞
刘某,女,47岁,因多种不适前来就诊。此外,患者在医院查出HPV阳性,这一结果给她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焦虑情绪进一步加重了失眠等症状。五诊,复查结果显示HPV已成功转阴,这是治疗过程中的重大突破,说明中药在抗病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厥阴病小论 陈杏
厥阴病乃阴阳、寒热、燥湿的交替、偏盛偏衰及不融合而为病。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由阴转阳,故多病寒热错杂、伤及血分。当归四逆汤、白头翁汤即显示少阳主枢,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显示少阴主枢。不知麻黄升麻汤意,怎知厥阴病篇之意!
最新文章
-
花椒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崔国宁
然而,在使用花椒时,我们也应注意适量食用,特殊人群慎用,以及在药用方面遵医嘱使用,注意不良反应。
-
萎缩性胃炎有奇功 刘艳兵
:1;食管裂孔疝2;反流性食管炎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4;食管部溃疡。嘱咐患者坚持服药,王先生非常配合治疗症状一次比一次减轻,在连续服药五个月后,医院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已逆转,肠化生,糜烂已痊愈,食管裂孔疝孔也缩小。治疗脾胃病就找刘主任。
-
中医治疗阴疮临床经验 崔国宁
中医在治疗阴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10天后,患者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阴户肿胀减轻。继续治疗20天,阴户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总之,中医治疗阴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麻黄汤笔记与医案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表实证以麻黄汤最速。服麻黄汤可见正邪相争,正气上冲发烦目瞑。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谢江强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痰湿体质的孩子,容易得呼吸系统的毛病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又厚又腻,而且铺满了整个舌头。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椎病1例 陈积武
据此,选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患者有有无力,乏力及手麻症状,《金匮要略》虚劳病血痹之证,故加黄芪,有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患者病久,故加鸡血藤补气血。
-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 谢江强
想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抓住两个要点《医学三字经》里有一章讲的是小儿疾病,原文如下:小儿病,多伤寒。《医学三字经》的作者陈修园认为,孩子在患外感的时候,只要抓住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小儿的内伤证,只要抓住足太阴脾经的问题就行。
-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 谢江强
有痰湿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调理a.先给孩子化痰老祖宗所留下的许多化痰方子中,最基本的方子就是二陈汤。萝卜有助消化、开胃健脾、顺气的作用,经常给孩子食用萝卜,能够帮助他消化中焦的积食,疏理脾胃之气。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继续为大家解读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从用药上非常相似,可以说就是“一药之差”!对于另一条的解释:同样是患了“太阳病”的患者,医师同样错误的使用了“下”法,而患者在“下后”的表现却与第21条大为不同!
-
反流性食管炎 潘洪波
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后显示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先后服用奥美拉唑、胃达喜、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2个月无明显疗效,患者转而求治中医。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开胃进食"。
学习了
学习了